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青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潛力無限,而有機農業更被認為是幾乎未經開墾的“新興產業”,成為下一座金礦。
有機農業的高附加值吸引了眾多大佬。柳傳志、朱新禮、王健林、寧高寧、丁磊都在投資有機農業。與此同時,外資大鱷也紛紛看好中國農業的未來發展,與中國企業聯手布局農業產業鏈,迅速占領市場。例如高盛、黑石、軟銀、凱雷、秉鴻、德意志銀行、美國泰山投資、紅杉資本、荷蘭合作銀行等國際資本相繼為中國現代農業投入巨資。
與這些商業巨頭和明星企業大張旗鼓地投資有機農業相比,北京我愛我菜蔬菜種植有限公司合伙創始人伍靜新非常低調。對于已經先行進入這片藍海的他來說,其中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有機農業玩的是不一樣的心跳,期盼有機農業能為他帶來第二波事業高潮還是一個遙遠的夢。
“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比例已上升到70%以上,健康人群的比例僅占5%?!?013年11月2日,中國有機生態產業聯盟主辦的首屆“中國有機生態產業發展論壇”召開,聯盟秘書長梅霖博士在會上表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毒素的積累和營養的不均衡。
中國農業大學有機農業技術中心副主任梅霖博士表示,中國慢性病患者數量正以每年300多萬的速度增加,究其原因是飲食安全出現了問題。中國擁有地球上7%的耕地,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卻達到全球總量的35%。
北京我愛我菜蔬菜種植有限公司合伙創始人伍靜新在接受采訪時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說:“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民以食為天,我們已經過了溫飽時代。不僅亞健康人群在增多,而且孩子們也深受其害。小孩因為常吃施用了化肥和農藥的蔬菜和食品,體質弱,成熟早,這是不正常的。如何吃得更健康、更安全,如何令下一代更健康地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鑒于以上想法,伍靜新把從事紅木家具生意賺的資金投入到培育原生態有機蔬菜上,開始了另一種職業生涯,并體味到其中的艱辛與快樂。
污染土壤改良轉化3年 年年無收入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化肥消費大國。為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部分農民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但過量以及不均衡施肥,不僅降低了農產品品質,還嚴重污染土壤。
數據顯示,中國土壤污染以重金屬污染為主,約有90%被污染的土壤都與重金屬有關?!傲追手墟k含量高,會導致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增加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從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重金屬污染的危害。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農民不吃自己賣的蔬菜,而是另外種植綠色無污染蔬菜,”伍靜新說,在部分歐美國家,磷肥中的鎘含量被嚴格立法限制。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
懷著探索“零污染”原生態有機蔬菜的夢想,伍靜新于2009年在北京懷柔與他人合伙建立了我愛我菜公司,基地規模為120畝。為了改良土質,伍靜新投資320萬元,但他讓基地農場足足“荒廢”了3年,土壤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種農產品,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對此,伍靜新解釋說:要讓土地好好“休息”和“呼吸”。除了深耕凍垡、秸稈還田,他們還養殖蚯蚓來翻田,增加有益的微生物。另外,從內蒙古大草原以550元/噸運來羊糞,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透氣性。
土壤3年轉化期無法逾越,120畝地3年來片草未種,顆粒無收,這都是隱形投資。“一直在投錢,卻看不到任何收益,壓力很大,過程很艱辛,很熬人,”伍靜新回憶說。
原河北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王惠暢介紹:“目前,農產品的等級分無公害、綠色、有機三種,其中對有機農產品的要求最高,成本也最高。有機蔬菜的種植強調生態系統的自我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河北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下屬的微生物研究室一直給我愛我菜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做原生態有機食品很不容易,所付出的辛苦有時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p>
3年后,經過權威機構檢測,我愛我菜基地農場無論是PH值還是有機質,都已經大幅改善,達到了種植原生態有機蔬菜的要求。
伍靜新感慨地說:“做原生態有機蔬菜前期投入大、見效慢,3年土壤轉化期,公司年年虧損,即使現在,也還沒有盈利。但這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有一種使命感,值得做下去,相信未來的發展和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顛覆傳統農業經營模式 實施激勵機制
“做有機農業比最初想象的還要艱難,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惑,”伍靜新很無奈地說:“由于有機種植不使用激素、化肥和農藥,剛開始種出來的菜與普通蔬菜相比,看相不好,且價格偏高,另外,城市居民對有機蔬菜還有一個認知和接受的過程。所以,有機菜剛剛上市后,很少有人問津。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吃,也送親戚朋友吃?!?/p>
王惠暢也有同感。他說:“真正的有機種植被接受需要很長時間,通常需要2年打理之后,才能見效。因此現在關注這類項目的人多,但真正實踐的人卻很少。”
幾年來,伍靜新常常到基地和其他農場考察,發現枯樹枝、落葉被閑置在一旁,農民只是埋頭施有機肥。
伍靜新認為,這不是有機農業,至多只是“替代”農業,因為這只是簡單地用有機肥替代了化肥。真正的有機農業應該是遵循自然規律的、純天然的食品。
于是,伍靜新決定按照技術專家的指導,進行微量元素配比,繼續實施微生物有機肥,打造有生命力的土地。
與此同時,伍靜新對公司實施現代化管理,給予核心管理者10%的股份,對其他農民實施分紅制度,而且分紅不封頂。另外,在公司內部發布了自主創業機制,鼓勵有能力的農民脫穎而出,成為領導者。在伍靜新看來,能否疏通好與農民的關系是整個利益鏈的關鍵所在。要做農業“腳上就得沾泥”,要尊重農民這個農業的主體。
“后來,又實施了會員制,采用配送到家方式,發展了一批家庭客戶,經營才有所起色,”伍靜新說。
“我選購了會員年卡?!苯洺3霾畹牟苊髡f,愛人工作忙,孩子小。父母年齡大了,只是幫忙看孩子就已經筋疲力盡了,根本沒時間也沒體力再出去買菜,但老人孩子又都需要吃健康食品。買了會員卡后,就方便了,每月定時配送生態蔬菜,很放心。
發展生態經濟 打造有機生活新方式
改變傳統農業經營模式是一種責任,推廣有機生活理念更是一種夢想。
在中國,農莊給人們的普遍印象是:很臟,到處都是家畜糞便,沒技術,缺管理。但在美國或者歐洲,那里的農莊都很漂亮,到農村去是一件很舒適的事情。
伍靜新不僅要改變人們對中國農莊的以往看法,更要打造一種新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他說:“在基地里,尤其是在大棚里,負氧離子含量高,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有利于人體的身心健康。未來,將再擴大基地規模,并打算在基地和大棚里,建一些小型的休閑室,讓白領們在這里能吃到兒時的味道,能喝杯咖啡,喝杯茶,發發呆,享受自然的空氣,回歸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