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笑顏
摘要:姜文是中國最具標簽性的導演,不用加“之一”,他的野心不容許他只做一個好演員,他還要去嘗試做一個導演。他執導的電影中總是有“我”,充滿濃烈的雄性荷爾蒙色彩和自我,其導演藝術風格極具個人特色。
關鍵詞:姜文;導演藝術;女性;英雄
作者簡介:朱笑顏,女,1989年2月27日出生,籍貫: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學校學院專業: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職稱: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 I2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8--01
1990年,姜文的興趣從表演轉向了導演,開啟了他演而優則導的導演之路。其狂傲的性格與他的名字不同,他執導的電影中存在著濃重的自我意識。在電影的拍攝方面,他竭力追求完美,十幾年才拍了四部電影,稱得上是低產高質。
從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到現在姜文一共有四部佳作問世,風格迥異。用文學流派來劃分則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屬于意識流,《鬼子來了》屬于現實主義,《太陽照常升起》屬于魔幻現實主義,到了《讓子彈飛》就屬于荒誕派了。在這四部影片中唯獨《鬼子來了》比較特殊,自我意識表現得不明顯,可以說是為全體中國人而拍,剩余三部則都是姜文在講自己的故事,因而有很多共同的主題和風格,且分析之:
一、女性角色
姜文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十分出彩,女性角色在他的電影里起到神經中樞的作用,可以看做是連接片中男性角色關系的紐帶。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理想化的,是姜文內心理想形象的完美展現。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太陽照常升起》再到《讓子彈飛》,其中的女性角色都非常“強勢”,不論是嫵媚的是強悍的,都有著超強的自我意識,每一個女性都極力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姜文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是從容且帶有成熟風韻的。姜文的電影注重描繪和隱喻人性,而忽略一些關于道德的社會意識。就《太陽照常升起》來說,姜文將很多人的人格碎片以故事的方式聯系起來,在施者與受者兩種角色之下,搭建一個統一的人性。甚至可以說姜文電影里的女性角色表現得不完全是女性意識,而是通過女性意識來表現“人”的意識,女性代表的是關于感情的人性部分。
周韻作為姜文電影的御用女主角,在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中,戲份雖然不多,但角色安排上卻頗費心機。周韻在姜文的鏡頭里,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秘女子,她總是帶著純凈的笑容和令人捉摸不透的眼神出現,真實可感卻又遙不可及,那種感覺就像你原本以為只埋藏于內心深處的人,突然間真切地出現在你眼前。她是那么的虛幻,虛幻到遙不可及,卻又那么的真實,真實到就住在你心里。
二、英雄角色
姜文的電影里,幾乎每部戲都會塑造一個英雄角色。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的存在足以改變社會、創造歷史,似乎他認為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沒有英雄。
少年姜文崇拜英雄,成年姜文努力成為英雄。姜文電影中的英雄總是籠罩在厚重、悲壯的氛圍之中,且多數情況下不按常理出牌。但姜文并不是一味地宣揚英雄主義,在這同時他又很善于表現英雄主義的弱點,如《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男主人公在用磚頭砸人之后,卻要為打群架并且傷人負責。《讓子彈飛》里六子以生命為代價,只為了證明自身的清白而剖腹取涼粉。
三、虛實同在
姜文的電影總有種讓人深處夢境的感覺,有些超現實主義的意味。其實電影就是造夢,在姜文看來現實跟人們所想象的夢之間的界限,并不清晰。要想拍個人的感受也好,所謂的生活也罷,都沒法避免影片中有關于夢的表達。
電影就是要創造一個主觀的世界,它不能與現實生活太過一致,要達到藝術的高度就必須高于現實。在姜文的電影里,虛幻的表達其實都以真實的成分為依托。比如像“馬拉火車”,是基于轎子抬著買官縣長去上任,但這樣表現不足以抓住觀眾。便以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馬拉火車車廂事件為原型設計了情節。還有《讓子彈飛》中的蒙面搶劫,實際上是以蒙面大盜為原型而進行的藝術創作,目的是用麻將臉譜讓觀眾看著更新鮮。這些看起來虛幻如夢的情節,都有真實的依托。《讓子彈飛》也許就完全是個夢境,或者也可以說姜文把整個片子拍得像非現實的夢一樣,正所謂“如夢如幻”,這也是姜文的過人之處。
在中國,姜文的地位與西方的馬龍?白蘭度一樣。這其中有一部分是指他的脾氣和他的強硬,簡單地講,姜文是個“爺們兒”。其次,還有一部分是指他在電影上的才華,從《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青春躁動,到《鬼子來了》的民族熱情,姜文的電影總讓觀眾肅然起敬。
文藝評論家殷謙曾說:“姜文刻意把真實的生活和他的藝術作品完美結合,這也是他為人處事的嚴謹作風,無論對事對人他都很認真很細膩,這就是為什么姜文這個才華橫溢、個性極強的人卻因為他的個性和脾氣,使很多行內人也常常感到很難合作。他的態度是誠懇的,情感是強烈的,正因為他本人有這樣的主觀心象,出自他手下的好多影視作品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下許多影視作品之所以缺乏內在價值,缺乏從精神上影響人的力量,不是因為沒有生動的情節和場面,而是因他們缺乏這種強烈的情感、誠懇的態度。”我想這正道出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風格獨到,自成一派的原因。
參考文獻:
[1]周頔:“姜文‘電影作者身份研究”,南京大學,2012.
[2]朱麗美:“姜文導演思維論”,湖南師范大學,2012.
[3]楊亮:“姜文電影研究:敘事、符號和文化的視角”,西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