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凌軍
江蘇省海安隆政醫(yī)院內科,江蘇南通 226600
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
唐凌軍
江蘇省海安隆政醫(yī)院內科,江蘇南通 226600
目的觀察研究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該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6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8例。采用常規(guī)胰島素治療方案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血糖水平恢復正常時間和臨床用藥治療總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顯著少于對照組。結論應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
短期胰島素強化;2型糖尿??;治療
胰島β細胞功能受到損害和胰島素抵抗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導致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兩個主要因素。高血糖不僅僅是胰島β細胞功能受到損害和胰島素抵抗的一個嚴重后果,也是其主要的誘導因素[1]。2型糖尿病主要治療方法為先為患者展開飲食控制,并實施運動療法,再通過口服途徑給予相應的藥物的綜合治療方法,若治療效果不理想則需給予患者胰島素治療[2]。為探討經初期綜合治療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理想的治療方法,該次研究對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應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76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8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55.9±1.7)歲;高血糖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1~21個月,平均(8.2±0.5)個月;治療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55.7± 1.8)歲;高血糖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1~23個月,平均(8.1±0.6)個月。
1.2 臨床診斷
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等癥狀明顯,肥胖且起病緩慢,患者曾接受飲食治療,治療方案為在對飲食進行合理控制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格立吡嗪、二甲雙胍等藥物治療,并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效果,但長期應用下血糖控制不理想,經判斷患者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8 mmol/L,餐后2 h14mmol/L以上時,考慮胰島素治療。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以常規(guī)劑量展開胰島素注射治療,治療組給予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具體治療措施為:在治療開始時,給予患者普通胰島素治療,給藥劑量0.5~1 U/(kg·d),一般先取低的劑量如0.5 U/(kg·d),一天的總量分在三餐前0.5 h皮下注射,同時監(jiān)測血糖(三餐前及夜間22:00的血糖),依血糖的情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盡量達到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 h 4.4~ 8.0mmol/L。掌握了使用普通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每日劑量后,改諾和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2次/d早、晚餐前皮下注射,一般早餐使用全日的2/3量,晚餐1/3量,同時監(jiān)測血糖。有時,患者肥胖、使用胰島素劑量較大,可加用二甲雙胍,以減少胰島素的劑量。一般血糖控制后患者自覺癥狀均有改善。如果患者癥狀嚴重,口干、多尿明顯,甚至有嘔吐等不適,血糖特別高的患者,如隨機血糖17、25mmol/L,以上,尿酮體陽性,靜脈使用普通胰島素滴注,0.1 U/(kg·d),同時2 h監(jiān)測血糖1次,血糖下降至14mmol/L左右時,改胰島素皮下注射,劑量同上。血糖控制后繼予糖尿病飲食、血糖監(jiān)測。
1.4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復正常時間、臨床用藥治療總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等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5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顯效:糖尿病癥狀表現(xiàn)徹底或基本消失,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糖尿病癥狀表現(xiàn)明顯減輕,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超過50%;無效:糖尿病癥狀表現(xiàn)沒有減輕,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沒有達到50%,或病情進一步惡化[3]。
1.6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2.1 血糖水平恢復正常時間和臨床用藥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胰島素方案治療后(19.34±2.22)d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恢復正常,該組臨床用藥方案共計實施(26.18±4.46)d;治療組患者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方案治療后(13.75±2.43)d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恢復正常,該組臨床用藥方案共計實施(16.77±5.12)d。兩項觀察指標各項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比較[n(%)]
2.3 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胰島素方案治療期間未有明顯不良反應和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治療組患者應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方案治療期間1例出現(xiàn)低血糖,及時少許進餐、調整胰島素劑量后恢復正常,該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通過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對血糖水平進行嚴格控制2個星期,使“高血糖毒性”徹底消除,使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的功能可以得到顯著的改善,使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水平顯著提高,葡萄糖耐量試驗過程中葡萄糖誘發(fā)的胰島素及C肽分泌量水平顯著增加,胰島素和C肽曲線下面積可以顯著增加,第一時相胰島素水平分泌量恢復或部分恢復[4]。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主要在于:①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肝臟,對肝糖輸出和胰升糖素分泌過程產生有效抑制,使肝糖的產生量減少,防止餐后血糖水平上升;②對脂肪的分解過程產生抑制,限制游離狀態(tài)下的脂肪酸進入到患者的肝臟內部,阻礙肝糖原異生;③使胰島素敏感組織在短短的幾分鐘內由內源性產生葡萄糖迅速轉變?yōu)槔闷咸烟蔷S持體內葡萄糖穩(wěn)定。由于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受損而導致出現(xiàn)的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早期,當血糖水平在6.4 mmol/L以上的時候,葡萄糖刺激的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現(xiàn)象已經消失,也就是說在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受損階段,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就已經徹底消失。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的恢復現(xiàn)象提示我們,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使其恢復到自然病程發(fā)展的更早階段。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的恢復對血糖的穩(wěn)定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使高血糖誘發(fā)的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和胰島素抵抗程度明顯減輕,會在減緩2型糖尿病病情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5]。
該組研究結果數(shù)據(jù)顯示,應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且安全可靠。
[1]翁建平,李延兵,許雯,等.短期持續(xù)胰島索輸注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搪尿病雜志,2009,11(13):114-115.
[2]祝方,紀立農,韓學曉,等.短期胰島索強化治療誘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良好控制的臨床試驗[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0,11 (18):9.
[3]高輝,常仁翠,李秋.運動強度對2型糖尿病老年病人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19(7A):1189-1190.
[4]劉曉明,劉宏,張秀麗,等.糖尿病的護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 2009,17(12):358-359.
[5]樊建紅,甘芳,段緒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0,20(16):1609-1610.
R587.1
:A
:1672-4062(2014)11(a)-0013-02
2014-08-04)
唐凌軍(1975.12-),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慢性病內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