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
摘要:教師在為高中聲樂特長生選擇歌曲時,要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和特點選擇一致性的作品.根據年級特點,對比中外聲樂作品特點,從內容、藝術性、時代感、訓練效果等多方面入手,整體把握。要做到:準確掌握學生的嗓音條件,詳細劃分聲樂難易程度,全面把握學生演唱技巧和藝術表現,合理區分學生聲部。
關鍵詞:高中聲樂 特長生 教學
高中聲樂特長生的歌曲選擇會直接影響著整個聲樂學習的效果,制約著學生演唱技能的提高程度,因此,教師針對于高中聲樂特長教學歌曲選擇較為重視。歌曲曲目的選擇是學生能否通過作品演繹和情感表達感染聽眾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師在為高中聲樂特長生選擇歌曲時,要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和特點選擇一致性的作品,根據年級特點,對比中外聲樂作品特點,從內容、藝術性、時代感、訓練效果等多方面入手,整體把握。
一、 準確掌握學生的嗓音條件
教師要增強學生對歌曲整體內涵的把握和理解,將歌曲的曲風、區域、民族特點、作曲作詞者的文化底蘊等作為完成歌曲的必備內容之一,同時掌握歌唱技巧,通過對聲音的控制和氣息的調整,完整地表達歌曲的思想內涵。
(一)注重學生的嗓音特點
歌曲所展現的情感可以通過人的嗓音來渲染,得到各自特色的喜怒哀樂的表達方式。教師在選擇歌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聲種、音域、音質、控音能力等多種因素,結合學生的性別,年齡等,如果聲樂水平和生理要求都進入一定水平和要求范圍內,則可以確定唱法,選擇適合、能夠充分展現學生特點的曲目,揚長避短。
(二)注重不同民族的嗓音特點
民族特點是歌曲選擇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民族的學生嗓音的特點為其制定相應的歌曲。少數民族的學生,要本著近域原則,盡可能的選擇本民族的優秀作品,他們對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地域風情、審美角度、唱法特色等都能夠較為準確的把握,這也是在民族性基礎上提高基本唱功的重要環節,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
二、詳細劃分聲樂難易程度
一般而言,學生演唱程度可以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延伸可詳細劃分為程度前、初級、中級、高級四個程度。教師在教授學生聲樂過程中,要有效區分難易程度,將發聲練習控制在一定的音域范疇之內,音域選定也就決定了歌曲程度。高中音樂特長生的聲樂程度選擇,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從而達到技巧、藝術兩個角度的提升。
(一) 程度前,以規范為主。對于初學者,聲樂學習僅僅停留在最原始的、自然的模仿狀態之下,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要改掉發生的錯誤習慣,越過聲樂障礙,選擇篇幅小、節奏簡單、中聲區上下波動為合理聲區范圍。
(二) 初級程度,以基功為主。教師點撥學生可以練習真假音轉換,中聲區各個腔體打開以后,要找到共鳴的位置,注意氣、字、聲的合理搭配,逐漸放寬音域。此時可以適當選擇稍有張弛力的歌曲,旋律和音符跳動適中,情緒較為平穩。
(三) 中級程度,以表現力為主。穩定的中音區建立以后,學生氣息較為流暢,在高音角度也開始向專業化程度轉化。此時要重點過度好換聲區的難關,學習掌控氣息的能力,將音量、音色控制自如,可以選擇篇幅較大,節奏變化有起伏,跨音域的歌曲。
(四) 高級程度,以詮釋為主。學生在這個階段,已經完全掌握了唱法和唱功,能夠全面展示歌曲本身,有表現力,有情感,能夠選擇篇幅大、節奏復雜的歌曲,以通過多種形式和內容的轉換,實現歌曲內容的詮釋。
三、全面把握學生演唱技巧和藝術表現
歌曲的完成,要融入學生的藝術表現,要能夠整體的把握歌曲的內涵,準確地反映歌曲所表現出來的強烈對比情感。要完整、細膩地展現一首歌曲,就不能忽略學生的藝術性培養。歌曲不僅僅是音符和文字的組合,詞曲作者對歌曲都有明確的定位和要求,這也是能否在藝術演繹上撞出火花的關鍵點所在。歌唱者要把握歌曲的真正價值,將旋律、曲風、思想情感完美地展現出來。
(一) 選擇歌曲與學生表現力一致。學生的表現和演繹能夠全面展示歌曲本身,不能僅僅停留在外在的文字的把握,而是要將歌曲進行分析理解,通過情緒波動展示歌曲的細膩之處。
(二) 選擇歌曲與學生音域范圍相一致。歌曲的最高音和最低音不能超越學生掌控范圍。只有輕松駕馭歌曲,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展示歌曲本身的魅力。
(三) 選擇歌曲與學生實力相一致。教學給學生選擇歌曲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不同時段,不同程度學生特點,選擇不同水平的歌曲,以免對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傷害,無法克服困難,影響歌曲本身的演繹效果和情感表達。
四、合理區分學生聲部
選擇歌曲時,要針對學生的聲音特點進行選擇。通常,我們將歌唱者分為男聲和女聲兩部分,將聲音劃分為低、中、高三個聲部。可以將聲部再細化,也可以將聲音進行交叉。準確把握學生的唱功,并給予適合的歌曲進行教授,根據人物特點進行全面劃分和限定,最終確定適合學生聲音類型的歌曲。
根據男女聲和三個聲部的劃分,可以劃分為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戲劇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戲劇男高音、抒情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學生在尚未確定聲部之前,要選擇基礎性的歌曲進行練習。即使已經確定了聲部,也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歸屬,尤其有特殊聲線的學生,不要隨意的進行選擇,以達到教學的最好效果,也能夠使學生更為完美的演繹歌曲內容。
總之,正確的選擇曲目,要以實踐為基礎,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有針對性的選擇并加以指導,全面挖掘高中聲樂特長生的表演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5).
[2]霍力巖等著.多元智力理論與多元智力課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金世余.支架式教學模式與音樂教學[J].藝術研究,2006,(02).
[4]連榕.現代學習心理輔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