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和一個中國人聊天,聊印度,聊蒙古,聊越南,聊俄國……聊任何周邊國家都可以,唯獨一談日本,臉色就變,就尷尬、就凝重、就口水、就豎眉、就切齒、就跺腳;不是欣賞、就是惡罵,不是激贊、就是痛訾,不是反省、就是酷詆,就茫然發呆,就擗踴哀號……
——就什么矛盾的表情都有。
為什么?為什么一個總面積只及我們三十分之一的島國,會如此強烈地刺激我們的神經?為什么?為什么一個總人口只及我們十分之一的民族,會如此深入地探視我們的痛閾?
地緣性地歷史俯瞰:凡民族,有疆域就有爭戰。五千年來,“漢”不是沒有戰勝過,但沒有一次勝利的喜悅,復雜如對日戰勝的喜悅;五千年來,“漢”不是沒有戰敗過,但沒有一次受挫的痛苦,復雜如對日戰敗的痛苦……
可以有很多堂皇的外交辭令。可以有很多友善的公開舉止。兩國,最近六十年來甚至有過惺惺相惜的長期溫存。
但,暗傷未愈,宿疾仍在,稍有齟齬,勃然變色。
甲午。夏歷又逢甲午。甲午。國殤莫如甲午。甲午。鏡鑒莫如甲午。甲午是歷史的癲癇。甲午是歷史的懸劍。甲午是歷史的雞眼。甲午是歷史的腸癰。
甲午。隔海虎視,“中國自此衰極,倭寇自此日盛”。
甲午。隔海雄峙——“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甲午。天干地支甲午。甲午。金木水火甲午。甲午后面恁多的血酬、糾結、憤怒、反思、僨張……
中國已不是昔日之中國。日本也不是昔日之日本。
是時候了,不妨學著彼岸的優俳,以今日中華之聲對甲午說一聲:沙揚拉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