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梅 陳義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四川成都 636000
飲食控制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觀察
吳紅梅 陳義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四川成都 636000
目的 探討研究分析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7例,給予對照組胰島素治療,以便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給予觀察組在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飲食控制治療,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并觀察兩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結果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顯低于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和治療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治療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差異顯著(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妊娠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科學合理的飲食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數,確保母嬰的安全,減少巨大兒或新生兒羊水過多的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飲食控制;妊娠;糖尿病;治療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是對母嬰影響比較大的一種常見的妊娠期病癥之一,妊娠合并糖尿病指的是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合并妊娠或妊娠前為隱性糖尿病,妊娠后就會發展成為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屬于高危妊娠,對母嬰均會造成較大的損害[1]。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病情不穩定,不容易控制,如果沒有進行相關及時的措施治療,就會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健康。近年來,隨著胰島素的應用和血糖監測技術的發展,使得糖尿病孕婦和胎兒的病死率明顯的下降,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2]。另外,相關學者研究表明,使用營養支持治療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科學合理的飲食控制可以為妊娠需求提供足夠的能量,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糖的發生,確保新生兒的健康。為探討研究分析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該研究通過對該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5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7例,所有患者年齡段為21~38歲,平均年齡為(27.12±2.16)歲,其中初產婦19例,經產婦8例,妊娠周期為35~ 38周,均無先兆。陰道順產18例,剖宮產9例。根據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單純使用胰島素治療,用量和次數根據患者的病情而決定。給予觀察組在常規的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飲食控制治療。針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診斷時間為32周,并觀察兩組患者飲食前后的血糖變化。其中飲食控制的方法有:首先需要根據營養指導并實施飲食控制,針對早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確保患者每天吸取的熱能控制在1000~2000 kJ的范圍內。其次,在孕婦妊娠的中期,每個月科學合理的遞增大概800 kJ的熱能,確保妊娠糖尿病患者每日能夠攝取350~400 kJ的主食和200~250 kJ的含碳化合物的食物。同時,在孕婦妊娠前半期,每日需要攝取115 g/kg的蛋白質量;到妊娠后半期的時候,每個月應該給予25 g的遞增量,確保患者每天飲食4~5餐。在患者整個妊娠的過程中,應該有10~12 kg的體重增加,在懷孕7個月之后,確保患者每天不能夠超過0.5 kg的體重增加量。
1.3 統計方法
該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涉及到的計量數據局采用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組間單因素方差表示[3]。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顯低于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和治療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治療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其一,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由于妊娠期間,孕婦的血液稀釋作用,會引起孕婦體內胰島素的缺乏,從而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對患者和嬰兒都有一定的影響,容易產生低血糖、紅細胞增多等癥狀,還會出現感染、流產、高妊娠癥、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等現象[4]。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害不
僅對孕婦本身容易產生高妊娠癥,另外,對胎兒和新生兒的影響也比較大。由于胎兒在母體中長期處于高血糖導致的高胰島素血癥的環境中,使得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物在逐漸增加,脂肪降解作用受到限制,使得新生兒的軀干過度發育,導致新生兒巨大兒現象的發生,同時,巨大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難產和產傷的概率,對孕婦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影響,在圍生期的發病率較高[5]。因此,急需要對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有效的減少各種突發情況的發生,確保母嬰的生命安全。
其二,營養治療方法的作用。針對妊娠糖尿病最好的和關鍵的治療就是使用營養治療。其不僅能夠較好的維持妊娠的熱能和提供營養,還不會引起產生饑餓性的酮體,從而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對胎兒造成不必要的影響[7]。同時在營養治療中,最關鍵的是通過含碳水化合物的嚴格限制,從而不會導致餐后高血糖的發生。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異常,對胎兒和孕婦具有嚴重的影響,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妊娠期血糖監控設置理想的范圍是在75 g糖耐量空腹時應該<5.1mmol/L,在餐后1h應該<0.3mmol/L,在餐后2 h應該<8.5 mmol/L。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對孕婦每天所需求的總熱量進行計算的時候,需要根據孕婦的標準體重為依據進行計算。如果孕婦屬于低體重,<80%的正常標準,孕婦就需要體重167 kJ的總熱量;如果孕婦的體重在正常值內,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要126 kJ總熱量;如果孕婦的體重超過正常范圍,每日每公斤需要100 kJ的總熱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大概占有30%~40%的總熱量[8]。
該研究通過對該院收治的5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顯低于治療前,同時,治療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飲食控制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數,在治療妊娠糖尿病的時候,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的數據相吻合。
綜上所述,通過觀察分析飲食控制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對新生兒影響可以看出,針對妊娠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科學合理的飲食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數,確保母嬰的安全,減少巨大兒或新生兒羊水過多的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楊慧霞,黃小康.妊娠合并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12,17(1):119-121.
[2]劉棣臨,李健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29(10):155-156.
[3]李守柔,宋寧.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支持療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13(4):110-111.
[4]劉元萍,周均.妊娠期糖尿病與圍生兒預后29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16(5):306-307.
[5]李莉,黃英.妊娠合并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17(11):117-119.
[6]吳景平,宋婧喻.妊娠糖尿病孕婦血液指標及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3):113-115.
[7]陳偉.飲食控制和運動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療作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3(6):405-410.
[8]傅紅珠,蔣俊燕.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7):181-182.

表2 硝苯地平組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組1月后血壓比較
發現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療效比硝苯地平好。認為可能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特有的分子結構有關,其分子含有正電荷的氨基側鏈,與帶負電的細胞膜結合,產生阻滯平滑肌鈣通道的作用。硝苯地平片是利用膜調控的滲透原理,起到長效降壓作用。但是由于高血壓人群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消化系統小腸吸收功能減退,腸腺分泌黏液減少,使得硝苯地平吸收效率降低,導致療效下降。
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壓不理想是,可以聯合其他降壓藥,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神經阻滯劑等,達到協同降壓,減輕靶器官如心、腦及腎的損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常見的副作用是體位性低血壓、竇性心動過速以及血管擴張引起面紅,頭暈,因此患者在服用藥物使需要格外注意。
[參考文獻]
[1]潘宏華,王暉,邊平達,等.13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與血壓控制率調查[J].中國藥師雜志,2011,25(6):22-26.
[2]吳本儼.老年人消化系統的衰老改變[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1,15 (25):30-32.
(收稿日期:2014-07-10)
R714.2
A
1672-4062(2014)10(a)-0021-02
2014-07-11)
吳紅梅(1982.2-),女,四川巴中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婦產科疾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