王建春
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杭州 310051
二甲雙胍治療老年社區糖尿病療效評價
王建春
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杭州 310051
目的探討評價二甲雙胍治療老年社區糖尿病的治療效果,為老年社區糖尿病尋找合適治療藥物。方法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該院老年社區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例,給予80例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觀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變化情況,并觀察使用二甲雙胍有無副作用。結果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得到明顯下降,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部分患者服用二甲雙胍后出現惡心與腹瀉,但在患者的承受范圍內,總體療效滿意。結論對于該院老年社區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效果明顯,能有效的降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二甲雙胍;老年社區;糖尿病;治療效果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胰島素分泌缺陷是導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長期患有高血糖易導致各種組織出現功能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1]。近幾年,隨著生活條件不斷上升,人們飲食習慣不斷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尤其以老年人發病率較高。治療糖尿病的首要任務是降低血糖值,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目前市場涌現出大量降低血糖的藥物,但治療效果并不明顯。為探討評價二甲雙胍治療老年社區糖尿病的治療效果,為老年社區糖尿病尋找合適治療藥物,該社區在2010年開始對老年社區老人進行血糖監測,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其中80例患有高血糖的患者,對其采用二甲雙胍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該院老年社區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例,80例糖尿病患者均根據WHO糖尿病診斷標準進行確診[2]。其中包括45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年齡在60~85歲,平均(72.5±4.8)歲,體重60~90 kg,平均(78.4±9.4)kg。病程2~22年,平均(10.4±4.9)年。80例患者均排除患者有嚴重心、肝、腎及肺功能疾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針對8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首先控制患者的飲食及服用些磺脲類藥物,在此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共同治療。第1周每天在用餐時給予患者服用500 mg二甲雙胍,第二周根據患者第一周血糖控制情況調整二甲雙胍的藥量,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以將二甲雙胍量增加至每天1000 mg,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適當減少服用二甲雙胍劑量[3]。第三周根據患者第二周血糖控制情況調整二甲雙胍的藥量。共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測量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情況。采用問卷調查藥物了解服用二甲雙胍的不良反應[4]。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配對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數據變化。
2.1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情況
通過二甲雙胍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明為下降,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情況(±s)

表1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情況(±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治療后1個月相比,△P<0.05。
時間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治療前(n=80)治療后1個月(n=80)治療后3個月(n=80)治療后6個月(n=80)10.4±1.8(8.1±1.7)*(7.4±1.5)*(6.8±1.3)*△14.4±2.3(12.6±2.5)*(10.1±2.1)*(9.6±2.0)*△
2.2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變化情況
治療后,患者的總膽固醇、LDL、HDL、甘油三酯均有明顯變化,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變化(±s)

表2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變化(±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治療后1個月相比,△P<0.05。
時間總膽固醇(mmol/L)LDL(mmol/L)HDL(mmol/L)甘油三酯治療前(n=80)治療后1個月(n=80)治療后3個月(n=80)治療后6個月(n=80)6.2±1.1 5.7±1.0(5.0±0.5)*(4.8±0.6)*2.9±1.0 2.5±0.7(2.1±0.6)*(1.9±0.8)*△0.87±0.07 0.88±0.06 0.90±0.08(0.92±0.07)*3.5±1.1 3.3±1.0(2.9±1.2)*(2.6±0.9)*
2.3 觀察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有22例(27.5%)患者出現惡心輕微腹瀉,18例(22.5%)患者出現味覺減退,但均在患者承受范圍內,80例患者無一例發生嚴重心血管事件。
二甲雙胍屬于雙胍類口服降糖藥物,與磺脲類藥物降糖的效果相同[5],作用機制主要是加強受體與胰島素的結合或受體后環節而增加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的利用[6],主要優勢是不刺激胰島細胞分泌,對降低胰島素抵抗及減輕體重有重要作用[7],是目前糖尿病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其取得的治療效果受到臨床認可。通過對該院80例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有明顯下降,說明二甲雙胍降糖效果明顯,通過該文研究還發現二甲雙胍對降低血脂也有明顯作用,根據表2可以發現患者使用二甲雙胍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明顯變化,這些變化與臨床報告相符。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8],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如果治療不及時,易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選擇藥物治療糖尿病的同時應控制血脂的值,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使用二甲雙胍不僅能降低血糖值,且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有明顯作用。通過對該院80例患者治療發現,無一例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不過二甲雙胍也存在不良反應,常見不良反應以胃腸道不適為主,但均在患者承受范圍內,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所以對于二甲雙胍的不良反應可以基本忽略。
綜上所述,對于該院老年社區患者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效果明顯,能有效的降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袁利民.二甲雙肌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探討[J].海峽藥學,2013,25(l):198-199.
[2]劉景鋒.二甲雙肌治療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305-2306.
[3]韋俊杰.二甲雙胍改善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4(9):28-29.
[4]黃行強,陳文力,房彥平.吡格列酮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8):34-35.
[5]林蒼麗.降糖藥二甲雙胍的臨床治療優勢[J].海峽藥學,2012,24(1):221.
[6]付勇南,肖晗,等.二甲雙胍通過激活AMPK抑制小鼠壓力負荷性心肌肥厚[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10):1985.
[7]崔秀麗,賈中驕,劉慶君,等.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二甲雙胍與單純胰島素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比較[J].臨床薈萃,2011,26(13):1134-1136.
[8]楊坤,趙景成,王艾芳.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療效及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57-58.
R587.1
A
1672-4062(2014)08(b)-0004-02
2014-05-20)
王建春(1975.4-),女,浙江永嘉人,漢族,本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