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桂運東
深度推進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地市報傳媒的新使命與新實踐
□ 文/桂運東
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既是中央的戰略舉措,也是傳統主流媒體維持自身發展的需要。作為地市黨報,如何發揮獨特優勢?如何在機制上應融合之需而變?如何更新觀念,跟上時代變化?
媒體融合 主流媒體 隨州日報 地市報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著眼于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作為基層黨報的地市報傳媒,把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和新興媒體的傳播優勢結合起來,在新一輪傳播能力競爭中贏得主動,進而把地市報傳媒打造成新型的地方主流媒體,在融合發展中實現轉型,便成了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務。
地市報傳媒完成新使命,是提升輿論引導力和傳播力的需要。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傳媒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受眾需求日益分化。主流媒體,是輿論宣傳和輿論引導的主陣地,但也是面向大眾的新聞文化產品。當前,傳統媒體受到很大沖擊,受眾規模不斷縮小,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做到,受眾在哪里就覆蓋到哪里;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我們的傳播渠道就要有哪些;多一個傳播載體,就多一種傳播渠道;多一個傳播渠道,就多覆蓋一批受眾;多一批受眾,就多一份影響力。新型的主流媒體,就是要通過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將傳統媒體專業權威的優勢與新興媒體方便快捷、特色分眾的優勢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輿論引導力和傳播力。
地市報傳媒完成新使命,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從發展的角度,地市報傳媒在傳統媒體領域的發展很難有新的空間。搶抓機遇,瞄準新興媒體尋求突破型發展,是明智的選擇。地市報發展新興媒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自辦網站,二是報網互動,三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媒體融合。前兩個階段,對地市報傳媒的發展幫助不大,大都是貼錢賺吆喝。第三個階段就不一樣了,它關系到未來的發展方向;關系到能不能鳳凰涅槃,轉型升級,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層面,打開新的發展空間;關系到在新興廣告市場和新型廣告客戶的開發和拓展上能否贏得先機。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地市報傳媒的這項工作,還處于初始階段。這里以隨州日報社為例,談談地市報傳媒的新探索和新實踐。
隨州日報社所屬的傳統媒體有報紙、雜志,還有戶外高端電子閱報欄。新興媒體有,隨州門戶網站隨州網、隨州第一人氣社區隨州論壇、隨州日報數字報、湖北手機報隨州版,以及《隨州日報》、隨州網、隨州論壇官方微博微信和客戶端。目前正在按照隨州網的一個頻道、隨州論壇的一個板塊和一個專業網站的“三位一體”的網站建設思路,建設隨州健康網、隨州生活網、隨州教育網、隨州旅游網、隨州專汽網等。按照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建設全媒體的理念,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內容的融合。新聞立足,內容為王。這是傳統媒體一直以來的堅持和追求,也是實踐證明了的真諦。對于新媒體而言,無論是傳統媒體開辦的新媒體,還是融合后的全媒體,必須仍然堅持這一點。在內容上,傳統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其權威性,這一點,正好是新興媒體的軟肋。新興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傳播的方便快捷與分眾化。內容上的融合,互相取長補短,便形成了更加強大的影響力。隨州日報社依托《隨州日報》和《鄂北都市》內容采編平臺,一是將《鄂北都市》改為隨州網(隨州論壇)互動專刊,??删幦藛T對論壇的新聞和新聞線索進行核實和采訪,再將寫成的新聞編發??途W站。二是將報紙的新聞采取多次生成的方式,供所有新興媒體發布。
機制的融合。思考和探索改變過去各自相對獨立的采編、分配、激勵、考核機制,建立與媒體融合相適應的新機制。
建立與媒體融合相適應的采編機制。主要是探索改造現有新聞生產流程和發布平臺,探索媒體融合下新的供稿方式,統一指揮調度,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說具體一點,就是設立一個采訪中心,統一供稿。根據各媒體特點,設立相應的編輯中心或編輯部(組),編輯不同媒體需要的產品,然后由各媒體發布。
建立與媒體融合相適應的分配激勵機制。目前媒體實行的都是績效工資和獎勵工資。記者采寫的稿件,不同媒體采用,都要計算相應的績效,納入獎勵范圍。
建立與媒體融合相適應的考核機制。對部門和個人的考核,要站在全媒體的高度進行,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建立與媒體融合相適應的經營機制。改變當前各媒體單打獨斗的經營格局,建立整體推廣、統一營銷、統一洽談、內部協調、定向刊播的整體經營格局和機制。
品牌的融合。依托新媒體擴大傳統媒體品牌覆蓋面,借勢傳統增強新興媒體品牌影響力,借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之機,打造地市報傳媒新品牌,進一步增強其影響力、傳播力,提高其認同度、關注度,提升品牌價值,發揮品牌效益。
媒體融合工作在地市報傳媒剛剛起步,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留下了一些新思考和新期待。
政策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地市報傳媒的媒體融合工作,目前還處在媒體自身融合階段,上級主管部門還沒有針對地市報傳媒媒體融合工作的政策和部署,地方黨委政府還沒有引起重視,地市報傳媒融合工作缺少黨委政府的推動和支撐力量。媒體融合發展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需要黨委政府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新媒體要進一步規范整頓。國家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媒體等新媒體管理,強化新聞版權保護機制,規范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內容的使用,對網絡媒體采寫發布新聞信息和論壇互動從嚴管理,為主流媒體的融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觀念和思路要進一步更新。在地市報,無論是決策層,還是執行層,都對媒體融合工作缺乏了解和研究。在是不是要搞、怎么搞的問題上,普遍存在觀望猶豫和思路不清的現象。推動媒體融合,需要大家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的戰略部署,結合地市報傳媒的未來發展,提高認識,理清思路。機制和體制要適應新要求。起步階段,很多地市報傳媒在機構、人才、采編、分配等機制體制上還是兩張皮。深度推進媒體融合,必須建立全媒體一體化的新體制機制。
人才和技術要有新支撐。地市報傳媒的新媒體雖然已經走過了辦網站和報網互動兩個階段,但在這兩個階段,大多是辦報紙的人在辦網。到了媒體融合階段,對新媒體人才和技術的要求更高。要在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上有突破性的措施。
培訓交流的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媒體融合是一個全新的話題,需要及時總結各媒體的有益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要推動有關機構進行專項研究,深化對媒體融合發展規律性的認識。
“用戶至上”的觀念要進一步強化。傳統主流媒體之所以在社會公信力和優質深度的內容方面具有優勢,根本原因是長期堅持“內容為王”的媒體理念。但在全媒體時代,人們對新聞信息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作為全媒體時代的新型主流媒體,必須強化“用戶至上”的媒體理念,有效地將“內容為王”和“用戶至上”結合起來,認真研究用戶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生產特色信息產品,做到量身定做,精準傳播。
(作者是《隨州日報》總編輯)
編 輯 梁益暢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