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嘉瀛
摘要:目前住宅建筑的小區規劃趨向于更具人性化的多層次住宅組合,不再僅僅追求立面和平面的美觀和合理,而是追求空間上布局的流暢和設計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更是要在有限面積的地塊里,在空間上力求土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于是選擇一種符合各方面規范、衛生安全而又經濟合理的供水方式,對我們給排水設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TL35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建筑給排水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給排水管道的堵塞問題
在建筑給排水管道的設計中,通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給排水管道容易出現堵塞。在對整個給排水系統運行過程中,常常會發生管道被阻塞的現象。二是在建筑給排水工程的設計中,一般是與土建工程進行交叉施工。在對管道進行安裝時,一般有土建施工人員完成。這些人員在給排水專業方面的知識技能往往比較薄弱,在施工時比較粗放,常常不能完全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安裝。在管道安裝時,往往容易使管道中留下施工時的廢棄物,導致管道排水不暢。當管道被堵塞的問題后,需要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及時的搶修,如果搶修不及時,輕則造成排水不暢,使管道壓力增大,從而出現水管變形、擠爆等問題,影響正常的用水。如果是建筑消防系統管道出現堵塞的問題,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對消防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影響建筑中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1.2建筑給排水工程中的壓力問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住宅建筑的層數越來越多,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已經成了城市建筑的主流。隨著高層建筑樓層數的增加,其給排水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的認識。一般而言,高層建筑供水分為高區、低區供水。從低區供水來看,其主要采用的是帶氣壓罐的供水系統,有的則用高水位的水箱進行供水。由于高層建筑的具有很高的高度,在進行排水系統布置時,如果沒有充分考慮到水的壓力問題,就很難維持系統的平衡。
1.3建筑排水管道的噪音干擾問題
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排水管道的材質也在變化,由原來的鋼管變成了現在的塑料管道,這樣節約了成本,使施工更加方便。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噪聲。因為現在的住宅中,空間越來越大,一般都是雙衛設置,廚房與衛生間的距離比較遠,管段距離增加,用水時容易在水管末端出現噪音。當外網水壓過高時,水流速度就會過快,這樣很容易使管道接近共振而產生震動,從而發出噪音。
2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措施
2.1給水設計
(1)自動排氣閥的作用
設有延時自閉閥蹲式大便器的樓房給水系統,最好在管系的最高點增設自動排氣裝置。當系統停水時,給水管內常積存有大量的空氣。系統恢復供水后,管系內空氣常會被水流壓縮至管系頂部而形成一個壓縮空氣區。此時有人再按下延時自閉閥的按扭時,則壓縮的空氣會伴隨著水流噴薄而出,常會將便器內的污物吹到地面以上,甚至濺到如廁者的衣物上。在管道的最高點設一個自動排氣閥則可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2)適當增設單體建筑
戶外控制閥門傳統的住宅給水設計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層出地面處設切斷閥門,而戶外小區內則是一個建筑樓群組共用一個地下控制閥門。但是立管底部的給水閥門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當底層住戶發現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時,可以及時關閉給水總閥,減少排污量,從而有效地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而小區內多設閥門的目的則是為了物業管理部門在對樓上某住戶的管道進行維修時,能方便地從樓下戶外將水源關閉,從而減少對一樓住戶的干擾。
(3)給水及熱水管道材質的選用
國內近幾年對管道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對管材及配件技術的發展相當重視,并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開發和研究工作。而管道本體材料對管內水質的二次污染影響很大,管材選擇是技術經濟比較的結果,對于水中碳酸鈣(鎂)的結垢,水中溶解性鐵離子氧化對管道的腐蝕、結垢,以及一些生物性的堵塞等狀態,往往是選擇管材另一方面重要因素。而埋地管道長年累月承受輸送液體內壓、泥土及地面荷載的外壓、高溫變化引起的拉伸應力以及地基的不均勻沉降等產生的綜合應力,還要承受水錘沖擊力,因此管材首先應有足夠強度。目前在中等以上的商品住宅中,其室內給水管材宜選用PP―R管或鍍鋅鋼塑管;兩者在經濟因素上較接近,管材的規格也較多。熱水管可選用P-A-P鋁塑復合管和PP―R熱水管(PN>1.6Mpa)。當然,薄壁銅管在技術性能上更優,適用于高標準住宅。造價較低的、由用戶自行裝修的或室內僅設冷水管的住宅,其給水管可采用PVC―U管或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
(4)關于水表的設置
《住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第8.1.5條的規定是:住宅的水表、電能表、熱量表和燃氣表的設置應便于管理。但該條文說明仍采用了GB50015―2003“宜設置于戶外”的說法,筆者認為:規范的本意是便于管理,應當按GB50368―2005第8.1.4條對“給水總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采暖供回水總立管、電氣設備和用于總體調節和檢修的部件”的規定,即應理解為“應設在共用部位”,而不應是真的設在戶外。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是把水表集中設于在每層的管道間內,其中分戶水表可以非常整齊的靠于墻面。這樣的設置形式既突出了水表外形整潔美觀,又使得給水管路相對短捷,水流阻力小,維修更換起來十分方便快捷,而且這樣設計造價相對較低,與相關專業容易協調一致。
2.2排水設計
(1)針對地漏水封的設置《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版)規定地漏的頂面標高應低于地面5-10mm。此規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壞后污水管道內的有害氣體竄入室內污染室內環境,但是在給排水設計說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設及施工單位為降低造價,往往使用市場上價格低廉的地漏,這種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滿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排水時地漏的水封由于正壓(較低樓層)或負壓(較高樓層)被破壞,臭氣進入室內。好多居民反映家中有臭味,而且廚房排油煙機打開時更加嚴重,就是水封由于壓力波動被破壞所致。有的廚房內設置了地漏,由于長時間沒有補水,特別是冬季供暖時水封容易干涸。建議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廚房內地面濺水很少,可以不設地漏。
(2)建筑物室內排水系統均應采用污、廢分流方式由于生活污水特別是大便器排水是
在幾秒鐘內將6L沖洗水量排出,行成瞬時洪峰流態,在排水管道內造成較大的壓力波動,尤其是不設專用通氣立管的多層建筑,在排水便器前由于抽吸作用在管道內行成負壓而破壞衛生器具水封,而在排水便后由于管道內空氣受到水流的壓縮形成正壓使衛生器具水封發生噴濺破壞,從而使排水系統內污蝕氣體及微小生物進入室內影響室內環境衛生;而室內采用分流制后,相對來說,洗滌廢水排水是屬于連續流,排水平穩。污水系統的水封高于50毫米且水量較大,不宜由于系統內氣壓的波動而引起破壞。故建筑物排水系統采用分流制能提高建筑物內衛生標準。
(3)屋面及陽臺雨水排出問題位于住戶上部的屋面,雨水斗應用側墻式雨水斗,一個
側墻式雨水斗最大匯水面積宜小于200m2。陽臺雨水應設專用的立管由無水封地漏來收集,屋面雨水立管內的壓力分布是由負壓到正壓的一個變換過程,零壓力點的位置約在距立管末端以上1/3~1/2的高度處,將陽臺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部負壓區,將通過地漏吸入大量的空氣,影響雨水立管的水量。屋面雨水與陽臺雨水各自分開是必要的,不能因為在建筑立面上增多了幾根雨水立管而將其合并。陽臺雨水應排到室外雨水口中,而不應排到雨水檢查井中。
(4)衛生間排水橫管應敷設在衛生間沉箱內,上層排水橫管在下一層的頂板下敷設,即不美觀,又不衛生,如發生漏水,容易引起糾紛,現行的國家《住宅設計規范》規定,住宅的污水橫管宜設于本層內并以此作為工程評優標準之一,同層式排水系統這種管道布置方式采用排水立管在本層樓面上留出接衛生器具的三通口,由住戶根據個人需要采用同層排水配套的衛生潔具進行衛生間布局,此種管道布置方式,要求排水橫管緊靠墻布置,坐便器為專用的掛壁式暗藏水箱后出水設計,衛生間建議取消地漏或采用側排地漏方式。
3結語
總而言之,給排水設計是建筑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一項重要工程。在進行建筑給排水設計時,應該深入了解和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剖析其中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優化建筑給排水設計,切實改善建筑給排水系統的性能,為人們提供各種便利的同時贏得社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
參考文獻:
[1]趙寶山.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中一些問題的探討[J].給水排水動態,2008,(01)
[2]鄭可子.淺析住宅建筑給排水設計常見的問題[J].廣東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