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菜梅 羅澤民 李 勇 黃瑞文 史華帝 李喬巧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腫瘤中西醫結合病區,廣東省湛江市 524002
在消化系統癌腫分類中,食管胃結合部腫瘤病灶位置較為隱蔽,其臨床癥狀多相似于普通胃內疾病,臨床容易忽視,因此大部分患者病情一經確診即為中晚期[1,2]。基于此,本文觀察并探討中晚期食管胃結合部癌患者接受替吉奧化療與三維適形放療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胃結合部腫瘤患者為本文觀察對象,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51.0±3.4)歲。本次入選標準為:(1)患者病情均經過胃鏡探查、組織病理學檢測或者消化道鋇餐造影確診;(2)卡氏評分均不低于70分;(3)患者血象與肝腎功能均屬正常;(4)病變長度不超過10cm;(5)既往無抗腫瘤治療史。排除穿孔或者出血征象、合并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臟病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三維適形放療,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根據59%劑量曲線包括全部PTV總劑量來制定治療方案,分為3~5個野;應對患者雙側肺葉以及脊髓予以最大化保護,脊髓與雙肺照射劑量分別為<45Gy、V20~25Gy,每次照射劑量為1.8Gy,共照射28次,總劑量為50.4Gy。在此基礎上針對實驗組患者進行替吉奧化療,給藥劑量為80mg/(m2·d),餐后服用,早晚各1次,持續給藥2周并休息1周后重復給藥,每3周為1個療程,共計3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指標[3,4]根據RECIST實體瘤治療效果評估標準,本次治療評定指標包括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總有效率為CR與PR之和。參考美國腫瘤放射治療協作組關于放射損傷的分級標準評估兩組毒副反應。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2.2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臨床通常將胃食管結合部腫瘤視為胃癌或者食管癌的一部分,然而從組織學角度分析來看,胃食管結合部解剖結構較為特殊,處于胃與食管交接區域齒狀線之上,屬于胃柱狀上皮與食管鱗狀上皮之間的交接區域,位置相對隱蔽,可原發于腺狀或者鱗狀上皮腫瘤[5]。據統計,與食管癌發生率相比,胃食管結合部腫瘤發病率為前者的1/3,其中90%的患者病理分型屬于鱗狀細胞癌[6,7],對放療相對敏感;同時臨床絕大部分患者病情屬于中晚期,因而難以通過手術得以根治,故多接受放射治療。然而單純放射治療無法治療遠處轉移,且對腫瘤治療效果較差。研究表明,單純放療患者5年內生存率約為10%[8],因此通過放療聯合化療的綜合方案治療原發病灶和遠處轉移成為臨床處治此類患者的主要方案。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在惡性消化系統腫瘤治療藥物中,替吉奧膠囊屬于一線藥物,成分主要包括奧替拉西鉀(OXO)、替加氟(FT)以及吉梅斯特(CDHP)。其中FT可轉化為5-Fu,并對RNA以及DNA的合成產生干擾以及阻斷作用,進而對蛋白質合成產生抑制,發揮抗腫瘤效果;而CDHP對于氫嘧啶脫氫酶具有抑制作用,確保5-Fu在血清中相對處于高濃度,以便于發揮抗腫瘤效果;OXO則可在胃腸道內對5-Fu酸化予以廣泛抑制[9],以緩解后者所導致的胃腸道反應。此外,三維適形放療可增大射線劑量,同時正常組織在此情況下受照劑量有所降低,從而具有更為精準的靶區定位與照射,更好地保護周圍器官與組織,實現了提高治療效果并控制毒副反應的目的[10]。
本文發現,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對于中晚期食管胃結合部腫瘤患者而言,在三維適形放療基礎上聯合替吉奧化療方案進行治療可收到滿意治療效果,臨床應予以推廣使用。
[1] 張富利,王雅棣.食管癌放射治療技術的進展〔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2,29(2):3234-3238,3242.
[2] 蘇中華.替吉奧化療聯合3-DCRT對中晚期食管胃結合部腫瘤的療效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3,28(6):681-682,692.
[3] 周夢龍(綜述),王亞農(審校).進展期胃癌及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術前同期放化療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癌癥雜志,2013,(10):852-856.
[4] 錢鋒,嚴鵬,劉軍言,等.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4,13(2):120-125.
[5] 沈琳,徐建明,馮奉儀,等.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無法手術的局部進展期或轉移性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Ⅲ期臨床試驗中國亞組報告〔J〕.中華腫瘤雜志,2013,35(4):295-300.
[6] 劉俊峰,王福順,曹富民,等.食管癌和食管胃結合部癌術后復發與再發癌的手術療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3,12(10):779-782.
[7] 張中興.食管胃結合部癌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35):23-25.
[8] 步玉晴,臧玉芹,賀麗亞,等.影像引導放療聯合替吉奧治療老年胃食管結合部癌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17):81-82.
[9] 劉金平,靳曉偉,周長芳,等.替吉奧膠囊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 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6):598-599,614.
[10] 王曉陽,劉建華,鄭廣進,等.卡培他濱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