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突擊花錢、超標準公務接待、公款旅游、超標配備公車、建豪華辦公樓……
針對這些廣受公眾詬病的現象,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一一開出治理“藥方”。其中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是亮點。
擰緊機關花錢的“閥門”
《條例》指出,黨政機關應當遵循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原則,嚴格執行預算,嚴禁超預算或者無預算安排支出,建立預算執行全過程動態監控機制。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格水平,制定分地區的公務活動經費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建立開支標準調整機制。
解讀:“公款浪費之所以成為頑疾,表面原因在于‘公款,其本質在于埋單的錢不受約束。”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曾康華說,如果各部門的接待、會議等經費使用都能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就等于從源頭上擰緊了黨政機關花錢的“閥門”。
為公務接待建章立制
《條例》強調,要建立健全公務接待集中管理制度、接待單位審批控制制度、公務接待清單制度、接待費支出總額控制制度,強化公務接待管理。要建立接待資源共享機制,積極推進國內公務接待服務社會化改革。
解讀: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龔維斌認為:“這些規定抓住了當前老百姓反映最多最強烈的問題,對公務接待進行了規范化管理,非常及時必要,對于規范公務行為、改善工作作風具有積極意義。”
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是亮點
《條例》指出,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用車實物配給方式,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執法執勤、機要通信、應急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及按規定配備的其他車輛,普通公務出行實行社會化提供,適度發放。
解讀: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務出行實行社會化提供,無疑是此次公車改革的亮點之一。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認為,公務出行社會化,可以包括公交、出租車、私車公用、專業租賃等多種形式,這種做法可以從總體上降低行政機關的成本,將更多資金用于民生改善。
嚴控出國、會議、辦公用房
《條例》指出,要嚴格控制出國團組數量和規模,不得安排照顧性、無實質內容的一般性出訪,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訪,加強出國培訓總體規劃和監督管理。要精簡會議,從嚴控制會議數量、會期和參會人員規模,嚴格執行會議費開支范圍和標準。
《條例》強調,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應當從嚴控制,凡是違反規定的擬建辦公用房項目,必須堅決終止;凡是未按照規定程序履行審批手續、擅自開工建設的辦公用房項目,必須停建并予以沒收;凡是超規模、超標準、超投資概算建設的辦公用房項目,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限期騰退超標準面積或者全部沒收、拍賣。
黨政機關辦公樓不得追求成為城市地標建筑,嚴禁配套建設大型廣場、公園等設施。
解讀: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看來,這些規定“非常細致、具體,直面亟待解決的各類問題,不打馬虎眼,不籠統模糊,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不給任何想鉆空子、想‘打擦邊球的人機會”。
十方面監督防止“破窗效應”
《條例》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建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監督檢查機制,積極開展民主生活會監督、辦公廳(室)督查監督、紀檢監察監督、巡視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人大監督、政協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要建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造成浪費的,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主要負責人或者有關領導干部實行問責。
中央要求,要加強督促檢查,加大懲戒問責力度,對鋪張浪費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堅決杜絕“破窗效應”。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