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姚麗靜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
新華網承辦企業責任峰會的基礎認知,就是發揮核心優勢,增強傳播效力,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事業提供有力的平臺支撐。打造交流新思想、研究新問題、開拓新思路的活動平臺,溝通和分享在過去一年中企業所體現出的良好的社會責任、施展的力量和勇敢的擔當,對新形勢下企業社會責任的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總結性和前瞻性的探 討。
為實現上述目標,新華網整合各部門資源與優勢,并設置專業的策劃、組織、實施、協調團隊,抽選既懂市場營銷策劃,又了解新聞運作模式的經營型復合人才負責活動的策劃和組織。
峰會舉辦以來,包括全國人大、國資委、民政部、商務部、人社部、工信部、全國工商聯、環保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安監總局等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公益、慈善機構和組織參會,在多部門的指導和關注下,峰會影響力迅速擴大,樹立了高端品牌效應。
同時邀請國內外大型企業參與探討,涵蓋快消、汽車、科技、金融、房產、能源、健康、時尚等主要行業領域的大批優秀企業參與峰會,闡述對社會責任問題的認識,向政府領導和社會大眾匯報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和具體實踐,峰會成為企業完善與提升品牌形象,弘揚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與實踐的平 臺。
峰會舉辦前兩個月,開通網上投票系統,動員網民積極互動,對年度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杰出企業”“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杰出企業家”等獎項候選企業和人物網上展示,吸引網友投票,2012年以來,每年都得到百萬余人次選票,提升了新華網在推行社會責任方面的社會凝聚力與傳播力。
通過平臺搭建充分體現媒體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助推作用。為社會各種力量提供對話與合作的機會,多方的對接、呼應、合作,保證了峰會參與對象的完整性,緊密的政府聯絡優勢,及時傳達了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最新導向,企業資源廣泛參與反映了一線企業在社會責任踐行過程中的前沿聲音,實現企業社會責任進程中各方的信息對稱。政府和企業互相影響,共同推進了企業社會責任內涵的豐富和實踐的理性。
媒體的社會責任表現在多個方面,既有正面報道,激濁揚清,同時也有輿論監督,針砭時弊。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過程中,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輿論監督: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中的優秀榜樣進行表彰,對落后表現進行監督,從正反兩方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
峰會舉辦至今,企業社會責任也從呼吁到逐步實現;從概念的認識、辨析到內涵的不斷深化;峰會主題與年度熱點相結合,第一時間將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在新形勢下進行闡發,提出工作方向,使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指導了企業的實施路線;在峰會上,慈善問題、誠信問題、質量問題、環境問題不斷被提出、被論證、被解答,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尋求最優化解決方案。對社會責任領域前沿問題的持續探索和討論,不斷深化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輿論引導的內容確定后,要做的是輿論傳播的渠道和方式的拓展。伴隨著媒體加速融合,媒體形態不斷變化,網民對于某一種媒介的專注迅速消減,僅提供某一種媒體形態和信息產品的傳播模式,已經難以鎖定受眾。在新華社探索新聞信息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的進程中,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峰會也嘗試提供集成交互傳播服務,將內容、技術、終端等新聞信息服務的各種要素進行跨平臺、多介質的交互整合。

峰會歷年主題和議題設置
幾年來,新華網已經將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一項獨立的傳播內容,從傳播形式上不斷完善:2011年,成立了公益頻道,以公益為切入口對企業社會責任內容進行專門頻道的呈現;2012年,在公益頻道開設CSR頻道,將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和社會責任案例作為日常工作關注的重點內容,進行報道;2013年在活動前夕組織了“尋找企業社會責任標桿企業”大型采訪活動,組建專項小組提升采訪規格;2014年,發布《新華網社會責任報告(2013)》,系統總結年度社會責任工作,以自身努力作為示范,帶動中國傳媒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活動開展以來,在傳播力度上不斷加大,創新活動表達形式與內容,不斷探索。
公信力是媒體自身內在品質和外在形象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所占據的位置,是衡量媒體權威性、信譽度和社會影響力的標尺,也是媒體贏得受眾信賴的能力。
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在企業界和社會責任領域的品牌價值,除依托媒體的專業優勢之外,還在于新華網等主辦單位對社會責任本質的專業性評價體系建設的推動。
2011年第四屆峰會,峰會主辦單位引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中心以建設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理論體系為己任,積極踐行研究者、推進者和觀察者的責任。和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的聯手,更增加了峰會的專業性和學術界的權威性,表達了峰會要在主流輿論導向上把“企業社會責任”這個話題引向更高層面的意愿。
外部評價是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評價體系和報告制度勢在必行。2009年以來,中心根據經典社會責任理論和國際典型評價方法,結合中國實際,從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等四個方面,評價中國企業年度的社會責任的管理現狀和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辨析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進程的階段性特征,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準性參考,力爭較為準確地判斷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階段,促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更好更快的發展。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評審團隊伍以社會責任報告為研究對象,依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CASS-CSR2.0)》和《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標準》,并針對不同性質的企業進行分析和點評,逐一呈現每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并進行各指標分析、總體質量分析、質量分級分析和企業分類分析,最終形成專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
在2011年第四屆峰會上,《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首次發布。社科院陳佳貴指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從期待到增多,評價體系從呼吁到出現,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重要成果。用一套全面的指標體系對于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全面評價,有助于中國企業正確認識企業社會責任的地位,提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推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工作持續健康地發展。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巨大轉變,是我國CSR發展的根本動力,新華網密切關注社會責任領域的進步和成果,并發揮媒體的效力推廣宣傳,是傳播性與專業性的有效結合,體現了新聞媒體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