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梅
中煤大屯煤電(集團)公司中心醫院內科干部病房,江蘇徐州 211611
依帕司他聯合a一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
劉紅梅
中煤大屯煤電(集團)公司中心醫院內科干部病房,江蘇徐州 211611
目的探討觀察依帕司他聯合a一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48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4例給予依帕司他片與a一硫辛酸與,對照組2 5例單用依帕司他片,療程為4周;治療前后均進行肌電圖檢測四肢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結果觀察組臨床療效(P<0.05)及神經傳導速度的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依帕司他聯合a一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優于單用依帕司他片。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a一硫辛酸;依帕司他
在糖尿病各種慢性并發癥中,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最為常見,有研究顯示該并發癥發生概率最高可達90%[1]。DPN臨床癥狀均為不可逆且極易導致出現足部感染、壞疽和潰瘍,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探討依帕司他聯合a一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該研究選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48例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隨機抽取48例該院收治住院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臨床表現均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相關診斷標準內容相符合:①和WHO糖尿病診斷標準(1999年)相符合;②發生運動神經病變以及肢體感覺等癥狀,如肢體有以下感覺:麻木、燒灼般疼痛、針刺樣疼痛、刀割樣疼痛或者閃通,肌肉出現萎縮無力癥狀;深淺感覺明顯衰退,腱反射和膝反射等出現衰退甚至消失;③經肌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其腓神經和正中神經出現傳導障礙;④經各項檢查后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引發的周圍神經病變疾病。以隨機數字表的方式將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均有患者24例。治療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平均年齡為(56.8±5.4)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其平均年齡為(55.2±6.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諸如性別、年齡、病程、空腹血糖等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治療組所有患者行常規治療方案,飲食上加以控制,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應用1一硫辛酸針治療,每天劑量為600 mg,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治療組則在上述治療基礎上聯合依帕司他,每次應用劑量50 mg,3次/d。患者療程均為4周。
1.3 療效判斷標準[2]
該研究療效判斷主要如下:臨床癥狀:①患者自覺癥狀有顯著好轉或者消失,腱反射有顯著改善或恢復正常的判定為顯效;②患者接受治療后自覺癥狀和腱反射均有改善表現,判定為有效;③患者治療后自覺癥狀和腱反射均無改善的判定為無效。肌電圖表現:①相對治療前,神經傳導速度增加不低于5 m/s或者回復正常,肌電位下降超過10%或恢復正常,判定為顯效;②相對治療前,神經傳導速度增加低于4.9 m/s,肌電位下降低于10%,判定為有效;③神經傳導速度和肌電位均無變化的判定為無效。
2.1 臨床效果對比
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1.7%,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0.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方案臨床效果比較
2.2 神經傳導速度對比
經過4周的治療,治療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明顯增加,并且治療組患者的效果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方案對周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m/s)
當前對DPN的發病機制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較為確認的是為糖代謝紊亂以及多種不同因素影響產生的結果,這些因
素如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下多元醇代謝發生紊亂,發生一系列變化如細胞內山梨醇異常提升,肌醇降低和糖化蛋白產物增加等,使得神經細胞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傷;微血管病變、血液動力學出現異常等使得神經組織缺氧;缺乏神經營養因子等[3]。依帕司他屬于醛糖還原酶抑制藥物,對導致糖尿病并發癥主要發病機制之一的多元醇代謝葡萄糖轉化有可逆的抑制效果,已知山梨醇能影響神經細胞功能,它在神經元內蓄積會引起糖尿病性支配感覺運動的外周神經病癥狀。a一硫辛酸為屬于多功能的強氧化劑,對人體的多元活性氧介質有清除效果并可產生其它類型的抗氧化物,對神經里面氧化應激狀態有抑制改善效果,提升神經傳導速度進而收到緩解改善DPN患者臨床癥狀的作用[4]。綜上所述,依帕司他聯合a一硫辛酸對DPN病變癥狀有顯著的改善效果,提升其神經傳導速度,本身具有安全可靠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1]Nasserik,Strijer RL,Dekhuijz en LS,eta1.Reproducibility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diagno sis and monitoring diabetic neuopathy[J].Electromy ogr Clin Neuophysial,1998,38(5):295-299.
[2]黃貴心,何珊,祝斌,等.尿激酶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痛變63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5(15):738-739.
[3]王惠貞.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6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5,45(11):52-53.
[4]金雪花,付鴻玉,唐海燕,等.a一硫辛酸、甲鉆胺、前列地爾聯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8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5):151-152.
R587.2
A
1672-4062(2014)08(b)-0017-02
2014-05-27)
劉紅梅(1975.11-),女,漢族,江蘇沛縣人,本科,主治,研究方向: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