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與存款利率市場化》
(2014年第4期)
去年兩次影響深遠的“錢荒”,凸顯了當下我國金融體系的結構性矛盾,更反映了長期被人為壓低的管制利率,已被市場力量撬開了一條縫隙的事實。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將使得利率有了真正推動市場的力量,也促成了余額寶、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這事實上已改變了我國金融市場的原有格局。近期,五大國有銀行毫無征兆地調升存款利率,把中長期存款利率“一浮到頂”,就是金融機構在競爭性地爭奪資金使用權的表現。面對互聯網金融的逼人之勢,任何一家傳統銀行都不敢繼續壓低存款利率。
上海 溫建寧
“錢荒”很可能會在2014年甚至今后幾年持續下去,直到市場能夠充分決定利率,能夠影響企業的融資成本,能夠左右企業的投資決定。 只有政府和“央媽”的兜底和隱性擔保在“錢荒”中退出,才能給市場更大的空間,也才能給所有的市場參與者以更有力的激勵和約束。
隨著市場對于央行進一步刺激預期的減退,資金的運用會變得越來越合理,錢荒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中國金融體系日益積累的風險也才能得以逐步化解。中國老話講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樣的道理,在金融和資本市場里,其實也完全適用。
隨著市場對于“錢荒”預期的建立和央行對“錢荒”的應對更加透明和及時;“錢荒”對市場的負面沖擊會逐步減小,而對利率市場化的推動會日見加強。增量資金的合理使用, 既有助于盤活目前錯配的存量資金,促進金融風險的化解和經濟增長模式的轉換,又有助于中國經濟找到新的增長點,推動中國經濟健康穩健的可持續發展。
上海 朱 寧
從本質上說互聯網金融是利用網絡技術搭建的傳統金融模式,降低了成本,極大地擴展了金融市場 ,它不僅對互聯網經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還客觀上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有利于經濟的轉型和升級,對現有的金融模式和格局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沖擊。互聯網金融對利率市場化乃至整個金融市場化的發展是個極大的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大量的非金融機構得以提供金融服務,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準入門檻,銀行、證券和保險這些不同領域的業務得以互相滲透,分業經營和監管的格局受到了沖擊。投資者可以依據大數據提供的優勢對借款人進行市場化、差別化的利率定價。
北京 金中夏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額寶客戶數已達4303萬戶,規模高達1853億元,穩居國內最大基金寶座。與之相反的是,根據央行每月公布的報告,2013年的4月、7月和10月,居民儲戶的存款都出現了減少的現象,4月和10月的存款流失更是高達9000億元左右。銀行業利潤的高增長不可持續,吸收存款的能力在下降,銀行的資金運用受到限制。
北京 劉東亮
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去年貸款利率管制取消和大額同業存單發行都是標志性事件。銀行負債中市場化定價的理財產品已達到10萬億元,特別是貨幣市場基金的快速發展,迫使銀行主動提高活期存款利率,從而大幅推高銀行的融資成本,中國銀行業開始進入高成本時代。
北京 溫 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