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霞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水洛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44600)
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魏紅霞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水洛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44600)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收集36例乳腺癌手術患者病例,術后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評價護理干預效果。結果 患者術后疼痛、食欲、睡眠、一般活動、精神狀態、情緒、與人交往明顯改善,與干預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對乳腺癌術后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可提高其生活質量。
乳腺癌;術后;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乳腺癌患者術后的身體缺陷使其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其生活質量降低。自2006年開始,對我院乳腺癌術后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選取2006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術的患者36例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9~53歲。入選者均已告知乳腺癌診斷,精神、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正常,有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并自愿接受本次調查。對伴有其他嚴重慢性疾病及有精神疾患或意識不清者予以排除。手術方法為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1例(占58%)、乳腺癌根治術4例(占11%)、單純乳腺切除11例(占31%)。
1.2 干預方法 包括:①住院期間即開展健康宣教,盡量讓患者夫婦共同參與,講解有關乳腺癌的知識、術后注意事項、化療的相關知識和出現的不良反應,使其正確認識癌癥,以緩解心理壓力,盡快適應角色的轉換,獲得情感支持。丈夫及家人的關愛對患者的康復起決定性的作用,丈夫的體貼、關懷、愛撫對提高妻子性生活質量十分重要[1]。同時告訴患者,使其心情愉快,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于身體的康復。對患者來講,夫妻間的情愛是任何愛都不能替代的,這種愛是幫助患者戰勝癌魔的有力武器。②積極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掌握患者最關心和最擔心的問題,及時給予相關知識的講解,以緩解和釋放患者負擔,澄清患者或配偶的誤解,如性生活可能會加重病情,擔心引起乳腺癌復發等。提供彌補乳房缺陷方法的信息,如乳房重建、佩帶特制乳罩、適當穿著等,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針對患者不同需求進行個性化心理輔導,幫助患者消除悲觀情緒,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使患者以積極心態接受治療。③鼓勵家屬及親朋多關心體貼患者。注重培養患者參與各種娛樂活動及其他社會活動的興趣,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觀,指導患者深呼吸放松法的訓練技巧,降低交感神經的沖動,減輕焦慮與抑郁的情緒,減少手術、化療帶來的各種癥狀及情緒反應。引導情感疏泄,強調群體抗癌康復,使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④病房注意保持空氣清新,布置合理,物品擺放有序,溫、濕度適宜,無噪音,使患者感覺像家里一樣,能緩解緊張情緒。病室播放一些輕快、和緩的音樂,因為音樂有明顯的緩解緊張、穩定情緒的作用,優美的旋律會通過聽覺產生美感,使人產生安定、愉悅的心情,可以調節患者情緒,緩解和改善其緊張心理狀態。
1.3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評分:參照我國試行的腫瘤患者生活質量(QOL)評估標準[2],對干預前和干預后1~5 d從食欲、睡眠、一般活動、精神狀態、情緒、與人交往6個方面自我評價,0分為最差,10分為最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包對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數據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乳腺癌術后患者36例,干預5 d后,全部患者食欲、一般活動、精神狀態、情緒、與人交往等生活質量明顯改善(P<0.01)。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改變情況
近年來,乳腺癌已成為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焦慮、抑郁等不良性情緒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見的心態[3],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本文結果表明,護理干預5 d后,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說明良好的社會支持能使乳腺癌患者舒緩壓力,保持情緒穩定。因此,護士應成為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通過患者與家庭、單位及社會群體的聯系,鼓勵患者配偶、家庭成員及社會成員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從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
[1] 姚美純,鄭娟.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障礙原因分析和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14(3):86-87.
[2] 孟瓊,萬崇華,羅家洪.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量表EORTC QLQ-C30的應用[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3):273-274.
[3] 張全志.癌癥患者配偶疲乏感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9):799.
1672-7185(2014)02-004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2.023
2013-11-19)
R73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