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宏,韓鵬,張銳
(1.天津市中水科技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天津300170;2.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300170)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的若干思考
丁志宏1,韓鵬2,張銳2
(1.天津市中水科技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天津300170;2.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300170)
在分析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取得成績和需要改進之處的基礎上,概括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探討了后評估工作的主要任務和研究內容,提出了后評估工作的典型技術路線和專題工作內容,為后評估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要點;技術路線;現場調查;專題工作
自2002年3月24日水利部、國家計委聯合發布《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水利部、國家計委15號令)以及2006年2月21日國務院頒布《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60號)以來,海委不斷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批與管理程序。截至2013年底,海委已完成50余項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的審查與審批工作,內容涉及火電、水電、化工、石化以及煤炭等諸多行業。
近10余年來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實施與管理的實踐表明,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前置決策關口,是實施水資源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的重要抓手,是參與宏觀調控和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是推進水資源管理依法行政的重要載體,為取水許可制度的有效實施和水資源的科學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礎,可以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節約保護、高效利用,可以減少水事矛盾糾紛、維護水事秩序穩定,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有力保障。
但是,同時也要看到,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如法規體系尚不完備、技術基礎仍欠扎實、監督管理不夠嚴格等。為了進一步落實水資源論證對建設項目取水、用水、退水的各項要求,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監督管理工作,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節約保護,結合2011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水利部于2011年7月15日印發了《關于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的通知》(辦資源〔2011〕329號)。
按照水利部《關于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海委積極開展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至今已先后對內蒙古上都電廠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內蒙古大唐國際多倫年產46萬t煤基烯烴項目等多個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進行了后評估。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旨在對已通過水資源論證審批并建成、運行2~3年以上的建設項目開展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強化相關企業的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意識,全面落實水資源論證制度,在資料收集和現場調研的基礎上,評價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審查、審批及取水許可審批、發證過程的合規性,分析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論證內容與結論的合理性,調查水資源論證建議措施的落實性,研究水資源論證報告中的取水、用水、退水設施的工程和技術建成性,評價項目建設和運行期間各項用水指標的合理性,研究建設項目取水和退水影響補償措施的實效性,綜合分析和系統評價建設項目對水資源的取、用、耗、排在水資源論證階段和實際運營階段的差異性(主要包括工程、流程、設施、數量、指標、影響、措施和制度等方面),發現建設項目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薄弱環節,總結建設項目在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方面的先進經驗,監督和督促企業開展節約用水工作,提出對水資源論證制度在實施和監督方面的建議以加強水資源論證及取水許可監督管理、促進水資源論證審查制度與實踐的統一,為建立水資源論證后評估的相關技術規程規范、制度體系和管理措施提供基礎參考和有益探索。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的主要任務和程序包括:①資料調查與收集;②論證報告編制及審批過程評估;③論證報告合理性評估;④項目實際運行情況評估;⑤實際運行情況與水資源論證差異性分析;⑥評估結論及建議。在各階段的工作任務中,應注意的工作要點如下:
2.1 資料調查和數據收集
在資料調查和收集方面,除了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名稱、性質、行業、產品種類、建設規模、建設地點、占地面積和土地利用等)、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和審查情況(編制單位、完成時間、審查情況、修改過程、報告結論和審批意見等)、建設項目的建設和實際運行情況(建設期限、投資規模、投產時間、生產情況和組織機構等)要在審批機關的協調和組織下進行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之外,還要重點搜集自水資源論證“現狀水平年”至后評估時點時間段內的建設項目所在區域水資源狀況(降水量、徑流量、供水工程、供水量、用水戶、用水量、排水量和水質等)、建設項目取水水源情況(水庫的來水量、供水量,污水處理廠的收水量、處理量和水質等)、建設項目退水情況(水域范圍、水質和水量情況等)。這是因為,建設項目由水資源論證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進入建設和運行階段一般尚需經歷2~3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其間區域水資源狀況和取水水源、退水范圍的水資源情勢變化直接影響著建設項目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式、規模、地點、結構等,這些因素將對水資源論證后評估中的相關結論和變化原因的分析產生直接影響。
2.2 論證報告編制和審批過程評估
在論證報告編制及審批過程評估方面,應對水資源論證報告編寫單位的資質等級、咨詢服務范圍、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等進行分析,按照相關文件的規定,論述報告的評審、修改、審批等過程的合規性。
2.3 論證報告合理性評估
在論證報告合理性評估方面,取水方案合理性評估應重點評價取水水源穩定性與保證率分析的合理性,滿足相關行業規范和規程的要求;用水指標合理性的評估要注意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產業政策、準入條件和相關規范的時效性,除了應用論證報告編制時期的標準和指標來對建設項目用水的合理性進行評價以外,還要應用現行最新的標準、規程、規范等來評價建設項目在水資源論證階段和運營階段的用水指標先進性(此項比較僅作評估結論參考,不作硬性要求);退水方案合理性評估,應特別注意非正常工況下的退水處理措施是否考慮周全,如類似對鍋爐清洗用水這樣的短歷時、大流量的廢污水的處理措施應作為重點評價內容;取水和退水影響及其補償措施合理性評估,應重點評價補償措施的可操作性和環境相融性。
2.4 建設項目實際運行情況評估
在建設項目實際運行情況評估方面,采取文獻收集與現場調查相結合的方式獲取相關資料和數據,對于重要設施和設備應采取照相或錄像方式取證備用;對于建設項目施工期間的用水情況要進行適當分析;采取現場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水資源管理措施和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調研;綜合評估建設項目的實際建設、運營情況以及取水、用水、耗水、退水等情況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綜合評價建設項目水資源節約與保護的各項措施的落實性與有效性。
2.5 實際運行情況與水資源論證差異性分析
在實際運行情況與水資源論證差異性分析方面,采用調查法、對比法和綜合評價法對建設項目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在水資源論證階段和實際運營階段的差異性(主要包括工程、流程、設施、數量、指標、影響、措施和制度等方面)進行評估,重點從水文、水資源、氣象等外部影響因素以及產品方案、產能規模、負荷調節等內部因素出發并結合政治、經濟、社會等其他影響因素深入分析造成這些差異性的原因,評價這些差異性對建設項目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工作的影響;積極總結建設項目采取的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新措施,探討其對水資源論證報告編制與管理工作的推動作用。
2.6 評估結論與建議
在評估結論與建議方面,從編制過程、審批過程、數據分析、報告結論、建議措施等方面綜合評價水資源論證報告編制的科學性、合規性、有效性、針對性;結合建設項目運營期間的實際情況,提出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和建設項目水資源節約與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檢查落實論證報告提出的建議措施的建成性和有效性,總結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制度實施的經驗,總結工程實踐有益的制度方法,提出保障相關建設項目科學用水、規范用水、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的建議,為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制度的完善提供決策參考。
根據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內容的不同階段和不同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研究方法開展工作,典型的工作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的典型技術路線
后評估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對建設項目在取退水影響及其補償措施、水資源監測與管理制度以及用水數量與指標方面的現場查驗工作,具體的專題工作可以分為公眾參與和水平衡測試。
公眾參與是一項重要的現場調查工作,可以采用現場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等展開,就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及其補償措施的落實性和實效性進行實地調研;按照《用水單位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 24789-2009)》等有關規定要求,對企業用水計量器具的配備與管理情況進行實地查驗;就建設項目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對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有關制度與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實性進行集中調研。具體的公眾參與機制和辦法可以參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試行。
水平衡測試是提高用水效率、促進節約用水的重要現場測量方法,可以為核實和分析建設項目用水數量與指標的準確性和精確性提供基礎參考。具體測試工作要按照《企業水平衡測試通則(GB/T124 52-2008)》等有關規定要求,以水量平衡圖和用水工藝流程為基礎,周密計劃、全面布測、分期進行,分析建設項目實際水量平衡關系,計算其用水指標。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是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的繼續和延伸,是水資源管理工作在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拓展和深化,旨在通過對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進行全過程的系統分析和綜合評價,肯定成績,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落實意見,提出建議。因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工作在遵制守程的同時,更要勤于思考、善于借鑒,做好工作、做細工作,以期為企業節約用水工作的不斷推進和落實,為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審批工作的管理水平、決策能力、制度依據、系統流程等的不斷提高和改進提供有益參考。
TV213.4
A
1004-7328(2014)03-0041-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4.03.016
2014-01-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09202);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1101016)
丁志宏(1979-),男,博士,主要從事水文學及水資源問題的研究與咨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