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健
(山西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體育鍛煉和體育運動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途徑,而學校體育正是培養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意識的搖籃。因此,做好青少年學生的體育教學工作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自2007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標準》)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不遺余力的為增強學生體質而努力,但是遺憾的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設施、體育教師等條件差異明顯,加之社會、家庭等諸多因素,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仍令人擔憂。通過對我國學生的體質健康現狀的相關研究發現,我國學生的體質連續20多年呈現下降趨勢,體重超重現象日益嚴重、身體某些指標(比如肺活量、視力等)持續下降等問題。由此可見,我國體育教學工作同學生體質健康之間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本研究試圖以山西省太原市為例,通過分析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探討太原市中學生體質健康同體育教學的關系,以期為促進二者的協調統一、相互促進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際應用建議。

表1 太原市體質測試對象(n=1200)

表2 2013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表
參與2013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于9月至10月對太原市普通初中、高中學生進行測試。
1.1.1 測試對象
采用典型抽樣與分層隨機整群抽取太原市城、鄉中學6個年級(初中和高中)的“正常”學生1200名作為測試對象,其中每個年級男女生各抽取50人。(見表1)
1.1.2 測試項目(見表2)
研究運用Excel 2007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圖表處理,并運用統計軟件SPSS 18.0對數據進行相關分析以及對問卷的信度檢驗。
身體形態是指人體外部與內部的形狀特征,主要測量指標為:身高、體重和身高標準體重。其中身高是反映人體骨骼生長發育和人體縱向高度的主要形態指標;體重可以反映人體橫向生長的寬度、圍度、厚度和質量,也可以間接反映人體在各個時期的營養狀況;身高標準體重是將身高和體重綜合起來,以每厘米身高的體重分布來確定測試對象的體形勻稱程度,可反映測試對象的營養狀況。
根據2010年、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的動態分析的結果顯示,2013年太原市初中生身高同2010年相比呈下降趨勢,而高中生身高呈上升趨勢;2013年太原市初中男生體重同2010年相比呈下降趨勢,而初中女生和高中生體重均有所上升;在身高標準體重方面,同2010年相比,2013年太原市初中營養不良、較低體重和超重的學生比例有所下降,正常體重和肥胖的比例略有增長;高中營養不良、較低體重、正常體重的學生比例有所下降,超重和肥胖的學生比例明顯增長,并且,高中階段學生的營養狀況、身體形態發育優于初中階段;男生的營養狀況、身體形態發育優于女生。
總體而言,太原市中學生的身體形態呈現中間高、兩邊低的態勢,即正常體重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較低體重,而營養不良、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漸縮小。說明太原市中學生的整體身體形態較好,符合中學生生長發育的正常水平。雖然2013年比2010年中學生的營養不良和較低體重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有增無減,正常體重的增長也僅僅是有1%。這雖然說明太原市中學生的營養狀況逐漸優化,但是對可能引起的營養過剩和胖體形居多的問題還需要注意。
身體機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能力,主要反映人體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生理機能的運行狀況。肺活量和肺活量體重指數是反映身體機能狀況的兩個重要的指標。
根據2010年、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的動態分析的結果顯示,2013年太原市初中生和高中女生平均肺活量同2010年相比呈下降趨勢;而高中男生平均肺活量有所增長。同2010年相比,2013年太原市初中生肺活量體重指數不及格、及格和良好的學生比例均有所上升,而優秀的比例下降;高中肺活量體重指數不及格和良好的學生比例均有所上升,及格和優秀的學生比例下降。
從整體來看,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的身體機能的及格比例同2010年相比整體下降。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的身體機能狀況表現為:高中階段學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整體優于初中階段學生,及格率和優秀率均大于初中學生;雖然高中女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及格率大于男生,但男生的整體肺活量體重指數高于女生,且良好率和優秀率均大于女生。
身體素質是指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能力,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綜合反映,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身體素質的強弱,是衡量一個人體質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根據2010年、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的動態分析的結果顯示,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同2010年相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不及格人數比例下降,達及格和良好水平的人數比例大幅度增加,優秀比例稍有下降。
整體而言,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表現為:高中階段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達及格以上水平的比例優于初中階段學生,且優秀比例也大于初中階段學生;女生整體身體素質優于男生,雖然達良好水平的比例低于男生,但及格和優秀的比例卻大于男生,不及格比例也低于男生。
(1)同2010年相比,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的營養不良和較低體重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有增無減,正常體重的增長不明顯,中學生的身體形態總體上呈現中間高、兩邊低的態勢,并且高中生身體形態發育優于初中生;男生身體形態發育優于女生。
(2)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的身體機能的及格比例同2010年相比整體下降,具體表現為:高中階段學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整體優于初中階段學生,及格率和優秀率均大于初中學生;雖然高中女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及格率大于男生,但男生的整體肺活量體重指數高于女生,且良好率和優秀率均大于女生。
(3)2013年太原市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同2010年相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高中階段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達及格以上水平的比例優于初中階段學生,且優秀比例也大于初中階段學生;女生整體身體素質優于男生,雖然達良好水平的比例低于男生,但及格和優秀的比例卻大于男生,不及格比例也低于男生。
通過體育教學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對策如下:(1)加大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提高體育在學校中的地位;(2)選擇實用性強的體育教學內容,培養中學生自我鍛煉的習慣;(3)打破傳統體育教學方法,培養青少年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4)建立科學的多元化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提高體育教學效果;(5)加強對場地、器材的保養維修工作,加大資金投入;(6)加大對中學生心理的關注。
[1]王登峰.學習十八大精神推進學校體育改革[J].體育學刊,2013,20(1):1-5.
[2]劉新霞,池景泉,韓艷萍.廣東省大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功能發育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5):553-554.
[3]李靜芳.2008-2011年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動態分析——以山西師范大學學生為對象[D].山西師范大學,2012.
[4]教育部,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2.
[5]張飛.從青少年體質健康現狀視角對中學體育教學的調查研究——以江蘇省蘇中地區為例[D].揚州大學,2011.
[6]張志勇.體育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7]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組.2005年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丁英俊,朱冀.論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與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24(4):81-83.
[9]唐靜萍.從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6(5):150-151.
[10]鄧偉峰.由學生體質持續下降反思體育課程與教學[J].江蘇教育,2007(2):21-24.
[11]王登峰.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努力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J].中國學校體育,20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