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韌 太原學院
山西老陳醋釀造工藝精湛,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生態條件,以其“綿、酸、香、甜、醇”的獨特風味和悠久的釀造歷史,排名列居國內鎮江醋、保寧醋和福建紅曲醋之前,位居中華四大名醋之榜首,在全國調味品知名度上占絕對優勢。目前只有鎮江香醋能與山西老陳醋相提并論,另外兩家名醋中,四川保寧醋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的名醋,福建紅曲醋則早已名存實亡,山西醋已然成為消費者公認的“天下第一醋”。山西老陳醋雖然以營養價值高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青睞,但每年出口量卻不足全省總產量的1‰。為何在國際醋業市場份額中占據比例較小?本文力求探究其出口受阻原因,并提出增強山西醋業出口競爭力的發展對策。
山西陳醋追溯于夏商時代,有3000多年源遠流長的釀造歷史,到明清時進入鼎盛時期,清徐是正宗的山西老陳醋發源地,享有“中國醋都”的美譽,在清徐當地先后涌現出了“寶源坊”、“美和居”、“同泰慶”、“順泰號”等一批釀醋作坊,山西老陳醋隨晉商走西口傳遍全國,清徐醋業由此開始蓬勃發展,現在已有700多年經營歷史。山西醋業出口始于1985年,當時由于受資金匱乏、生產規模限制、醋類品種單一和顏色過黑、口味偏酸及包裝傳統的影響,國際市場認可率低,限制了醋業出口數量,山西醋企逐漸摸索尋找擴大出口機會。
這一時期,山西醋業調整市場目標,鞏固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出口份額,提高釀醋技術、注重產品質量、樹立陳醋品牌、開發醋業品種,提高市場占有率,努力拓展山西醋業出口。據太原海關統計數字顯示,經過近二十年不懈努力,山西陳醋2005年出口額達到240多萬元。同年國內名醋“鎮江醋”由于甜蜜素安息香酸超標等原因,全面退出日本市場。
日本是山西老陳醋最大的進口國,其進口量占到了山西老陳醋出口總量的60%以上。2005年5月日本頒布了“肯定列表”制度,對從中國進口的食品、農產品、水果將農藥殘留的檢測范圍從農產品擴大到農產品及其加工物,檢測涉及527種農藥、52000多項內容。日本這一制度實施后,2006年上半年,山西老陳醋出口11萬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38.55%,遭遇巨大打擊。為了盡快恢復對日市場出口,產品質量必須達到日本市場的標準。山西老陳醋集團首先進行了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同時對生產物流各環節,尤其采購環節對高粱、大麥等原材料進行農藥殘留的嚴格檢測,確保原料有機安全;并在生產工藝、生產流程中對使用器具改良,全部采用無菌灌裝車間,防止二次污染。這樣,山西醋出口企業又成功釀制出符合日本要求的山西老陳醋,順利地再次打入日本市場,出口創匯68萬美元,同比增長36.2%。從出口產品品種和質量方面加以開發:由單一的傳統調味食醋發展為三大類,即調味食醋、保健食醋和醋飲料。調味食醋分高檔的老陳醋、中檔的陳醋、風味醋、低檔的普通醋和白醋等;第二代和第三代保健食醋,有蘋果醋、苦蕎醋、銀杏醋等保健食品;開發以水果作為原料的醋飲料,不足之處還是缺乏高端醋產品品種的開發來滿足國際市場的高端需求。
2006年至2008年經過山西檢驗檢疫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保障了山西陳醋的質量安全。據統計,山西檢驗檢疫局2008年共檢疫合格出口陳醋160噸,貨值200萬美元,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加拿大、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實現企業增收900萬元人民幣,創歷史最好水平。2004年山西水塔老陳醋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韓國的陳醋也因檢驗不合格退出韓國市場,通過食品安全整治,2009年一批重量300公斤、貨值5000元人民幣的“水塔”牌陳醋經過檢疫合格,時隔5年后再返韓國市場。然而,近幾年山西老陳醋出口略有回落,一方面由于受到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等國際經濟環境影響,另一方面山西醋業最大的出口市場日本也因中日“釣魚島事件”,使山西醋業出口受到極大影響,山西醋業出口創匯略有下降。
2010年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發了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區優惠性原產地證書,山西醋產品出口新西蘭時,可以憑借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享受新西蘭對我方的零關稅的優惠待遇。山西醋企依然不斷開拓新興海外市場,為擴大國際市場份額而努力。
2012年,全國調味品醋總產量約300-350萬噸,山西老陳醋年總產量將近77萬噸,鎮江香醋總產量約30萬噸,山西老陳醋總產量穩居全國第一。山西省萬噸以上規模醋企有五家左右,知名醋企水塔老陳醋股份公司年產量約18萬噸。2011年山西共出口老陳醋280噸;2012年出口400多噸,出口批次增長10.9%,出口總量增長25%,出口凈額增長19.8%。山西醋出口不僅鞏固了已有的市場,還不斷擴大到了歐美、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拉伯、新西蘭、新加坡及港、澳、臺在內的國家和地區,凡有華人和開中餐館的國家都有進口。盡管出口一直在發展,但是出口總量也只占到了山西老陳醋年產量不足1‰,其發展速度仍然不如國內市場。
國外需求中,法國生產的葡萄醋行銷全歐洲。法國菜中的蔬菜、魚肉類等菜肴都用醋來烹飪,各種番茄醬、沙拉醬等調味醬也都需要添加葡萄醋;英國用啤酒作為原料生產麥芽醋,其味道中含有濃濃的檸檬味,一般用來腌制蔬菜;德國也出產葡萄醋,并經過技術改良,取代法國成為歐洲主要的葡萄醋出口國;西班牙雪利醋制作時需要發酵5年,顏色呈紅褐色,香味濃郁。國際上對葡萄醋需求多且銷量大,對外來醋的品種缺乏認知,因此歐洲葡萄醋占據國際市場份額比例較高。另外,國內外與老陳醋相競爭的鎮江香醋以優質糯米為原料,采用天然酸醋菌種,經過發酵及釀酒、制醅、淋醋過程、多道工序,經過儲存精制而成,具有“色、香、酸、醇、濃”的特點,“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鎮江香醋出口到48個國家的華人社區,享譽海外,這既是因為海外華人中南方人多,也是因為鎮江香醋的口味偏酸甜更易被人接受。
山西醋以老陳醋最為出名,但是由于制醋企業工藝大致相同,造成品種單一,且老陳醋濃度過濃,口味過酸,最終導致消費群體單一,在西方國家得到的認同程度較低,初始拓展市場時遭遇瓶頸,現在陳醋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這些國家的華人聚居地,而且是華人中的北方人。
2004年山西老陳醋出口日本時就因苯甲酸鈉含量不符合該國要求遭到通報,2012年又被韓國檢出丙酸遭到通報,后經大量檢驗證明,山西老陳醋的原料及生產過程易產生苯甲酸鈉、丙酸等成分,這都是老陳醋釀造工藝過程中非人為添加自然存在的,雖然最終通過了日本和韓國的檢驗,但是影響了出口的聲譽和銷量。山西醋中含有微量沉淀也是出口滯銷的原因,山西老陳醋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資產整合,建立股份公司后,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主要解決微量沉淀的技術難題,科研人員針對老陳醋發酵過程中的產品微量元素進行技術檢測,經過生物沉降和物理除沉結合進行技術處理后,終于除去了微量沉淀,保持了老陳醋獨有風味,提升了老陳醋質量,最終開拓了山西老陳醋的出口市場。
由于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各國的關注,除日本采取了“肯定列表制度”外,歐盟、美國等國家也不斷制定和修改其食品及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來保護本國的食品安全,對于食品的生產及出口環境要求更加嚴格,嚴重影響了醋業出口。影響食醋安全問題因素有:一是原料中的農藥殘留超標,這主要來源于釀醋用的高粱、大麥等雜糧含有農藥殘留;二是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超標;三是生產中由于控制不嚴,而導致微生物污染。據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2012年第一季度,山西省質監局對全省81家食醋生產企業的139個批次的食醋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合格128個批次,抽樣合格率為92.08%,檢測出問題有:菌落總數、總酸不符合標準要求。菌落總數是衡量食品受細菌污染程度的指標,食用微生物超標的食品會影響人體健康。
這些需要山西醋企在生產環節一定要嚴加把關,如果食醋的生產過程采用的原料、輔料農藥殘留超標,在生產過程中農殘就會轉移到產品中,同時如生產過程沒有進行有效的控制,會發生二次污染,或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也使產品的安全質量產生問題。為應對技術貿易壁壘對山西食醋產品出口造成的影響,對策之一是生產有機(生態)醋。采用有機(生態)高粱、有機麩皮、有機大麥等原料進行生產,在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也不采用轉基因技術,確保原料加工無污染、綠色環保,同時對添加劑、及可能在生產環節中導致的微生物污染加以嚴格控制。對策之二:對加工產品實行有機認證HACCP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體系,對有機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進行全程控制,即可避免大量的重復檢驗,從而節省大量的商檢費用,加速海關通關,同時也規避了日本及各國的執法,避免遭遇綠色貿易壁壘,還綠色環保,提高食品安全質量,保障國內外消費者的健康。
山西陳醋的出口包裝無論從外觀、色彩、造型上缺乏創新,這種傳統外觀給國外消費者第一印象平淡無奇,無法將老陳醋品牌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價值體現出來,也無法體現山西醋的品質和其他競爭商品有什么區別,因此,無法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吸引國外消費者起到促銷的作用,包裝的設計水平落后使出口滯銷。
山西禮品醋的包裝大多模仿酒類包裝。雖然此類酒包裝設計很新穎,但是由于醋和酒的化學屬性和承載的歷史文化大相徑庭,所以在造型與色彩搭配上不能直接照搬。有的醋企甚至選用類似歐洲紅酒瓶型設計作為山西老陳醋容器造型,導致國外消費者在選購老陳醋的產品時誤以為是酒類產品。因此,要想設計和制造獨具特色的中華老字號陳醋包裝,就要明確國際市場的需求,既要體現“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還要深層挖掘山西地域文化內涵,吸引國外消費者的眼球,將地域文化、綠色產品、養身保健做為提升包裝設計水平的文化理念,塑造品牌價值,提升包裝的促銷作用。
山西醋在國內北方認可度較高,但由于受物流、廣告宣傳、缺乏有效出口營銷渠道等局限性,加之企業不注重品牌營銷,很多消費者只有到山西才知道,國際市場更是知之甚少;山西醋企在國際市場營銷時缺乏強化醋產品特色和亮點,不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因此拓展國際市場力度不足,無法獲取最大的出口市場利益。
山西省老陳醋的醋企有500多家,有品牌的醋企30家左右,有影響力的品牌醋企約7、8家--水塔、東湖、寧化府、紫林、來福、金醋、四眼井等,而在山西老陳醋眾多企業中,只有“東湖”、“水塔”、“來福”和“通寶醋業”4家企業有出口備案,通過了國家原產地認證,出口企業數量較少。“東湖”牌老陳醋在80年代被評為國家銀質獎章,在國內老陳醋市場享有很高的信譽,90年代以后該公司申請原產地的保護,成為了中國名牌產品。位于“中國醋都”——清徐縣的山西水塔醋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已成為山西首個批準注冊的原產地認證,還通過了 ISO、HACCP、美國FDA等認證。自獲得原產地標記認證后,企業出口創匯已突破百萬美元,每升單價較同類產品高出25.7%,“原產地標記注冊”對提升公司產品的品牌和海內外知名度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海外的市場還在逐步拓展。但是還有一些國內知名企業沒有積極獲得國際市場認證,在國際市場品牌認可度較低,削弱了其出口能力。
一是加強山西醋業市場整頓,提高醋業生產質量標準。山西老陳醋總酸調成6度就可以不加任何防腐劑,屬于純天然。在頒布的新質量標準里,增加了兩個功能性指標:“總黃酮”和“川芎嗪”,這兩種物質對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都有一定功效,因此山西老陳醋不僅是調味品,同時是養生保健品,絕不添加防腐劑,杜絕“醋精”勾兌,增強醋品附加值;二是鼓勵醋企大膽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研發全封閉式自動化醋業加工生產線,提高醋業生產加工能力,降低污染,提高出口醋業質量和安全衛生標準;三是鼓勵企業積極申請取得出口許可資格,并進行綠色食品、有機醋業認證,增強創新和獨立出口能力。
山西政府及金融部門應加大對山西醋企的資金投放和扶持力度,鼓勵出口企業擴大規模、提升包裝檔次、提高醋產品質量,輔助一批出口規模大、加工能力強、市場信譽度高的山西醋業出口企業群。同時也需要引進資本運作的方式,很多國內外企業擁有資本和微生物技術尋求合作機會,而山西水塔、紫林等醋企的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都足以吸引國際、國內的具備實力和擁有生物技術的企業家進行合作,外來投資可以為山西醋業注入發展資金、開發國際市場規模。可通過清徐知名醋企組建醋業集團進行運作,形成醋產業規模,和中國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合作,并擬定產業發展和資本運作的商業計劃,吸引資金技術,并為山西醋企實施技術改造、新產品的研發等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支持。
引進先進釀醋設備與工藝,研制“電腦制醋”的生產線,提高山西醋業生產水平。在改良傳統工藝基礎上,采用全封閉釀造,實現了電腦控制,提高經濟效益,達到了提高產量與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如太原益源慶醋廠采用陶瓷膜過濾,解決了制作過程中易產生細菌和析出沉淀的難題,醋放置時間較長也無沉淀物,達到出口醋的標準,規避技術貿易壁壘。另外,還要加大科研力度,開發與研制特殊功能醋,如醋膠囊、保健醋、果醋飲料、醋應用及醋業產品出口做為延伸山西老陳醋的產業鏈,研發方面有:研發降脂、降糖、降壓的保健醋軟膠囊;研發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功能的保健醋口服液;研發具有防癌、治癌功能的醋保健品。
歐洲人食用果醋,而中國人則多采用糧食釀醋,盡管釀造原料和技藝、品種各不相同,但醋都有軟化血管、促消化的功能。隨著中外保健意識的增強,我國人均年消費食醋1.7kg,美國是6.5kg,日本是7.9kg,醋業市場消費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隨著東西方飲食文化的融合,國際市場食醋每年需求量在50萬噸左右,國外水果醋也逐漸開拓我國市場,而山西醋也逐漸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成為調味市場的“朝陽行業“。目前保健食醋開發屬于第二代,有蘋果醋、苦蕎醋、銀杏醋等是經國家衛生部批準的健字號保健食品,富含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具有降低甘油三脂、調節血脂、改善睡眠抗疲勞的功能;開發的第三代保健食醋,采用了科技手段檢測釀造食醋的功能及含量,并添加免疫球蛋白、真菌多糖類、低聚糖、黃酮類等新型功能性食品,有5種保健醋出口產量達100噸,為山西出口創匯,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加國內外商貿洽談會,利用國內外商團來山西省參觀考察等時機,提高醋業知名度,打開國內南方市場及國外市場;并依托山西醋文化成功舉辦富有地方特色的各類文化節,賦予傳播醋文化、旅游和招商引資等功能。被譽為“中國醋都”的太原清徐縣成功舉辦“國際食醋文化節”、2012中國太原(清徐)又舉辦“醋與健康”高峰論壇,弘揚和推廣了醋文化和產品,并為國內外來賓搭建了醋業交流平臺,促進國內外醋產業共同發展;山西已經建立了醋博物館:中國醋文化博物館、東湖醋園、寶源老醋坊、紫林醋立方養生館等,不斷延伸山西醋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宣傳醋文化。2012年在上海、武漢和成都成功舉辦老陳醋中華行活動,山西醋企依托老陳醋厚重的文化底蘊,塑造山西老陳醋文化品牌;通過網絡營銷挖掘潛在客戶群,宣傳山西老陳醋的養生文化及綠色食品的理念,通過多渠道宣傳,為山西醋業走出山西,拓寬國際營銷之路。▲
[1]山西食醋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分析報告 沈正祥《山西食品工業》2001.01.
[2]我國醋產業路在何方 韓永奇《中國釀造》2007.02.
[3]西洋醋的主要分類 《世界博覽》2006.02.
[4]山西老陳醋的突圍之困 馬瑞《新晉商》2012.11.05.
[5]如何培育山西醋業集群 金波《商業時代》2005.11.
[6]生產有機(生態)醋是食醋企業應對“肯定列表制度”的有效途徑劉明泓 陳均 《中國調味品》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