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盧小標
廣告頹勢下的地市報經營突圍路徑
□ 文/盧小標
閩北日報社在廣告頹勢下,尋求經營創新新路,結合新媒體競爭形勢探索新聞改革,實現經營與采編雙贏。報業經營和采編工作步入了健康穩定與提升的軌道。
閩北日報 廣告 經營創新
2013年一開春,受市場環境的影響,閩北日報社的經濟基礎受到動搖,廣告經營代理商嚴重虧損,隨后數月應繳廣告費用不能到位,一拖再拖。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報社上下措手不及,如果任其發展,后果很嚴重。社黨委和編委會積極應對,深刻感到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為此,決定以改革創新、改革創贏為理念,一方面終止合同履行,尋求廣告經營新路,另一方面結合新媒體時代形勢探索新聞改革,力爭實現經營與采編創贏。通過近兩年的改革實踐,如今《閩北日報》報業經營和采編工作步入了健康穩定與提升的軌道。
——讓經營成為物質保障
閩北日報社經濟基礎受到沖擊之后,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對報紙廣告承包經營機制進行改革,采取“細分行業,分散經營,多種模式,統分結合”的經營策略,將報紙廣告細分為財經、房產、汽車、旅游、健康、教育、問茶等八大板塊,實行目標承包、目標管理的經營模式。少部分采用代理制,大部分采用內部承包。
通過創新經營模式之后,有效化解了經營風險。2014年初至今,《閩北日報》廣告收入實現月月有增長,其中健康板塊成倍增長。通過細分行業,逐步做大做強每個行業,還培養了一批懂采編、能經營、會策劃的領軍人才。當然,這一機制也存在弊端:管理成本有所增加,管理難度有所加大,需要在實踐中加以完善。
在新媒體條件下,把廣告賣給廣告客戶的傳統廣告經營模式已經過時。通過“廣告+活動”的模式、通過“信息+展示”的模式,既吸引讀者參與、互動與關注,又提升廣告客戶的興趣,還提高了報紙的可讀性與知名度。這是新媒體時代地方黨報做大做強主業和穩定廣告量、實現廣告增長的必然選擇。
——報紙品牌特色鮮明通透
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的新聞報道,是傳統媒體包括地方黨報對外宣傳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長期困擾地方黨報的重要問題。之所以說“困擾”,主要是報道形式單一,沒有新意,領導講話不是“強調”、就是“指出”“要求”,讓受眾對其敬而遠 之。
2014年5月,《閩北日報》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福建南平市委相關要求,制定了《閩北日報改進新聞報道實施細則》(已報市委常委會批準通過),規范簡化市領導出席會議活動新聞報道、包括規范市領導考察調研活動新聞報道等18條細則。
細則規定:市領導出席會議和活動,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出席一般性會議和活動不作報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出席的(如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等),文字稿不超過800字;其他市領導出席的,文字稿不超過400字,或以簡訊、標題新聞形式刊發。同時還明確規定:市委常委、人大副主任、副市長、政協副主席等領導活動的新聞報道,一律從第一版移到第二版刊發。
改進新聞報道,推進了文風改革,力求避免報道格式化。記者下基層多了,沒有“有聞必報”,而是因聞制宜,應聞而動,隨聞而變;頭版頭條兼顧百姓身邊故事,力爭在頭版頭條位置突出處理;不拘一格創新標題,打破襲用已久的格式,以最能突出中心的標題取而代之。
運用各種新聞體裁和報道手法,改進重要新聞事件的報道。兩會等重大會議的報道中,以消息、通訊、專訪、特寫、評論、圖片等形式刊發;涉及民生方面的重大內容,以組合報道的形式,先發政策性的解讀,再配發一些分析性、相關鏈接的報道,起到深化主題,加強宣傳效果的功效。同時運用圖表、圖片、漫畫等手段,從各方面吸引讀者的視線。
創新報道是一篇常做常新的大文章,只要舉起“創新”的大旗,不斷創造新鮮樣式,地方黨報的品牌特色就能夠更鮮明更通透。《閩北日報》通過努力,在版式設計上,強調清晰、簡潔、新穎、通透,吸引讀者,便于閱讀。在內容報道上,以要聞版騰出的大量版面報道基層,筆頭對準群眾,強化了經濟報道、民生報道、鮮活新聞和新聞評論,反映群眾火熱生活的新聞多了起來,反映群眾存在困惑的內容多了起來、反映普通人要求愿望以及新鮮事物的動態多了起來,從而有效提升了報紙的指導性、可讀性與關注度。
——推動內容平臺與經營管理融合
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傳統媒體始終在積極探索應對。建網站、開微博、設微信、辦新聞客戶端等媒體融合方式,已成為多數傳統媒體的不二選擇。在宣傳上,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互動。1999年《閩北日報》設立網絡版,到2006年,《閩北日報》網絡版正式改版為“大武夷新聞網”,媒體融合進入互動時期。2007年之后,《閩北日報》收購了當地最有影響力的閩北互動論壇、創辦了閩北日報手機報、閩北日報官方微博,近期又開辦閩北日報微信、閩北日報新聞客戶端。一報帶動多家新媒融合發展。在輿論引導宣傳上,整合資源,同步推進,共同發布,顯示了官方平臺的權威性。每年的市兩會、全市重大經貿活動——歷屆海峽武夷國際投資洽談會、歷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等等,報紙、網站、手機報、微博互動,做到有規模、有聲勢、有影響。每當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網絡媒體還第一時間發布,搶占話語權,起到了很好的引導宣傳效果。
在經營上,采用傳統媒體盈利模式,新媒體逐步擺脫了“燒錢”的命運。大武夷新聞網創辦第二年,《閩北日報》就將網站實行目標承包、目標管理的經營模式,第一、二輪一包3年效果很好;2014年1月為第三輪目標承包,繼續實行更加靈活的盈利模式,即把網站作為相對獨立的媒體來管理和經營,新聞網經過內部招投標,由一名編輯部副主任中標。網站承包后,網站導向由報社分管領導監督把關,網站工作人員從采編部門選調,網站內容發布、網站工作人員工資、網站相關費用開支等全部由承包人負責,并且每年網站利潤按一定的比例上交報社。(作者是閩北日報編輯部主任)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