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華+張繼勇

就在12月15日,距離告別2013年僅剩半月,天津市政府“突然”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的通告》及《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宣告天津市正式踏入“限牌+限行”的汽車“雙限”時代。
15日宣布,16日凌晨即刻實施,沒有任何的緩沖。
出于“懶政”思維?
限購政策一經發布,準備或未來計劃購車的天津市民驚慌失措,僅在一天的時間里,天津市的空港汽車園以及天津市的各大4S店,搶購場面堪稱“最后的瘋狂”。
“以前銷售車不但有各種的優惠政策,可以按揭和刷卡。不僅如此,賣一輛還得費盡口舌,好話說盡,但在那天不僅要付全款,我們還規定只收現金,沒有可商量的余地。就這樣,還是忙不過。”在天津市空港汽車園,一家品牌汽車的銷售人員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根據規定,天津在這一天允許市民在外地買車開票,于是,北京地區的不少經銷商也相繼接到了來自天津的生意。
同樣銷售火爆的還有二手車交易市場。數據顯示,就在15日當晚,本來銷量一般的王蘭莊、運達等二手車交易市場,日均過戶量超過了300輛,而空港二手車交易市場的日過戶量更是突破了600輛大關。
在天津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一位不愿具名的負責人看來,此次“雙限”謀劃已久。該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下里,天津市僅在今年內就有過數次關于即將實施“雙限”的表態。
“目的是好的,但就目前來說,限購并不能解決污染和擁堵的問題,污染嚴重,汽車并不是主因,而道路擁堵也不能簡單粗暴地從限制消費者購車開刀。從已經實施限購的城市中有所證明。”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對于當前汽車保有量的增長,簡單粗暴的實行限購,既不能明顯的改善擁堵,也很難有效地降低排放,而且,還存在干擾汽車市場和經濟正常發展的可能。”汽車營銷專家周峰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認為,對于擁堵,城市管理者采取限購政策顯然難逃“懶政”嫌疑。
背后 “一地雞毛”
北京市購車搖號已到了“百萬大軍”爭過“獨木橋”的時代,并且,人數還在以每年十萬計的增加。“搖號中簽比中彩還難”。
隨著中簽率越來越低,由此引發的亂象開始層出不窮。如全家突擊學車占坑搖號、“虛假訴訟”過戶車牌、駕校出現速成班等。而“租車牌”、“以租代售”則更為普遍。
李浩是北京某房地產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他與愛人小劉同時參加搖號,無比幸運的是,兩人前后都搖到了車號。由于經濟實力只能養一輛車,多余的車號讓小劉又喜又憂。
“搖號這么難,不買車上牌就只能放棄,真的太可惜了。”正在李浩郁悶的時候,一家汽車銷售商聯系到了他,對方稱只要將車牌租給該公司,該公司每年可以付給李浩數千元,這樣既能保留了車牌號又可以每年掙一筆外財。
“聽那銷售人員說,不少搖到號卻不需要買車的人都將車牌號租給了他們,他們再轉租給別人,說是等對方車號下來再變更過來。”李浩雖然得到了好處卻對此頗有看法:“有些人想買車沒號,有些人有號不買車卻可以掙錢,而那些租賃公司借此還能撈不少錢,說實話這很不公平。”
一些擁有購車指標的“炒號族”,先替客戶買車、上牌,然后和客戶簽署一份欠款協議,雙方存在債務關系,再把自己名下的這輛車抵押給客戶,最后通過公證處的公證,以證明車輛實際屬于客戶。
據了解,“炒號族”并非個例,在亞運村汽車市場、東方基業汽車城等大型汽車交易中心均有出現,收取的服務費在數萬元不等。
同樣實施“限號+拍賣”政策的上海,黃牛代拍生意可謂火爆之極。在上海市的福州路上,“國拍中心”門口幾乎每天都圍堵著數十位代拍黃牛。“不太好說,不過每兩天就能接10個單子左右,有時候一個月能接100多個吧。”一位反復向記者推銷業務的黃牛如是說。
“讓我們專業代拍牌照公司幫您代拍車牌,只要您提出委托拍牌申請,我們會為您提供代拍上海牌照,以當月最低價格+300元浮動內幫您代拍到您的愛車牌照。服務費1200元,另收取硬件租用費200元。”這是一家名為“奶奶代拍牌照網”的宣傳語,記者聯系該網站的人員,對方表示,絕對能以當月最低價為記者拍到車牌。
上海買車,異地上牌的現象也已形成一條黑色的利益鏈。
根據規定,在某城市購車上牌必須提供真實有效的當地居住或暫住證明。但由于無錫尚未限牌,黃牛們就瞄上一些當地社區的戶口協管員,通過其運作辦理空掛暫住證的方法幫上海人買車后上牌。據某黃牛向記者透露,每年通過各個渠道,在無錫等地辦理的外地車照不計其數,由于這中間會產生不菲的手續費,利益驚人。
據無錫市南長法院的數據顯示,該院受理的犯罪嫌疑人陸某的案件中,僅在2010至2012年三年間通過辦理虛假暫住證而申領的機動車號牌高達300余張。
不能“一限了之”
“從長遠的治堵治霾思路看,政府不應提倡推廣汽車限購,行之有效的方式應為,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汽車、提高汽車排放標準、加快黃標車淘汰等。”針對天津市的限購,中信證券汽車研究院許英博在其報告中指出。
“目前所謂限購,明顯是與公正的市場交易原則相背的,政府用行政的手段,強制干預自發的供求秩序,從某種程度當然可以減少汽車的保有量,但弊端卻更明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行業發展部研究員、北京東方漢威汽車銷售總監何東海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表示, “‘治堵防污確實很應該,但需要合理的手段,不能‘一限了之;限購后該如何加快城市配套和改善道路建設,這是才是最關鍵的。”
顯然,已經實行限購的城市所不斷出現的黑色交易,應該為天津市的此次限購措施提供不少的寶貴經驗,那么,天津市的限購政策出臺后,是否會有一攬子的配套措施出臺,同樣引發各方關注。
對此,《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數次致電天津市的車輛管理部門,但遺憾的是,上述部門以“目前無法給予答復”為由拒絕了采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