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駿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WANG Jun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Wuhan 430065,China)
嚴格意義上的全國職業院校(高職組)物流技能大賽起始于2010年,即“中諾思”杯“現代物流儲存與配送作業優化設計和實施”賽項,至今已成功舉行了三屆。該賽項以物流企業的核心環節——儲存與配送作業為背景,在強化物流管理控制和物流成本控制的前提下,要求選手進行方案的設計與實施。不容置疑,幾年來該賽項引領了高職物流教學和課程改革,規范并逐步建立了物流職業教學標準,每年也都吸引了全國超過60余所高職院校參加在天津交通職業學院舉行的總決賽。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月28日,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官方網站上公布的“關于公布201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擬設賽項的通知”中看到,教育部擬采用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全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申報的“一體化物流方案設計與實施”(以下簡稱“申報書”)作為全國高職物流技能大賽賽項。
在認真研究了方方面面大量信息的基礎上,不難發現,2014年全國高職物流技能大賽,無論是在組織形式上還是在基于的背景上,都會有較大變革,即該賽項將完全模擬真實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一體化物流運作,從供應鏈角度要求選手完成完整物流業務流程的優化、整合和處理。本文將基于這一新走向,力求提煉出若干新“賽點”并進行剖析。
眾所周知,以往歷屆全國職業院校物流(高職組)“中諾思”杯“現代物流儲存與配送作業優化設計和實施”比賽,盡管每年都有一定變化,但依然具有明顯的沿革性,即主線始終是“儲”和“配”這一物流企業的核心業務環節。
作者曾在《中國市場》雜志第10期上發表的題為“全國現代物流大賽(高職組)有關焦點問題之辨析”一文中,進行了概括與比較,現引用如下,詳見表1。
在從表1中,從多個維度,將歷年大賽進行了較深入的比較和解讀,可以明顯看出以往大賽變化情況。
下面,作者將基于上述“申報書”中所給出的信息,對2014年擬定賽項“一體化物流方案設計與實施”和以往賽項進行分析,對其中的主要區別和變化進行預測,詳見表2。
從以上分析,認為本年度的擬定賽項,從知識點、技能點以及選手構成等諸多方面,并沒有革命性變化,但是更加貼近第三方物流企業真實完整業務過程,這表現在:一方面,弱化了傳統比賽中微觀層面上基本技能和操作,另一方面,卻在宏觀層面上強化了以物流系統為核心,從物流功能的一體化,到對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物流企業直至消費者的整個供應鏈內部和外部進行整體化和系統化??傊@些變化對各高職院校備賽以及教學都將是一個極大挑戰。

表1 三年大賽要點比較

表2 要點比較
根據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有關通知精神,2014年高職物流技能大賽正式賽項規程將于2014年3月30日前在大賽官網(www.chinaskills.org)予以公布,現僅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全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申報的“一體化物流方案設計與實施”申報書中所給出的大量信息,進行前瞻性剖析。
2014年大賽按上述“申報書”中要求,參賽隊員可根據比賽提供的信息,結合給定的競賽要素,制定一體化物流作業方案,方案內容包括人員分工方案、運輸調度方案、場站作業方案、運輸應急預案、倉儲出入庫及流通加工作業方案、貴重物品安全追蹤方案、成本預算方案等部分,并進行實施。
通過以上分析,同時結合大多數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現狀,預測本年度大賽主要有如下三大“賽點”:即運輸調度方案及場站作業方案、各業務流程相關聯的單據流轉和倉儲主管和運輸主管的協調等。其中,“運輸調度方案”的設計,相對于高職選手來講難度較大,所以以下主要對該“賽點”進行一定剖析。
在往屆高職物流技能大賽諸多“賽點”中,曾明確要求選手利用節約里程法進行配送線路優化。也許是考慮到大多數高職院校選手理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不僅條件給的比較充分、比較特殊,而且也較低。
2014年大賽,同樣也涉及到了運輸(配送)優化問題。按照“申報書”運輸調度方案及場站作業方案設計中要求,“根據客戶需求、送貨時間、客戶優先權等級,制定運輸任務安排表,并明確貴重貨品及特殊商品運輸管理制度與要求、說明操作流程與實施步驟、應急情況處理流程。查安排表是否合理、流程操作與應急處理方案是否正確”。根據這些要求以及“申報書”給出的“案例樣題”來分析,選手在設計方案時,預計大賽給出的條件信息量會更大、要求考慮的因素會更多、數學模型會更復雜。
因此,在備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運輸(配送)由于方法的不同,其運輸過程也不盡相同。由于影響運輸(配送)的因素很多,如車流量的變化、道路狀況、客戶的分布狀況和配送中心的選址、道路交通網、車輛定額載重量以及車輛運行限制等。
那么在“運輸調度方案”設計中,就要整合影響運輸(配送)的各種因素,適時適當地利用現有的運輸工具和道路狀況,及時、安全、方便、經濟地將客戶所需的商品準確地送達客戶手中,選擇不同的線路設計方法,最終達到節省時間、運距和降低配送運輸成本的目的。
建議在備賽中,可以進一步將這類運輸優化問題分為:
(1)“一對一”配送的最短路線問題
即是在由一個供應點到一個客戶的運輸(配送)模式中,要求選擇最短的配送路線,實現高效率的配送,達到快速、經濟配送的經營目的,解決這種模式的優化設計問題預計采用“標號法”即可解決。
(2)“一對多”配送的路線優化問題
即由一個供應點往多個客戶貨物接收點的配送。這種運輸(配送)模式要求,同一條線路上所有客戶的需求量總和不大于一輛車的額定載重量。其基本思路是:在汽車載重能力允許的前提下,每輛汽車在配送路線上經過的客戶個數越多,里程節約量越大,配送線路越合理。解決這種模式的優化設計問題可以采用節約里程法。
(3)“多對多”配送的路線優化問題
多對多配送是指由多個供應配送點往多個客戶貨物接收點的配送,當配送路線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圈時,可以用破圈法操作。
考慮到篇幅的限制等因素,本文只是有選擇性地對相關“賽點”進行了預測和剖析,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在教學設施、教學質量和專業定位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不可避免對大賽的認識和備賽的指導思想也存在很大差異。本文依照“以賽促建、以賽促改、賽證融通、校企共贏”大賽宗旨,以期相互溝通和交流,找到差距、彌補不足,有益于更新物流專業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1] 薛威.倉儲管理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薛威.倉儲作業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全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一體化物流方案設計與實施”申報書[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