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炳峰 張樹煥 楊志強
1.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外科學教研室,河北滄州061001;2.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化學教研室,河北滄州061001;3.滄州醫學高等??茖W??谇唤萄惺?,河北滄州061001
臨床醫學專業成人本科外科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芮炳峰1張樹煥2楊志強3
1.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外科學教研室,河北滄州061001;2.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化學教研室,河北滄州061001;3.滄州醫學高等??茖W??谇唤萄惺?,河北滄州061001
目的探討影響臨床醫學專業成人本科外科教學質量的因素,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為基層培養高端醫學人才。方法對河北醫科大學成教學院滄州校區臨床本科2009級167名學生進行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和外科學教學效果調查;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依據調研結果,對2011級學生的外科學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設2009級學生167名為對照組,2011級228名為實驗組。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外科學成績、外科教學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外科學結課成績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外科專業知識、外科臨床思維及處理能力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外科實踐技能操作能力、臨床專業知識、自我學習及再學習能力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建立成人外科學教學網絡平臺、模塊教學、專題講座等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可明顯提高成人臨床醫學本科層次外科學的教學質量。
成人教育;臨床醫學;本科層次;外科學;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進步對醫療需求的不斷提高,對當前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學歷層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變當前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學歷過低技術落后現狀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提高學歷層次[1],但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其師資、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影響了教育質量[2]。外科學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核心課程,筆者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和手段進行了變革,使之符合培養時代要求的實用型人才的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 一般資料
課題組于2011年7月對河北醫科大學成人學院滄州校區臨床本科2009級167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問卷涉及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影響學生學習的客觀因素等內容。外科結課考試后發放問卷,當場收回,回收率為100%。采取多項選擇,按順序排列的答卷方式。依據調研結果,分析影響因素,對2011級外科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設2009級學生167名為對照組,教改后的2011級228名為實驗組。2009年和2011年河北省成人高考分數線均為320分,學生入學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09級和2011級前導課程科目及學時數沒有改變,外科學教學時數均為96節。
1.2 方法
依據調研結果,對2011級外科學教學內容及方式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具體措施是:面授和網絡教學相結合,建立網絡教學方式;靈活學習時間;改革課程體系和內容;采取專題講座式精講模塊式教學;完善考試方式。
1.2.1 基于工作過程開發授課內容臨床醫學專業是醫學院校的重點專業,經過實際調研筆者發現臨床課課程體系存在著知識分割過細、內容陳舊、實踐環節薄弱﹑課程結構不夠合理等問題。依據基層實際需要,參考學生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需求增加了外科基本技能操作;突出了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要求的內容;規范練習常用的急救治療技術,如心肺復蘇、止血、三角巾包扎、胸腹腔穿刺、導尿、吸氧等操作;對于臨床中常用又難以掌握的水、電酸堿平衡紊亂編纂了教學講義;加強了關節復位、骨折固定實用性教學內容。
1.2.2 采取專題講座的教學模式在96個學時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全部講授外科學的內容,再者學生既往已經學習了系統的外科內容,如果面面俱到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學內容要選擇學生實用的又難以理解的內容,我們重點開設的幾個講座是: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急腹癥、神經外科新進展、血管外科、膽道結石的診治、門脈高壓的外科治療、乳腺疾病等,這樣解決了學生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外科各類考試的難點內容。這些外科講座以疾病為中心,綜合相關各基礎醫學的內容,又涉及到原因、發病機制、檢查、診斷及治療等知識,并增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使學生們既掌握了臨床知識和動態又使基礎知識得到系統及強化。
1.2.3 建立外科學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能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方便學生選擇方便的時間隨時隨地學習,讓學生攻克傳統教學中的難點,拓寬學科知識和視野[3]。依據調研結果,參考本科《外科學》(第7版)教材,建立的成人教育外科精品課網站,主體結構有:外科學電子教案、CAI課件、理論課程、實踐操作、教學圖庫、外科手術視頻等,有十余套外科試題、病例分析等資料,設有意見反饋和疑難解答等內容。既能彌補學生參加面授輔導的困難和不足[4],又提高了集中面授輔導時的教學效率。
1.2.4 強化臨床思維訓練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癥狀或體征,以臨床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有關問題,層層深入。臨床思維訓練作為主要教學內容,貫穿于整個臨床教學過程,強化了臨床思維訓練,培養了能力,激發了學習興趣。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將部分教學內容制定出工作任務,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圍繞此工作任務,進行自主探索及相互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既掌握了外科知識又訓練了臨床思維能力[5]。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6]。
1.2.5 完善教學質量測評體系既往結課后出一套試卷進行考試,決定這一科的成績,這樣的測評模式,缺乏真實成績評定的可信度,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教學改革后將平時出勤、課堂表現、技能操作、網上平臺答題成績、期末理論測試五部分各占20%計入總分。這種考試方式使考試變為雙向性、互動性,教師評價學生的同時,學生同樣也可以評價教師,對教學效果進行反饋,有助于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發揮考試在整體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和激勵作用[7]。通過考試的引導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著重知識的橫向聯系,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分析能力[8]。
1.3 考查指標及評分
從學生結課后的客觀成績和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效果的主觀感受兩方面對改革效果進行評價。外科學期末考試分為實踐和技能兩部分,分別占30%和70%,兩者相加即為外科結課成績。調查兩組學生對的外科教學內容及效果的主觀感受,具體項目包括外科專業知識、外科技能操作能力、外科急癥處理能力、臨床專業知識、臨床思維能力、主動學習能力,每項滿分為10分。
1.4 統計學方法
將考試成績及問卷結果進行整理、核對,并錄入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009級學生調查問卷結果
對167名2009級學生進行調查問卷顯示,授課時間和上班時間沖突(69.12%)、教學內容不符合實踐工作的需求(48.56%)、教師專業水平或教學水平不足(25.75%)、考試監管不力(12.65%)4個因素位居前列。2.2兩組外科學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統計顯示,實驗組外科學結業成績為(94.69± 9.27)分;對照組為(87.62±10.6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
2.3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情況
實驗組學生外科專業知識、外科臨床思維能力及外科急癥處理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外科技能操作能力、臨床專業知識、主動學習能力評分比較,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均較優。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結課后問卷調查評分比較(分,x±s)
臨床醫學專業成人本科教育對基層高端醫學人才的培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社會環境、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受眾對象等方面尚存諸多不利因素,臨床醫學專業成人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9-11]。多年來我們一直是將成人教育沿用普通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不僅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也不適應基層的實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需求。
本研究通過對2009級學生的調研,探求臨床醫學專業成人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通過分析學生學情,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評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提高臨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習及再學習能力。
成人醫學高等教育是培養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主,在新形勢下應繼續完善外科課程內容,探討教學方法及手段,完善外科教學質量測評體系,不辜負社會、用人單位和學生的期望,為基層培養高等醫學人才。
[1]王衛紅,何國平,鄧常青,等.我國鄉鎮衛生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0,8(7):921-922.
[2]張曉春,周長春,何冰,等.醫學院成人教育的特點分析及管理模式探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1,25(4):43-45.
[3]鞠永熙,孫峰.護理教育中護士核心能力培養路徑探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5(7):91-94.
[4]代春,顏太瓊.在外科教學中引入醫療糾紛案例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131-132.
[5]翁曉蘭.基于“任務驅動”的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浙江醫學,2011,33(12):1850-1851.
[6]吳秀云,莊立輝,朱亞南,等.某高校醫學生健康教育學本科教學效果探討[J].中華全科醫學,2008,6(7):706-707.
[7]黃華興,沈歷宗,肇毅,等.外科學基礎考試模式的改革與探討[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488-490.
[8]鄭俊鴻,文軍,齊偉力,等.外科技能考試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醫學工程,2012,20(2):160-161.
[9]殷自振.提高外科實習帶教效果的經驗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2):126-127.
[10]何宋兵.PBL教學在培養外科實習生臨床思維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1):128,130.
[11]于愛軍,張學軍,劉金龍,等.PBL教學方法在普外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1,8(5):100-101.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surgery for adult education major in clinical
RUI Bingfeng1ZHANG Shuhuan2YANG Zhiqiang3
1.Department of Surgery,Cangzhou Medical College,Hebei Province,Cangzhou061001,China;2.Department of Chemistry,Cangzhou Medical College,Hebei Province,Cangzhou061001,China;3.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Hebei Province,Cangzhou061001,China
Objective To improv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cultivate talents in medical field by discussing the factors influenced teaching efficiency of surgery for adult education major in clinical.Methods 167 students of 2009 grade involved in this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eaching efficiency.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making reform on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 for grade 2011.167 students grade in 2009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s,228 students of 2011 grade were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mpared with students'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of surgery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surgery courses(P<0.01).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ed that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in surgery professional knowledge,clinical thinking and processing capacity(P<0.01).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surgical practice skills, clinical expertise,self-learning and re-learning ability(P<0.05).Conclusion Reform on surgery for adult education major in clinical such as setting up network platform,starting module teaching and special lecture,ca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obviously.
Adult education;Clinical medicine;Undergraduate level;Surgical;Teaching reform
G642
C
1673-7210(2014)01(a)-0150-03
2013-05-24本文編輯:程銘)
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編號11110011)。
芮炳峰(1965-),男,教授,主任醫師,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外科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外科學教學及臨床工作。
張樹煥(1961-),女,副教授,主要從事化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