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枚 侯攀
摘要: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其教學目標的實現。本文從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及教師自身幾方面著手分析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探討了調整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等的一些具體途徑與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對策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目前高職教育已經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高職教育仍存在著很多問題。作為高職院校最主要的教學形式,課堂教學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高職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一、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內容方面
首先,教學內容聯系實際不夠,授課內容大部分是按照選用的教材進行設計的,導致課堂教學過多的強調理論的重要性,忽略了社會及行業的發展需求,最終難以滿足學生就業時對于綜合能力的需要[1]。其次,課堂教學缺乏目標性,隨意性較大,導致課堂教學缺乏科學性和計劃性,進而影響到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教學方法方面
高職課堂的教師大部分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講的很費力,另一方面學生聽的也很被動,最終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夠,整個課堂氣氛顯得比較沉悶,最終導致教師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的學習,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手段方面
教師不能很好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質量不高,內容混亂,色彩不鮮明,整體顯得比較沉悶、呆板,缺乏藝術性和創新性,最終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師太過依賴多媒體,忽視了網絡輔助教學及板書的重要性,整個課堂教學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最終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學生方面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大都比較薄弱,大部分學生對自身缺乏自信,學習也比較被動,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2]。而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只有兩年,第三年就全面開展頂崗實習,與本科院校相比,就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五)、教師方面
高職教育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具備比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高職院校教師必須具備足夠充分的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及科研能力才能滿足高職教育的需要。但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都來自高校,在任教之前很少去企業接受鍛煉,導致教師的知識結構單一,普遍缺乏實踐經驗。
提高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對策的研究
(一)、合理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所以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注重對學生崗位技能的訓練,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授課計劃和教案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核心,教學內容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適當加大實驗、實訓及實習等實踐環節,以便學生今后能夠更快的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和環境。此外,教師應該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積極地編寫真正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首先,確保教材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其次,適當地加強實踐環節,舉例的時候盡可能多的引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以便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以及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豐富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僅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束縛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首先,教師要明確高職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師在課堂中主要是起一個引導作用;其次,教師應該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我,展現自我,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職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如:提問式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法教學、討論式教學、影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關愛學生、鼓勵學生,更多地為學生考慮,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讓每一堂課都充滿理論性、實踐性和趣味性,最終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意義學習。此外,教師要善于采用情感教學,課后盡可能多地找學生談心,一方面,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態,另一方面,通過情感教育還能讓師生在心靈深處產生共鳴,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
(三)、合適的教學手段
首先,制作出的PPT課件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主次分明,內容齊全,同時具備科學性、教育性、技術性和藝術性等特征,綜合利用文本、圖形、錄像、動畫及音響等教學元素,生動逼真地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的教學環境。其次,引進網絡多媒體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不僅能彌補不同學校之間教學條件方面的差異,而且能改善單調、傳統的教學模式,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3]。教師在運用網絡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還要綜合利用黑板板書的傳統教學方式,將網絡多媒體輔助教學、傳統教學與教師個人特色更好的結合起來,適當地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各類比賽,例如板書設計、PPT比賽以及說課比賽等,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來提高教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才能游刃有余地上好每一堂課。
(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及職業道德素質,在課堂教學中盡職盡責、熱愛學生、以身作則,且應該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此外,教師還要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著手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高職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聽老教師和經驗豐富的同行們的課,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其次,高職教師要積極主動地下企業去接受鍛煉,或參加一些相關的培訓,以彌補自身實踐和理論方面的不足;然后,學校可以實行“導師制”,即由老教師帶領青年教師進行相關的科研工作,從而達到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科研水平的效果[4];最后,高職教師要努力將自己培養成一名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都能妥善的駕馭好的“雙師型”教師[5]。
總結
總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切切實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值得我們每一個高職教師深思的問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高職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我,按照社會需求來不斷地調整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讓每一堂課都充滿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凌白.提高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方法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1,(09) :29-30.
[2]胡月陽,張寧,李艷.探析提高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0,(02) :46-48.
[3]趙大偉.淺談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2) :40-41.
[4]李昭涵,張艷敏.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綜合素質[J].科教導刊,2010,(28) :106-107.
[5]賴紅清.關于提高高職課堂教學質量的探討[J].新西部,2007,(12) :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