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全明
[摘要]本文簡述了針對在校大學生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與預防學生集會游行的必要性,及應對大學生集會游行的應急與處置。
[關鍵詞]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集會游行;應急處置
隨著我國的深化改革將向著更好、更快、更加全面、更加深層次方向發展,在高速發展過程中,除了各行各業的努力之外,還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內部與外部環境,其中各大學院校在校學生是否安全穩定也會給經濟社會建設和良好的社會秩序造成直接影響。所以在校大學生是否穩定,就特別值得重點關注,長久以來國內國外反動勢力慣以利用大學生尚不成熟的愛國熱情和反對腐敗等良好愿望及大學生就業問題大做文章。鼓噪并利用學生的負面情緒,破壞社會穩定,其表現形式常以串聯大學生發動學生搞集會游行,來達到擾亂和破壞社會秩序,制造影響,甚至想達到顛覆社會主義制度之目的,所以各大學院校應對在校生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教學工作及建立一套防范機構與處置機制。
一、學院政治思想教育教學工作不能丟
(一)一段時期以來,大專院校不重視在校學生政治思想教育是有原因的。他們更關注學生學習與人數規模,學科建設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以此來擴大本院校知名度。卻忽略了對學生政治思想教育與世界觀的引導,對學生的關注停留在學生個人人身安全,生活及學習成績方面,忽略了對大學生還未健全的是非辨別能力的引導,一旦遇有反動份子滲透和鼓噪,學生很難辨別,加之院校對學生政治教育沒有跟進,極容易發生集會游行事件,所以學院對在校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丟。
(二)以往大學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做的非常好,為什么這些年比以往淡化了呢?一是黨的宣傳渠道更廣了,主流媒體的宣傳層次與結構更多更及時更透明了。在這種背景下,院校忽略政治思想教育也情有可原,但問題在于:一些良莠不齊的宣傳與網絡不良信息傳播也被廣大學生所接受,他們不僅聽到和看到好的一面,同時也被一些負面宣傳所迷惑和誤導,特別是對處在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很難從思想和思維上正確整合這些信息,往往容易感情用事極易被人利用。
(三)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首先要選好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高的教師,教育教學方式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利用黨的重要會議精神及理論書籍等材料進行宣講,也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經常設定一個同學們關心的事件或敏感話題,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討論,讓每個同學參與其中各抒己見,再由老師針對不同觀點結合理論與現實做分析、總結評述和引導,或開展辯論會、政治理論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即激發了學習熱情又不枯燥,容易被廣大學生接受與喜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心智水平和政治辨別能力。
二、設置預防應急與處置機構
(一)建立預防應急與處置機構,是為了預防可能發生的群體性學生集會游行活動,大學院校對此應有高度重視,不僅不會損害本院校形象,反而有利于化解校內校外矛盾的發生。該機構應在院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建立一個精干、高效的處置群體突發事件應急指揮中心,中心設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成員與聯絡電話,下設三個小組:1.協調小組、2.維穩勸返組、3.后勤保障組,該中心負責統一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快速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確保實現對群體性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處置。
(二)應對有組織的校內集會游行。學院群體突發事件應急指揮中心應經常與本學院學生處及學院各系部的黨團組織、系部輔導員協調、了解、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各類苗頭和活躍分子,特別是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和關鍵節點前,做好提前研判,對“重點學生”要重點關注,發現學生有集會游行的苗頭,及時通過各系黨團組織、各系部書、輔導員積極開展引導與警示教育,對組織集會的本校學生做好轉化工作,及時上報組織學生集會的校外人員信息。
(三)應對有組織的校外集會游行。一旦發現有本校學生參與了有組織的校外集會游行活動,院校應急指揮中心立即啟動。一是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組織學生會和各系部緊急統計參與人數等情況,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安全保衛或維穩機關報告,包括參加人數、集會游行地點,游行路線等具體信息。二是與安全保衛機關或維穩機關保持密切聯系,確保通信暢通,確保信息快速及時上報下傳。堅決做到院校服從安保或維穩機關的領導,堅決貫徹執行上級工作安排。院校各系各部門也要密切配合堅決服從學院統一指揮,使事件處置穩妥有序進行。三是要加強本校內安全保衛工作,對沒有參與校外集會游行的學生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安排好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同時切斷校園內部網絡與外界聯系。防止來自校外不法分子對學生進行一步發動與串聯活動。
三、有組織的實施維穩勸返工作
在學生滯留和處理勸返工作期間,學校除提供處置經費及車輛保障外,還要對滯留學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醫療藥品、食物、雨具等物資保障,各系部領導及教師,黨團組織要靠前,學校應組織各系部了解學生情況的輔導員,適時摸清學生參與心理及出發點和目的與動機,到現場對學生開展有針性且耐心細致的情緒疏導與引領工作,為學生分析事件的對與錯,真與偽,講清利害關系,講明黨和國家的態度。引導學生以正確合理合法的方式方法表達愛國熱情、要使同學們相信黨和政府有處置好各類問題的信心和能力,努力勸解學生不挑頭、不參與、不盲從、不串聯、及早返回學校。把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引導到刻苦學習上來。
四、學生的穩定既是社會穩定因素之一
學校應結合以往發生在其他地區此類事件的經驗教訓,發揮好學校教育主導作用和穩定作用,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新重視起來,大學院校的黨團組織、學生會都要積極開展政治思想教育活動。努力倡導有思想、有抱負、有知識、有道德的理念。營造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校園文化,做好大學生就業前的指導與個人能力分析,就圍繞大學生就業產生的思想問題,展開積極樂觀的人品教育和挫折教育。避免和消除學生因就業前景不明朗,不如意等抱怨和怨氣而產生過激行為,所以就學校而言,在促進社會穩定方面也起著決定性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