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莉媛
(大同煤炭技師學院,山西 大同037003)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場所,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是政治性、法律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因此,校園安全保衛工作就是要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而如何搞好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構建平安校園,使校園保持一個祥和、安寧的環境呢? 就結合我多年來保衛工作的經驗,談幾點思考。
第一,學校安全工作是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全過程中。 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應當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帶隊、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治安、消防、禁毒責任書并將校園安全工作實績與各班級和教職工學期評估相掛鉤,實行安全責任事故一票否決制,確保了各項安全工作落在實處。像在重大節假日、寒暑假及大型活動前,由保衛科牽頭學校組織的安全大檢查,由校領導帶隊,各相關科室領導及被檢查部門的責任人到位,簽訂學校安全管理責任書,落實安全責任。
第二,全面推行學校內部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 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互聯網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信息系統,建立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檔案,學校將本單位基本情況、每幢建筑消防安全基本信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落實情況、 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等錄入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檔案;及時記錄日常動態消防安全管理、開展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等情況,并根據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檔案自動統計分析功能反映出的工作薄弱環節和問題,采取針對性工作措施;定期向消防部門報告備案有關消防工作的開展情況,全面規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學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建立規范、統一的制度。校園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要想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首先必須在提高對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認識的基礎上, 組織制定好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體系。校園的一般性安全管理制度的內容應包括:安全管理的目的、范圍、管理內容、檢查制度、評價標準、責任迫究等。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內容應包括:突發性事件后果的預測、辨識、評價;應急各方的職責分配;應急處置行動的指揮與協調;應急處置中可用的人員、設備、設施、物資、經費保障和其他資源,包括社會和外部援助資源等;在發生突發性事件時保護生命、財產和環境安全的措施等。 各項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使學校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比如:各實習車間的安全制度、各實驗室的安全操作制度、教學樓安全管理制度、圖書館安全管理制度、財務科安全管理制度、突發情況下學生緊急疏散預案、保衛科戶口登記條例、治安管理制度、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等等,“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完善、規范、統一的安全制度是保證安全保衛工作的法寶。
第四,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防范體系。 人防上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校衛隊伍,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對南、北兩門嚴格管理,對全校區實行24 小時輪流值班(家屬區夜間值班),在進行安全管理的同時,為師生提供安全服務和援助。 物防上是完善各重點部門的防范措施,如在新教學樓、圖書館、實驗樓安裝防盜門,加固門窗,設立安全警示牌;在道路上設置減速帶等,加強物防措施,避免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技防是在校區設立了安防視頻監控中心,在實驗樓、辦公樓、教學樓等和交通要道設置攝像鏡頭,監控區域覆蓋全校區(包括家屬區),在新建教學樓、宿舍樓內設立消防火警報警系統、在計算機中心設置電子報警系統等,實行24 小時全方位監控。 監控室24 小時值班,發現情況通過對講機和校園巡邏人員取得聯系,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將不安全隱患排除。
第五,加強學校“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疏散”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利用消防演練及一年一度的“119”消防宣傳日來增強教職工及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普及逃生疏散知識,確保人員密集場所在遇到自然災害和發生意外事故時能從容應對,學校保衛部門及指揮者能正確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安全及時、有組織、有秩序地進行疏散逃生,最大限度地保護教職員工和學生的人生安全,通過模擬演練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教職員工和學生應急、自救、自護、逃生能力。
第六,提高保衛人員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保衛隊伍。學校保衛部門是一個不同于一般機關、科室的特殊部門,保衛崗位集苦、累、險于一身具有政策性、秘密性和敏感性。保衛工作是一項耗時費力、傷精勞神,充滿矛盾和危險的工作,遇有案情保衛人員必須加班加點工作特別是在節假日和夜間其他人員可以休息, 而保衛人員必須值班巡邏。提高學校保衛人員待遇是充分發揮保衛機構職能作用的有效激勵機制,應考慮按各級教育、公安部門有關文件執行提高學校保衛人員的崗位津貼和加班補助。在提職、提干、評職稱等方面盡可能與其他行政部門拉平,鼓勵、吸引有作為的同志到保衛部門來工作,獻身學校保衛事業。
當今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學校的保衛事業不能被時代的步伐拋下,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分析保衛事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管理水平,勇于接受新事物,針對新情況、新形式、新特點,學校校保衛工作必須領先一步, 才能更好地使校園保持一個的安全、穩定、和諧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