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春麟 向 宇 魯 莉
(吉首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吉首416000)
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對黨建思想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強調黨要在敵強我弱的局面下取得抗戰最后勝利,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黨建前提,以先進的制度為黨建保障,以科學的方法為黨建環節。
劉少奇在闡述共產黨員修養的標準中強調:“在工作和斗爭中培養馬克思和列寧那樣的作風,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馬克思以及列寧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學說,對劉少奇黨建思想的形成,尤其對劉少奇在抗日戰爭時期黨建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劉少奇的黨建思想就是在這樣的科學理論指導下,再結合黨的實際情況而形成和發展的。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客觀規律的科學總結,是研究中國共產黨如何實現革命建設的科學。劉少奇在七大報告中指出,毛澤東思想是經過二十四年生長、發展的歷史,經過千百萬人民無數次激烈斗爭考驗逐步成熟起來的,是“唯一正確的救中國的理論與政策”。
劉少奇在歷時八年的抗日戰爭烽火中,在錯綜復雜的階級斗爭與民族斗爭中,他始終以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和科學的理論、實踐活動,為抗戰的勝利、為全國人民的解放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劉少奇先從理論上論述了民主集中制是黨的群眾路線在黨的建設過程中的運用。他在報告中首次明確指出:“黨內民主集中制,是黨的領導骨干與廣大黨員群眾相結合的制度。”
在極其特殊的抗日戰爭環境中,為糾正黨內錯誤的思想傾向,劉少奇認為在黨的建設過程中首先要有一種較具體的方法——黨內斗爭方法。一九四一年七月劉少奇在中共中央華中局黨校作了題為《論黨內斗爭》的演講,他認為黨的建設的科學具體方法是把黨內斗爭的實質用于實際。他還強調應把黨內教育與斗爭充分結合起來。能否順利開展黨內斗爭,是黨的革命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群眾路線,最初是毛澤東根據歷史唯物主義提出來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出的具有特色的領導方法。黨的本質特征就是走群眾路線,要實現黨的領導須堅持走群眾路線。劉少奇認為群眾路線是黨實現科學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黨的七大上,劉少奇就中國八年的民族抗戰以及我黨在抗日戰爭中所堅持的路線,作了較全面的總結。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黨肩負著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在黨情錯綜復雜、國內國際形勢急劇嚴峻的抗戰時期,我們的黨遇到了極其復雜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這對黨的建設帶來了最頑固的障礙。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思想理論建設以及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正確的理論是政黨成功建設的基石。抗戰時期,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提出:“共產黨員不能把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修養互相割裂開來。”面對新時期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突飛猛進的發展和變化,增強黨員的思想理論修養變得尤為重要。
劉少奇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當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理念,并不是單純的口號,而是要至少確實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要堅持走實事求是和思想解放的路線,這是貫徹群眾路線持續有效的方針政策,是實現群眾利益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第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情、黨情變幻莫測,這就要求我們的黨時刻警惕,要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堅持執政為民的思想不動搖。第三,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不僅是黨建事業的骨干,而且是人民群眾的公仆,因此黨員干部們在實行手中權力時務必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出發點。
黨內民主是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是完善黨內制度建設的根本。胡錦濤強調:“要保障黨員的主體地位,要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關系、民主監督的制度環境和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要落實黨員的參與權、選舉權、知情權和監督權。”從這一點也證實了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關于黨內民主集中制的超前眼識,他說:“選舉黨的領導機關時,除大會主席團有權提出候選人名單外,必須保證各代表團及所有代表都有權提出候選人。選舉時須按名單進行無記名投票或表決。”做好黨的民主集中制建設是充分發揮黨內民主的前提,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建設內容和實現途徑。因此,我們要從長期的建設中吸取失敗的教訓,不斷汲取成功的經驗來進一步完善黨的制度建設。
鄧小平指出:“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劉少奇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抗日戰爭時期尤為重視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在延安馬克思列寧學院演講中闡述黨的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的利益一節中及時指出了這個問題。新時期,我們的黨組織、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做好這一工作,首先應嚴格入黨條件,要求入黨積極分子不僅僅要從組織上入黨,更要從思想上入黨來提高黨員的質量;其次,應增強黨員意識,要求所有黨員必須認真學習和自覺遵守黨章,以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還應完善黨的建設機制和制度,要求黨員自覺把黨的先進性轉化為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再次,應時刻注重對黨員隊伍的結構優化,可通過開展民主評議等方式處置違反黨規的不合格黨員。
無產階級政黨是一個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政黨,但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或是將來,我們的黨都不可能不會存在或出現錯誤。腐敗產生的原因盡管多樣且復雜,但最根本原因脫離不了黨的自身。一個自身腐敗的黨是沒有任何號召力的,是不會得到民眾信任的。因此,作為黨的表率——黨員干部,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更應該廉潔自律,不搞特權。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他在建立和鞏固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斗爭中始終強調:“要把工作做好,首先要我們黨員好”,他在八年水深火熱的艱難抗日戰爭中,始終要求黨員廉潔行政,要求黨員要有憂患意識,要心系民眾、一心一意為百姓謀福利,以保證黨的革命事業能順利前進發展。劉少奇在領導全國民眾建設社會主義和與國內外敵人進行不懈斗爭的同時,又與黨內產生的各種消極腐敗思想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并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今天我們重溫他的反腐敗思想精髓,對于黨的現代化建設仍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