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士林
春小麥加壓滴灌技術在新疆建設兵團推廣以來,使小麥單產從200千克提高到了350~450千克,部分小塊條田甚至突破了600千克大關,提高小麥單產實現了技術性飛躍。現將北疆地區春小麥滴灌種植技術介紹如下,供干旱區春小麥種植戶參考。
一、冬前準備
春小麥各項生育進程期限短、進程快。因此,冬前必須做好準備工作。加壓滴灌春小麥以早播種和密植為基礎,以早字當頭,一促到底,方能達到高產豐收的目的。
冬前準備工作主要是人工蓄水灌溉、施足底肥、耕翻平整土地,達到地平、肥足、墑好的待播狀態,使第二年開春能夠盡早播種。
1. 選地
春小麥生育期短,需要在肥力較高的中等或中等以上、pH值為7~8的地塊種植,首選前茬作物為棉花、玉米、甜菜、番茄、油菜、油葵和瓜類條田,次為新荒地、籽葵地。
2. 施肥
春小麥全生育期需畝施氮磷鉀標肥118~140千克,其中標氮為70~80千克,標磷為40~50千克,標鉀為8~10千克。
采用全層施肥,結合冬前翻地每畝施8~10千克尿素和全部的磷肥、鉀肥。3種肥料須人工混勻后,用機械撒肥機撒到條田內,其他氮肥要結合春小麥各個生育期特點和麥田苗情長勢分4~5次隨水滴施。
3. 整地
冬前整地要達到“齊、平、松、碎、凈、墑”六字標準,等待早春播種。
二、播種
1. 優良春小麥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
①選種。選用適宜在干旱區和半干旱區種植的優良小麥品種,且要對種子進行精選,精選后的種子千粒重須達到45克,凈度、純度、發芽率要達到國家規定的良種標準。
②種子處理。可用40%福·拌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多菌靈按種子重量的0.2%~0.3%或磷酸二氫鉀按種子重量的0.3%~0.5%進行拌種,晾干后待播。
2. 適期早播
適期早播是春小麥獲得高產的關鍵技術,要求根據各地的開春時間,在3月20日左右播完。在頭年秋季整地已達到待播狀態的基礎上,早春還要及時進行機力破雪,破雪根據當地氣溫變化,夜凍日消時進行。當早春土壤解凍5~6厘米而下層土壤仍結凍時,即可進行頂凌播種。春小麥早播種出苗率高、分蘗穗數多,有利于穗分化、穗大粒多。
3. 播種和鋪管
采用15厘米等行距方式播種,播深3~4厘米,每米下籽110~120粒,畝播種量為23~25千克。滴灌帶采用1管6行或1管4~5行方式,隨播種隨鋪設,滴灌帶間距(根據當地土壤蒸發量和風期情況確定)為60~90厘米,并開淺溝將滴灌帶淺埋在地表下1~2厘米,以防大風刮走滴灌帶。
4. 播種和鋪管質量要求
①播種質量要求。播行要直、下籽均勻、深淺一致、接行準確、覆土良好、鎮壓確實、起落整齊、不重復不漏播和到頭到邊。
②鋪管質量要求。按照系統設計選擇合適流量的滴灌帶,確保滴水、滴肥均勻一致。滴灌帶滴頭(出水口)向上鋪設,播后及時鋪好支管(水帶)并連接好(毛管與支管),為早滴水打基礎。
三、田間管理
1. 播后苗前管理
及時查苗補種、及時滴水出苗,及時滴水還可以防止大風刮走滴灌帶。
2. 生育期水肥管理
①滴水次數和滴水量。春小麥加壓滴灌全生育期在北疆沿天山一帶棉區要求滴水6~8次,在特別干旱的區域(風區)要求滴水十次左右(例如福海縣),每畝每次滴水量平均35~45米3,生育期畝滴水250~300米3,干旱的風區在300~400米3。堅持“早滴、勤滴、輕滴”的原則,以肥水結合,促苗早發,培育壯苗。平均每隔十天左右滴1次水。始終保持麥田不旱不澇、顏色一致。
②每次隨水施肥量。出苗水,尿素3千克/畝;2葉1心水,尿素3千克/畝,磷酸二氫鉀1千克/畝;5葉1心至拔節水,尿素5千克/畝;孕穗至抽穗水,尿素3~5千克/畝,磷酸二氫鉀1千克/畝;揚花水,尿素3~5千克/畝,磷酸二氫鉀1千克/畝;籽粒灌漿水,尿素5~8千克/畝,磷酸二氫鉀2千克/畝;蠟熟期只灌水,不施肥。全生育期尿素22~29千克/畝,磷酸二氫鉀5千克/畝。
3. 化學除草與化學調控
①化學除草。在春小麥拔節前,每畝用20%二甲四氯水劑200~250克,對水30~40千克進行噴施,在大面積小麥和玉米種植區,周邊又無雙子葉植物種植的情況下,也可選用72%2,4-滴丁酯乳油,在高溫無風時,每畝40~50毫升,對水30千克噴霧。
②化學調控。化學調控的目的是防止倒伏,對長勢旺盛、群體密度超過75萬株的麥田,可在拔節前每畝噴灑矮壯素200~250克,對水30~40千克進行化控,縮短節間長度,增加莖稈壁厚,起到抗倒伏作用。
四、病蟲害防治和葉面施肥
1. 病蟲害防治
①白粉病、銹病。每畝可用15%三唑酮50克,或25%三唑酮30~40克,對水30~40千克噴霧,在拔節前或拔節期噴霧,也可用0.5波美度石硫合劑對小麥銹病、白粉病進行防治,拔節前可用機力噴霧,拔節后用人工噴霧。
②細菌性花葉條斑病。用農用鏈霉素噴霧防治,每畝可用24%可溶性粉劑42~80克或25%增效可溶性粉劑27~67克,對水50~75千克噴霧,7天噴1次,連噴2~3次。
③薊馬、蚜蟲。春小麥挑旗時,每百穗有薊馬500頭或有蚜株率達到20%時,每畝可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20~40克,對水30~40千克噴霧,或選用啶蟲脒進行防治。
2. 葉面施肥
在拔節前后可結合化學除草和化控每畝噴施鋅肥10克,也可在5月底至6月上旬,選用人工或飛機進行1~2次葉面施肥,每畝用量為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尿素200克+食醋200~250克,可明顯提高穗粒數和粒重,同時也可增強小麥抵御干熱風的能力。
五、收獲
機收要求脫凈率在98%以上,破碎率不超過2%,每平方米掉穗不超過1穗。新開荒地種小麥割茬越高越有利于土壤改良,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加快熟化土壤。
(作者聯系地址:新疆奎屯農七師123團車排子試驗站 郵編:83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