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兵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婦幼保健院眼科 225200
弱視是指在視覺發育的敏感期內,由于各種原因使眼內、外視覺環境發生異常,造成視細胞的有效刺激不足,從而導致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低于正常同齡兒童,且不能矯正者稱為弱視。或雙眼矯正視力不等,達到或超過2行時,較低一眼為弱視,規范治療是取得良好療效的關鍵[1],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依從性差[2]。本文回顧性分析弱視兒童綜合治療相關資料,分析影響治療依從性的危險因素,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09年1月-2014年1月190例我院診斷并且進行綜合治療弱視兒童作為觀察對象,男105例,女85例;診斷與分類均參照中華眼科學會斜視學組織規定的相關標準,年齡最小18個月,最大11歲,平均年齡(5.90±3.15)歲。常規檢查遠近視力、眼前段、眼底,阿托品眼液滴眼檢查,待瞳孔恢復后復驗配鏡。根據兩眼視力情況,確定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遮蓋、穿針、繪畫、多功能弱視治療儀等弱視訓練。
1.2 依從性評判標準[3]佩戴眼鏡時間、遮蓋療法、弱視訓練每個項目分別評分1~3分,總分7~9分為依從性好,6分以下依從性差。
1.3 方法 回顧性分析190例弱視兒童的治療資料,統計依從性差發生率,比較依從性好與依從性差兩組患兒性別、家長弱視知識掌握情況、家庭學校支持程度、家庭經濟收入高低、年齡大小等因素上的差異。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處理,性別、家長弱視知識、家庭學校支持、家庭經濟收入比較實施χ2檢驗,年齡大小比較應用t檢驗。
190 例弱視兒童治療依從性好140例(73.68%,140/190),依從性差50例(26.32%,50/190),依從性差組家長弱視知識缺乏52.00%、缺少家庭學校支持44.00%、家庭經濟收入低38.00%均高于依從性好組的22.86%、24.29%、15.71%(P<0.05),兒童年齡(4.11±1.20)歲低于依從性好組的(8.89±2.32)歲(P<0.05),是影響弱視治療依從性的因素。兩組性別構成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影響弱視兒童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比較〔n(%)〕
弱視是眼科臨床常見的兒童眼病,是嬰幼兒時期由于知覺、運動、傳導及視中樞未能接受適宜的視刺激,導致視覺發育受到影響所引起的視覺功能減退狀態。主要表現為視力低下及雙眼單視功能障礙。弱視是造成兒童視力低下的常見眼病,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視力的終身損害。弱視早期發現并通過各種弱視訓練,視力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治愈;如不及時發現,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則可能造成永久性視力低下[4]。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存在影響弱視兒童的依從性,本文190例弱視兒童治療依從性好73.68%、依從性差26.32%,影響因素多種多樣。
依從性差組家長弱視知識缺乏52.00%高于依從性好組的22.86%(P<0.05),說明家長缺乏弱視治療知識是影響依從性的因素。家長往往自以為是近視導致視力下降,思想認為戴鏡會加速近視的發展而拒絕配鏡,或者以為人長視力也會隨之長好,因此對弱視治療依從性重要性認識不夠導致放棄綜合治療或尋找其他方法[5]。根據“知-信-行”教育模式,行為的改變取決于知識水平的提高,弱視一旦確診,在治療前必須向家長實施健康宣教:通過講解及發放宣傳資料,使弱視兒童家長對弱視的病因、治療方法、預后有初步了解;讓患兒家長充分認識到兒童弱視的危害,弱視嚴重影響兒童的生活質量,并會給弱視兒童未來的發展造成障礙;告知家長提高弱視治愈率的關鍵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外,還有正規治療的連續性和長期性,并應持之以恒,提高其本身和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6]。
缺少家庭學校支持導致依從性下降,本文依從性差組缺少家庭學校支持44.00%高于依從性好組的24.29%(P<0.05)。少數患兒經不住幼兒園小朋友和小學同學開玩笑和起綽號,不能保持積極的狀態而不戴眼鏡和眼罩;部分教師由于對弱視的危害認識不足,認為戴眼鏡和眼罩活動不安全,上課看不清黑板而影響學習,不能配合醫囑嚴格進行弱視訓練的治療[7]。因地制宜摸索建立適合本地區幼兒園、學校視力普查和眼保健講座流程,進行宣傳教育,使老師了解有關弱視的預防知識,最大限度引起老師關注兒童視力,重視弱視治療,讓醫護人員和老師產生互動,實現緊密配合,同時還應注意治療跟蹤調查,這樣才能得到較好的最終療效。
長期綜合治療必然涉及到經濟問題,受經濟條件影響,家庭收入較低的患者,承受不起相應費用及其他輔助檢查產生的費用,依從性差組家庭經濟收入低38.00%高于依從性好組的15.71%(P<0.05),是影響依從性的相關因素。根據患者家庭經濟狀況制定相應的綜合治療方案,告知提高依從性可以改善弱視兒童成長生活質量,是縮減后期醫療成本的有效手段,從而提高依從性。
低齡兒童不清楚自己的眼病和綜合治療方法,對自己的行為和綜合治療過程不能控制和把握,特別是在對兒童弱視治療1個月后,兒童容易產生厭倦、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治療等,依從性較差[8]。依從性差組兒童年齡(4.11±1.20)歲低于依從性好組的(8.89±2.32)歲(P<0.05)。因此對于低齡兒童必須重視兒童及家長的心理指導,家長要多鼓勵、關愛孩子,讓孩子積極配合,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弱視兒童在家做精細目力訓練時,家長一定要陪伴孩子一起認真完成,對合作的兒童及時給予鼓勵,對不合作的弱視兒童要耐心勸解,不要粗暴指責。
[1] 魏明星.分析兒童弱視治療的依從性〔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9):2031-2032.
[2] 中華眼科學會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弱視診斷專家共識(2011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1,47(5):768-770.
[3] 鄭煜,牛蘭俊.弱視的治療進展〔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08,21(3):178-179.
[4] 劉麗娜,李玉翠,黃麗萍.創建斜弱視兒童家長俱樂部的服務模式探討〔J〕.醫藥論壇雜志,2011,32(8):184-185.
[5] 王小潔,劉淑芹,于言.影響兒童弱視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探討〔J〕.臨床眼科雜志,2011,19(2):179-180.
[6] 林媚,關翠柳,張淑琨.影響兒童弱視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多元回歸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5):646-648.
[7] 唐秀武,覃小平,盧林德,等.綜合療法治療大齡弱視兒童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學,2014,36(2):245-246.
[8] 杜金葉.綜合弱視儀治療兒童弱視的臨床分析〔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5(6):47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