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霍俐敏

《劇院魅影》,再降申城。自去年年底起,取材于加斯頓·勒胡的同名小說,由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伊德·韋伯譜曲,查爾斯·哈特和理查德·斯蒂爾格作詞的經典音樂劇《劇院魅影》在上海文化廣場進行了10年里的第二度連續64場的演出。
說起此劇,大家都不陌生,到目前為止,該劇已獲得了超過50個主要的劇院獎項,并在全世界27個國家的145個城市上演了7.4萬多場,有超過1.3億的觀眾觀看,總收入超過56億美元,堪稱是音樂劇史上的一大經典。
上海觀眾對于《劇院魅影》的感情,源于10年前其首度訪華演出的成功。因此,當此劇再度來滬時,作為滬上行業龍頭的東方票務即以買斷票房的形式獲得了《劇院魅影》的獨家票務運營權。正如東方票務董事CEO蘇錚女士在《劇院魅影》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言:這一大手筆是劇院和票務公司強強聯手操作大體量票房劇目的創新之舉,既充分體現了專業、分工、整合營銷的經營理念,也充分表明了專注致力于培育上海音樂劇市場的文化廣場、東方票務對市場足夠的信心和期待。我們了解到,《劇院魅影》開票消息一經發布,短短3天里,東方票務的官方網站《劇院魅影》訂票頁面點擊量已近1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東方票務官網微博、微信乃至社會上有關《劇院魅影》相關信息的咨詢、點評、轉發數量一再上升。
10年前,上海對《劇院魅影》一見鐘情,10年后,上海對經典音樂劇更執著和狂熱,音樂劇觀賞群體的不斷擴大,觀眾對音樂劇的賞析力的迅速提升,讓此次的《劇院魅影》又創造了神一般的票房佳績——截至2014年1月,票房已突破6000萬,前三輪接近100%,第四輪超過95%。充分體現了劇院、票務平臺聯手操盤的合作模式、階梯式票價的票務營銷模式的成果。
回望東方票務,從重組至今,已走過9年的漫漫長路。
重組展新風
2005年8月,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的直接指導和推動下,正式啟動了東方票務有限公司的重組,由文新集團、文廣集團、大劇院藝術中心、東方網、精文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000萬元組建現代股份制企業。重組后的東方票務有限公司改變了上海票務市場資源分散、文化信息發布渠道不暢、缺乏統一技術和營銷平臺的局面,形成了上海演藝產業新格局。
據蘇錚女士介紹:9年的運作,東方票務簽約擁有了上海90%以上場館的獨家票務系統服務,東方票務的票務系統文化場館簽約覆蓋居全國之首。目前東方票務的系統平臺年流量超過5個億,票張用量300萬張以上,領銜同行之首,系統年服務企業近千家,上線項目超過2500個,系統服務所涉票品涵蓋了電影、演出、體育賽事、大型會展、休閑娛樂等上海文化娛樂消費的各個行業。
如此規模、體量的票務系統,必然要求系統保持足夠的技術含量,談及此,蘇錚非常自信,東方票務在技術上始終保持了領先演出行業至少半步的優勢。2005年東方票務在中標上海國際網球大師賽系統服務商后,首次將芯片防偽技術應用于賽事票張和門禁,并申請了國家專利;2007年,首次將聯網銷售管理、在線銷售的技術帶入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票務運作中,由此改變了電影院只能手工出票、不能聯網售票的傳統票務模式;2008年將二維碼技術應用于匯豐高爾夫冠軍賽的人數統計、觀眾分類管理;2010年在網上嘗試性推出了讓客戶自主選擇座位的售票方式,通過科技手段,把選座功能從機構的客服服務手中放到消費者個人手中;2013年東方票務手機客戶端上線,電子票自助兌換機落地劇場,由此面對個人消費群體的自助售票的閉環形成。也正是基于系統平臺的規范運作、保持技術領先性,東方票務不僅是場館的專業服務商,更是成為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動漫游戲展、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海網球大師賽、匯豐國際冠軍賽、國際極限運動、上海國際羽毛球公開賽等國際性賽事、演出和活動的首選系統和營銷平臺。
玩轉電子票
近年來,一方面演出市場特別繁榮,一方面這又是一個規則有待完善的市場,作為一家力求規范運作的票務運營商,如何運用自己的市場力量,以自身的行業道德、行業規范,來改變或者遏制票務行業的灰色手段,凈化和營造良好的演出市場氛圍,是擺在東方票務面前的一道難題。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東方票務調整戰略,直接把關注焦點瞄準了新興媒體與通訊手段。
現代社會,手機逐漸演變為個人身份確認、通訊實現、信息處理、支付端口開通的隨身攜帶的個性化工具。為此,東方票務特別關注新技術新平臺,與手機運營商共同開發手機二維代碼訂票,使手機平臺成為文化產品信息發布、訂票、支付的平臺。
2013年5月25日,東方票務在《劇院魅影》開票之日推出了全新購票手機客戶端。9月24日,一位購買了音樂劇《摩登米莉》的觀眾在上海文化廣場成功自助兌換到了東方票務電子票系統的首張電子票。文化演出電子票的時代宣告來臨。用戶可自由下載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完成訂票過程,只要動動手指,簡簡單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品賞一場文化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東方票務此次推出的電子票系統是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票務系統平臺,將為全市的演出商、劇場方、代理商提供全面系統的服務。無疑,此種全新的購票方式和體驗為更多的文化演出愛好者帶來了購票便利。可以預計,不僅僅是此次《劇院魅影》的公演,未來在其他各類演出中,電子票必將成為購票的主流手段。
以東方票務系統平臺為核心的上海文化信息發布和票務銷售平臺的建成,對文化產業大發展、提升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形象,具有很大的意義,更是上海演藝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