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東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河南洛陽 471000
護理教育干預對糖尿病足預防的效果研究
謝曉東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河南洛陽 471000
目的探討分析護理教育干預對糖尿病足預防的效果。方法將該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49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49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結合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日常生活能力及認知能力。結果9個月后,實驗組的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及認知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能夠顯著降低足病的發生率,提高中遠期的治療效果。
糖尿病足;護理干預;糖尿病
糖尿病足部病變(DF,Diabetic Foot)為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是破壞患者足及下肢組織的病理狀態,是神經病變、感染及血管病變共同作用導致的結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傷的重要原因[1]。臨床上很多足部切除術的起因是一個小傷口,患者由于忽略或不當的護理引發感染,導致壞疽、潰瘍、截肢,嚴重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研究指出,缺少足部知識的糖尿病患者出現截肢的危險性顯著增高,開展優質護理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生率[2]。該院近年來將健康教育應用到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療當中,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院自2012年2月—2013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8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足的相關診斷標準,思維正常、神志清晰、可以進行正常溝通交流、生活能夠自理,了解該研究的意義,自愿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49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齡為35~79歲,平均年齡為(53.8±15.4)歲;病程為4~19年,平均病程為(8.4±5.3)年。實驗組49例患者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為32~81歲,平均年齡(52.9±13.7)歲;病程為3~20年,平均病程為(8.6±6.1)年。
1.2 護理干預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及基本知識教育,基本知識教育主要有:糖尿病的基本知識,運動、藥物、飲食、病情的監測、并發癥的預防及治療,足部護理的相關指導知識。向患者發放糖尿病的知識手冊便于患者學習。護理前及護理干預9個月后對患者的資料信息進行檢查、收集和評價。
實驗組患者在上述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糖尿病的護理知識及行為方式轉變等健康教育,遵循一對一、個性化的教育原則。向患者詳細講解該病的危害性、發病原因、篩查的方法及意義;指導、示范足部護理的方法及步驟;通過保護性的襪、鞋等實物向患者講解鞋襪的選擇方法及原則,指導患者選擇大小、厚底、寬頭、柔軟的鞋子。結合照片、圖片等向患者指導、示范修剪腳趾甲的正確方法。發放糖尿病足的護理知識學習手冊,便于患者學習并鞏固學習的知識。實驗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的1、3、6、9個月到醫院進行復診,復診時對患者的糖尿病足的認識、護理知識的認識及掌握程度、足部護理方式的改變、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法,并繼續進行相應的指導及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9個月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日常生活能力及認知能力。
1.4 統計學處理
對所得數據以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對計數資料以χ2進行檢驗,以例數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對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以(±s)的形式表示。
護理干預9個月后,實驗組的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及認知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與日常、認知能力的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與日常、認知能力的對比(±s)
組別n 糖化血紅蛋白(mmol/L)空腹血糖(%)日常生活能力(分)認知能力(分)對照組實驗組P 49 49 9.3±2.1 8.2±0.9<0.05 8.3±1.1 7.5±1.3<0.05 25.9±2.3 33.9±2.9<0.05 22.1±1.7 27.9±1.4<0.05
研究指出,即使糖尿病足患者存在危險因素,但是通過良好的足部護理可以使得80%的患者不出現足部潰瘍[3]。所以,加強對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護理教育指導,幫助患者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衛生習慣,對于糖尿病足的預防及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4]。本研究以一對一、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詳細指導、示范足部護理的方法及步驟,指導患者修剪腳趾甲的正確方法,提示了開展教育干預對于提高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水平、腳趾甲的修剪知識等都具有積極作用。
本研究通過開展一對一、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組的危害性、發病機理、篩查方法,并向患者發放知識手冊,護理9個月后,實驗組的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及認知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進行合理的飲食及運動護理,結合降糖藥物、自我病情監測能夠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殘率及致死率。因此,對糖尿病足患者開展健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劉樂樂,李曉峰.淺談護理教育干預對糖尿病足預防的效果研究[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1,9(9):178-179.
[2]黃潔微,徐玲麗,陳偉菊,等.糖尿病足護理單的臨床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2043-2045.
[3]胡紹文,郭瑞林,童光煥.實用糖尿病學(2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450-462.
[4]廣東省衛生廳.臨床護理文書規范(專科篇)[M].廣州:廣東科學出版社,2009:258-262.
R47
:A
:1672-4062(2014)11(a)-0103-01
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