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改善 居民蛋禽消費量提高
作為蛋白類食品,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為13%-14%,低于豆類和肉類(豆類35%-40%,肉類18-25%),但雞蛋的蛋白質轉化率為所有食品中最高,同時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這些特點使得雞蛋成為一種很難被替代的日常消費食品,在人們的飲食習慣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國雞蛋產量在2000年后步入穩定增長階段,2000-2012年產量增速均值2.3%、2009-2012年產量增速均值1.42%。初步預計,2013年全國雞蛋產量的年增速水平為1.5%-1.8%,總產量2904-2913萬噸。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農村居民的禽蛋及其制品的消費還會不斷增長。預計未來10年我國人均肉、蛋、奶消費量將出現明顯增長,按照截止到2011年的統計估算,全國人均食用農產品的未來增長空間分別為:豬肉36%,牛羊肉60%,家禽54%,禽蛋51%,鮮奶94%,水產品74%。
中小養殖散戶居多 養殖行業發展前景樂觀
我國的雞蛋生產仍以中小養殖散戶居多,盡管集中度逐年均有提高,但增速緩慢。目前,整個中小養殖散戶的行為對雞蛋價格的變動仍然具有決定性影響。
過去10年蛋雞存欄結構呈現出由小規模散戶轉向中等規模散戶的趨勢,但是1萬只以上的大型規模養殖戶增速非常緩慢,其存欄占全國總存欄量比從2007年到2010年由1.57%增長到2.71%。
從養殖業規模化的發展時間推算,美國的養殖業規模化始于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開始加速,1985后的10年內養殖行業盈利能力提升明顯。我國在2010年左右發展規模類似于美國上世紀80年代,預計未來10年將是中國養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黃金時期,整個蛋雞產業布局將不斷得到調整、優化。
蛋價周期性規律明顯 期貨套保有的放矢
受季節因素影響,人們在不同季節對生鮮雞蛋的消費習慣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周期規律——夏季時蛋雞產蛋能力下降,居民對雞蛋等蛋白需求有所降低,因此生鮮雞蛋價格處于低位。而9月份全國大、中院校開學,隨后緊接著十一備貨需求的來臨,因此在9月形成了生鮮雞蛋價格在年中最高價的規律。
當前整個蛋雞養殖行業的生產集中度和專業化程度仍然偏低,而這兩點的提高均難在短期內完成。因此,供需傳導不順暢的結構性因素所形成的雞蛋價格大幅波動特征在短期內仍將持續,使得雞蛋期貨的套保需求和投機需求均非常大。
行情展望
受禽流感的影響,2013年年內蛋雞存欄一直較低,使得后期供給壓力較往年明顯偏大。但2013年整個食品消費需求增速下滑也明顯高于過去幾年,因而供需的矛盾將隨著蛋雞逐步步入“產蛋高峰期”而得到緩解。
盡管“前期蛋雞存欄較低”和“雞蛋消費步入旺季”使得短期內蛋價具備攀升動力,但在食品消費增速“疲軟”的大環境下,隨著補欄蛋雞步入產蛋高峰期,整個雞蛋的供需缺口將明顯縮小。
預計雞蛋的現貨價格季節性波動的特征仍將持續,但隨著養殖成本的逐年提高,雞蛋現貨價格的波動均值中樞將呈現趨勢性的上行,不過整個上行過程更加平緩。雞蛋期貨價格中期走勢將以“年內呈現季節性波動、波動中樞逐年平緩上行”的規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