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偉
(秦皇島市海港區社區教育管理中心,河北 秦皇島066000)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已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作為培育祖國建設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在教學中率先使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 尤其是偏遠農村中小學,更應該轉變傳統的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教學從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現知識的內在規律, 讓他們這些缺乏見識的偏遠農村的孩子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使傳統的知識更具直觀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農村教育中,雖然已認識到計算機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讓其開展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金的缺乏。 即使有點錢也大多花在蓋教學大樓和學生宿舍這些基礎的設施上去,解決近幾年的學牛入學高峰問題, 而花在計算機教育設施上的資金卻很少。由此可見,資金缺乏,是影響實現農村計算機教育的最大制約因素。
農村中小學掌握計算機教育理論的專業人才鳳毛麟角,多數教師自身專業水平不高,對現代教育意識與現代教育觀念缺乏了解,難以利用計算機本身的有利條件發揮其作用。
雖然我國已經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影響卻根深蒂固,不論是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還是家長對一門課的暈視程度往往取決于它在考試當中所占的比重,對于計算機這門基本沒有列入考試范圍的科目,誰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對于這門課具體怎樣去上,大家都不會很重視。 他們關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質”,在他們看來,前途與素質之間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由于對計算機教育的不重視,現在站在中小學教育技術工作崗位的教師很多都不是計算機教育相關專業畢業。 教師的任務就是開機房,實踐課中往往見不到教案,也沒有明確的任務,有的學校學生整個學期上機就是練打字,小學學打字,初中也是學打字,好象只有打字才算實踐。
農村信息化建設尚局限于添置教學設備,上的設備只是一些獨立的個體,電腦和網絡未實現完美結合,不能交互,難于實現資源共享?;谏鲜鰧r村中小學計算機課的現狀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農村計算機教育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指法訓練是一項機械、枯燥的教學內容。可作為一項一朝學會終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學又不行,如何進行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創設一種愉快的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練中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首先對照實物讓學生認識鍵盤,并利用大屏幕投影儀講解鍵位及指法要求,接下來進行找朋友的游戲,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字母、手指,讓他們按指法、鍵位、字母的相互關系去交朋友、找朋友,通過幾次游戲,學生很快就能記住指法與鍵位,然后馬上進入實際訓練。在開始階段,不要求速度只要求準確,在采用的訓練軟件中增加背景音樂和動畫效果,力爭將枯燥的訓練變得形象生動一些。
中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教師的授課時間一長,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 為此,我在備課時,將課程分解成若干個模塊,每一個模塊再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次課講解一個模塊的一個知識點馬上動手進行訓練,以增強趣味性,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例如:一節課先安排3 分鐘的英文指法訓練;接著安排5 分鐘的藝術字的制作內容講解;10 分鐘的制作藝術字的實踐訓練。 在訓練中注意個別提問,讓學生的思路始終跟著教師的授課內容走。 再安排10 分鐘的創作比賽,5分鐘的評一評,看誰學得好、做得對。
把教學內容設計在一個個實際任務中,教學過程變成教師帶領學生在計算機上完成實際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 對于應用軟件的使用不是單純地講解菜單和命令的使用,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后,可以把學生的角色從“讓我學” 變成了“我要學”。 例如,在學習軟件Cakewalk 的使用中。先讓學生欣賞一段用Cakewalk 演奏的簡短、優美的樂曲,在優美的樂曲聲中,講解怎樣完成樂曲的輸人,怎樣修改,怎樣換音色,馬上讓大家試一試,再比一比,看誰填寫的曲子好聽。好奇心促使學生們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地練、比、聽。很快一節課就過去了。只要選擇合適的任務作為驅動,教學效果是很顯著的。
現代教育承認個體的差異,對不同水平的孩子實施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以每一個學生的現有水平為起點,制定不同的目標,對程度高的同學設立較高的標準。而對程度差的同學。則降低標準要求,指導他們單項訓練。 強調不管是誰,只要能達到目標,次次有進步就給予一定的肯定。 對于進步較大的同學,適時給予在機房開放時間內玩益智游戲的獎勵,用玩這個手段。達到促進練的目的,使多數同學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有提高, 促進了全體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
計算機領域是創新最活躍的領域, 從1946 年第一臺計算機問世以來,雖然只有50 多年,但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在計算機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實踐是創新的源泉,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教學。
2.5.1 單元綜合應用訓練
將每部分的教學內容分成幾個單元,每講完一個單元搞一次綜合應用訓練,例如,在學完Excel 后進行口算卡、成績表的制作的綜合訓練。 學完PowerPoint 后進行單詞學習卡、主題班會演講文稿的制作的綜合訓練。
2.5.2 通過實踐活動配合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例如,在進行word 單元綜合訓練時,選取宣傳畫的設計作為單元訓練內容,上課前先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觀察學校中的各種活動的宣傳畫、到商店觀看各種商品促銷廣告,然后再回到學習中來。請學生們講解他們所歸納出的宣傳畫的創作方法及思路,教師給予補充及總結。 再布置設計主題,請學生回去收集素材,接下來再進行創作,對作品進行講評。
總之,教學要講究實效,多媒體的使用是為了達到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益的目標。因此,不管是小學課堂教學還是中學課堂教學,如果要結合多媒體教學,我們必須根據整個課堂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出發點,結合學生實際,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才能使用得恰到好處,做到既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能力,發展思維,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我們更加深信,只要多媒體使用恰當,必定能為新課程改革“插翅添翼”。只要我們大家共同為之去努力、去開發、去研究,整個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1]趙凡.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現狀及發展[J].科技信息,2011(23).
[2]李曉靜.淺談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計算機應用的思考[J].信息技術,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