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開遠方言中的語氣助詞“嗨”
朱雨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嗨”是開遠方言中極具地域特色的語氣助詞。“嗨”讀作[xai55],用于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末尾傳達肯定、強調、不滿、不肯定、提醒等語氣意義。通過對“嗨”語氣意義的分類、總結,歸納出“嗨”在開遠方言中的基本語氣意義。
開遠方言;嗨;普通話;語氣助詞
開遠市位于云南省中南部,隸屬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南北向的重要交通樞紐。開遠方言在云南方言乃至整個西南官話中都呈現出自身的獨特性。“嗨”,讀作[xai55],是開遠方言中一個使用頻率較高且突出地域特色的語氣助詞。它用于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末尾,表示復雜、多樣的語氣意義。如:
(1)這塊手表嗨。
(2)窮就窮嗨。
(3)昨日才立春嗨。
(4)挨把書給我嗨。
(5)但拿嗨!
(6)我給可能講假話嗨?
(7)哪個在外□[te55]外面唱歌嗨?
下面,我們就各種句類末尾的“嗨”展開分析、論述。
“嗨”位于陳述結構或陳述句末尾時,其意義、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于名詞性成分后構成陳述句,該陳述句用作應答語
句末的“嗨”肯定答案是唯一的、毋庸置疑的,此時的“嗨”大致相當于普通話中的語氣助詞“唄”。如:
(1)—你買哪樣?
—帽子嗨。
(2)—老彭家姑娘在哪點讀大學?
—北京嗨。
(3)—小王他們哪□[xɑ211]什么時候走?
—明天嗨。
(二)用在結構為“NP/VP就NP/VP”的陳述句末尾,表示肯定或不滿
1. “嗨”輕讀時,肯定句子的陳述內容,并傳達出說話者無所謂、不在乎的口氣。此時的“嗨”大致相當于普通話中的語氣助詞“唄”。試比較:
(1)A、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
B、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嗨。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唄。
(2)A、下回□[k'?211]就下次□[k'?211]。
B、下回□[k'?211]就下次□[k'?211]嗨。下次去就下次去唄。
不帶“嗨”的A句無法體現說話者的評價、態度,顯得生硬、嚴肅;B句末尾的“嗨”則表示說話者重復、肯定“最后一名”、“下次去”等客觀事實,并明顯帶有無所謂、不在乎的口氣。
2. “嗨”重讀時則使該陳述句成為感嘆句,傳達出說話者鄙夷、不滿的感嘆意義。試比較:
(1)A、外國□[ni55]就外國□[ni55]。
B、外國□[ni55]就外國□[ni55]嗨!外國的就外國的,有什么了不起!
(2)A、交錢就交錢。
B、交錢就交錢嗨!交錢就交錢啊,能有什么啊!
(3)A、*漂亮就漂亮。
B、漂亮就漂亮嗨! 漂亮就漂亮啊,有什么呀!
通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不帶“嗨”的A句意義簡單、明了;帶有“嗨”的B句則明顯傳遞出說話者不滿的感嘆意義;形容詞本不能出現在“NP就NP”結構中,但當句末帶有“嗨”時,形容詞也可以進入“NP就NP”結構中,如(3)B。
需要指出的是:“嗨”位于帶有消極色彩的“NP/ VP就NP/VP”陳述句末尾時,往往表示肯定,表現出說話者無所謂、不在乎的口氣,用作對他人或自己的安慰;位于帶有積極色彩的“NP/VP就NP/VP”陳述句末尾時,則傳達出鄙夷、不滿的感嘆意義。
(三)用于表判斷、描述的陳述句末尾表示對陳述內容的強調,使句子帶有明顯的告知意味
(1)A、他不是我□[ni55]小學老師。
B、他不是我□[ni55]小學老師嗨。他不是我的小學老師呀。
(2)A、張亮□[ni55]個子高高□[ni55]。
B、張亮□[ni55]個子高高□[ni55]嗨。張亮的個子高高的呀。
“嗨”位于帶有“能、會”的判斷性陳述句末尾時,表示說話者強調自己此前的判斷是正確的。試比較:
(3)A、今日天會晴。
B、今日天會晴嗨。我就說今天天會晴嘛。
(4)A、他能考上公務員。
B、他能考上公務員嗨。我就說他能考上公務員嘛。
“嗨”位于祈使句末尾時語氣意義較為復雜、多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嗨”通過與固定的祈使句式搭配來表達語氣意義:
(一)VP+“嗨”
“嗨”位于由動詞或動詞詞組構成的祈使句末尾時,賦予了說話內容不肯定的語氣,使句子形成了提醒、建議義,如:
(1)A、跟我們一起走!
B、跟我們一起走嗨!跟我們一起走吧!
(2)A、先想一□[xɑ211]!
B、先想一□[xɑ211]嗨!先想一下吧!
(3)A、坐!
B、坐嗨!坐吧!
通過比較上述例句的A、B兩句,可以看出:A句的祈使意義單純,傳達說話者的要求、命令義;B句末尾的“嗨”傳達出不肯定的語氣意義,與句子原本的命令義相結合,形成了針對他人或包括自己在內的交際雙方的提醒、建議,語氣親切、活潑。
(二)“要VP+VP”+“嗨”
“要VP+VP”是開遠方言中的特殊祈使句式,第一個“VP”為曲調,第二個“VP”為降調。這一祈使句一般用來傳達說話者對他人或包括自己在內的交際雙方的命令、要求。而當“嗨”位于結構為“要VP+VP”末尾時,其意義、功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賦予祈使內容不肯定的語氣意義,緩和了句子原本的命令義,使句子表示向他人或包括自己在內的交際雙方提出建議,此時的“嗨” 讀音較輕,大致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吧”。試比較:
(1)A、要走走!要走就走!
B、要走走嗨!要走就走吧!
(2)A、要住住!要住就住!
B、要住住嗨!要住就住吧!
上述A句的語氣嚴肅、生硬,傳達的是命令或要求;帶有“嗨”的B句語氣和緩、輕柔,傳達的是建議、提醒。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B句的祈使對象雖能為包括說話者在內的交際雙方,但祈使句的主語一定不能為“我們”。
(3)*B、我們要走走嗨!
(4)*B、我們要住住嗨!
由此可知:“嗨”在表示說話者對包括自己在內的交際雙方提出建議時,作為祈使對象的“我們”是默認的,不能作為句子的主語出現。
2. 表示說話者對他人進行某種動作的不滿或憤怒,使“要VP+VP”祈使句成為感嘆句,說話者往往使用這一感嘆句暗示出禁止義、勸阻義。試比較:
(1)A、你們要買買!你們要買就買!
B、你們要買買嗨!你們要買就買啊,我根本不在乎!
(2)A、他要吃吃!他要吃就吃!
B、他要吃吃嗨!他要吃就吃啊,關我什么事情!
通過比較上述例句,可以看出:“嗨”傳達出說話者對“你們要買某物”、“他要吃某物”等動作的不滿或是憤怒,說話者以這一感嘆句表達禁止義或勸阻義,上述B句表達的實際意義應為“你們不要買/你們最好別買”、“他不要吃/他最好別吃”。
(三)“但VP”+“嗨”
“但VP”祈使句的意義相當于普通話中的“盡管做某事”,多用于主人和客人之間的對話。“嗨”出現在“但VP”末尾后,輕讀時強調句子原本的祈使義;重讀時使句子變為感嘆句,“嗨”傳達出不滿、惱怒的語氣,說話者往往使用該句表達禁止義。試比較:
(1)A、但□[k’?211]!盡管去吧!
B、但□[k’?211]嗨!盡管去吧/盡管去,啊!
(2)A、但玩!盡管玩吧!
B、但玩嗨!盡管玩吧/盡管玩,啊!
(3)A、但吃!盡管吃吧!
B、但吃嗨!盡管吃吧/盡管吃,啊!
通過比較上述例句,可以看出:不帶“嗨”的A句祈使意義單純,表示的是建議義;“嗨”位于“但VP”末尾后意義多樣:可以進一步強調建議義,如“盡管去吧”“盡管玩吧”;也可是以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義,說話者表面上建議受話者“盡管去”“盡管玩”“盡管吃”,但實質上傳達的是“別去了”“不要玩了”“不要吃了”等禁止義。
(四)禁止/勸阻義祈使句+“嗨”
“嗨”位于表示禁止義、勸阻義的祈使句末尾時,傳達出不滿、惱怒的語氣意義,使該祈使句變為感嘆句。但說話者使用該否定形式暗示出肯定性的命令、要求。試比較:
(1)A、□[pai42]不要動!
B、□[pai42]動嗨!有本事就不要動啊(還不趕緊動起來)!
(2)A、不要挨跟我說!
B、不要挨跟我說嗨!有本事就不要跟我說啊(還不趕快告訴我)!
通過比較A、B兩句,可以看出:“嗨”傳達的不滿實質上是因受話者執行了“不要動”“不要跟我說”等命令而產生的,說話者用帶有“嗨”的B句催促說話者“趕緊動起來”“趕緊跟我”,是一種“激將法”。
(五)疑問結構祈使句+“嗨”
在交際中,說話者通常使用帶有疑問結構的祈使句來委婉地表達祈使義。“嗨”出現在該類型的祈使句末尾時表示強調,使該祈使句的商量口吻更為突出,祈使義變得更加委婉、緩和。如:
(1)你給能送我回家嗨?你能不能送我回家呢?
(2)你給可以挨我修修電腦嗨?你可不可以幫我修一修電腦呢?
“嗨”本身不能傳達疑問語氣。“嗨”位于不同的疑問句末尾時,是在句子原本的疑問意義上添加了不肯定或提醒的語氣意義。
(一)“給VP”結構問句+“嗨”
“給VP”結構問句是開遠方言中的特殊疑問句式,相當于普通話中的是非問句、正反問句或反問句。“嗨”位于“給VP”結構問句末尾時,其意義、功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嗨”在“給是”后表示不肯定,二者組合后用在某一命題之后,表示說話者的揣測。“給是嗨”相當于普通話中的“是不是”。如:
(1)她是老師,給是嗨? 她是老師,是不是?
(2)現在是12點,給是嗨?現在是12點,是不是?
需要指出的是,當“給是嗨”拆離,分屬不同位置上時,“嗨”的語氣意義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
(3)A、她給是老師?她是不是老師?/難道她是老師?
B、她給是老師嗨?她究竟是不是老師?/難道她是老師嗎?
(4)A、現在給是12點?現在是不是12點?/現在難道是12點?
B、現在給是12點嗨?現在到底是不是12點?/現在難道是12點嗎?
通過上述的例句,可以看出:“嗨”位于“給是”結構問句末尾時,既可以是對“給是”這一疑問點進行提醒,給問句添加了“到底/究竟”的深究意義;也可以是表示強調,突出了句子原本較弱的反詰語氣。
2. “嗨”位于表判斷的“給+助動詞”結構問句①末尾表示提醒或強調。試比較:
(1)A、他們兩個給能能不能買[mai313]②水果來?
B、他們兩個給能買[mai313]水果來嗨?他們兩個到底能不能買著水果來呢?
(2)A、小王給可以可不可以入黨啊?
B、小王給可以入黨啊嗨? 小王到底可不可以入黨了呢?
(3)A、我給會會不會遲到?
B、我給會遲到嗨?難道我會遲到嗎?
通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當問句的主語為第三人稱或名詞時,問句末尾的“嗨”針對“給+助動詞”這一疑問點進行提醒,使問句形成了緩和地深究語氣,如(1)B、(2)B;當問句的主語為第一人稱時,問句本身是帶有“自省”意味的反問句,問句末尾的“嗨”進一步強調了句子原本的反詰語氣,使問句的反詰語氣達到最強,如(3)B。
3. “嗨”位于表示是否進行(過)某動作、形成(過)某狀態的“給VP”結構問句末尾時,表示對疑問點“給VP”的提醒,使問句形成了和緩的深究語氣。此時的“嗨”大致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呢”。試比較:
(1)A、我們給□[k'?211]去不去醫院?
B、我們給□[k'?211]醫院嗨?我們到底去不去醫院呢?
(2)A、辣子給紅啊?辣椒紅沒紅了?
B、辣子給紅嗨?辣椒究竟紅沒紅呢?
(二)特指問句+“嗨”
“嗨”位于特指問句末尾時,進一步提醒、突出了問句的疑問點(哪個/哪下/哪點/哪樣),使問句形成了深究的疑問語氣。此時的“嗨”相當于普通話中的語氣助詞“呢”。如:
(1)A、哪個來找著我?
B、哪個來找著我嗨?究竟是誰來找過我呢?
(2)A、他們哪下送貨?
B、他們哪下送貨嗨?他們到底什么時候送貨呢?
(3)A、李經理要□[k’?211]哪點開會?
B、李經理要□[k’?211]哪點開會嗨? 李經理到底要去哪里開會呢?
(4)A、小王是拿個□[nian211]③?
B、小王是拿個□[nian211]嗨?小王到底是拿著個什么呢?
需要指出的是,“嗨”還可以位于部分特指問末尾表示強調。試比較:
(5)A、你能咋個整?你能怎么辦?
B、你能咋個整嗨?你能怎么辦呢?
(6)A、我們能有哪樣辦法? 我們能有什么辦法?
B、我們能有哪樣辦法嗨?我們能有什么辦法呢?
通過例句可以看出:不帶“嗨”的A句本身就是一個反問句,反詰語氣干脆利落,“嗨”出現在該類問句的末尾時,進一步強調了反詰語氣,并給問句帶上了無可奈何的意味。
開遠方言中的“嗨”分布廣泛,意義、功能較為復雜多樣。通過對“嗨”的語氣意義的分類和總結,我們可以較為全面地展示“嗨”的語氣意義之間的關系,并歸納出“嗨”的基本語氣意義。
(一)分類
胡明揚把語氣劃分為三類:表情語氣,指由周圍的事物或對方的說話內容引起的某種情感;表態語氣,指對自己說話內容的態度;表意語氣,指向對方傳遞某種訊息。[1]我們根據胡先生的標準進行分類,見表1。

表1 “嗨”的語氣意義分類表
(二)總結
根據表1可以看出:“嗨”可以在句末表達不滿、肯定、不肯定、強調、提醒,是一個意義豐富的語氣助詞。但對語氣助詞的研究應當“透過表面的種種用法去把握這個虛詞的實際作用,找出種種用法的內在聯系”[2]3。通過觀察、分析上表中“嗨”的語氣意義,可以發現:
1.“嗨”在表肯定時,往往具有足句功能,它或是肯定一個結構(名詞性結構),或是肯定一個結構極為簡單的句子(“NP/VP就NP/VP”結構陳述句)。當句子“指較主觀的(包括說話人的觀點),不再用作表述事物,而用作滿足話語結構的需要”[3]時,“嗨”的語氣意義由表肯定(描述客觀事物)衍生出表強調和不滿(表示說話者情感、態度)。如:
帽子嗨。?他不是我□[ni55]小學老師嗨。
足句成分 附加成分
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嗨。?漂亮就漂亮嗨!
客觀情況描述 主觀情感表達
2.“嗨”用于祈使句、疑問句末尾表示不肯定。“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不肯定的語氣意義,或是與命令義共同形成了建議義,使祈使義變得委婉、和緩。值得注意的是,“嗨”在疑問句末尾表示不肯定的情況:表不肯定的“嗨”與“給是”相結合,附加在某一命題后,構成附加問句,其疑問域是整個命題。但當疑問域由整體縮小為點時,“嗨”的語氣意義也由針對整個命題的不肯定發展為針對某個疑問點的提醒。如:
她是老師,給是嗨??她給是老師嗨?
哪個來找著我嗨?
此外,根據“句法是章法發展的高級形式,形態是句法發展的高級形式”[4]這一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給是嗨”屬于低級語法化形式,表示說話者傾向于相信命題的真實性,疑問色彩極弱;“給VP+嗨”、“特指問句+嗨”中的“嗨”是高級語法化形式,“易于滋生新的附帶意義”[4],末尾的“嗨”給句子的疑問添加了深究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判定:“嗨”的提醒義是由不肯定義發展而來的。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通過下圖來表示“嗨”的幾種語氣意義之間的關系:

由此可知,開遠方言中的“嗨”存在著兩個基本意義:一是表肯定,二是表不肯定,“嗨”是一個表態語氣助詞。
(三)補充
1.“嗨”能于陳述句、祈使句和疑問句末尾表示強調,但“嗨”所傳達的強調力度是不均衡的。試比較:
(1)他不是我□[ni55]小學老師嗨。他不是我的小學老師呀。
(2)今日天會晴嗨。我就說今天的天會晴。
(3)但玩嗨!盡管玩吧!
(4)我給會遲到嗨?我難道會遲到嗎?
(5)你能咋個整嗨?你能怎么辦呢?
通過例句,可以看出:“嗨”在陳述句末尾的強度義最弱,幾乎等同于肯定義;在疑問句末尾的強調義最強,“嗨”使疑問句的反詰語氣達到了最強,幾乎等同于一個感嘆句;“嗨”在祈使句末尾的強調義處于中間狀態。
2.“嗨”能使句子的形式和意義產生“扭曲”。“嗨”位于“要VP+VP”、“但VP”、禁止/勸阻義祈使句三類末尾時,能使祈使句變為感嘆句,但傳達的是祈使義。“要VP+VP”+“嗨”、“但VP”+“嗨”是以肯定的形式傳達禁止義,禁止/勸阻義祈使句+“嗨”則是以否定形式傳達肯定的命令義。如:
(1)B、你們要買買嗨!你們要買就買啊,我根本不在乎!(你們不要買!)
(2)B、但□[k’?211]嗨!盡管去,啊!(不要去!)
(3)B、不要挨我說嗨!有本事不要和我說啊!(趕緊和我說啊!)
“嗨”的這種“扭曲”功能表現出開遠話“反話正說”“正話反說”的表達效果。
注釋:
① 主語為第二人稱的“給+助動詞”結構問句一般作為祈使句使用,“嗨”與該類型問句的組合已在祈使句部分討論過。此處只討論主語為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或名詞的“給+助動詞”結構問句。
② 在開遠方言中,絕大多數動詞可以通過變調為[214]來表示某一動作或狀態正在形成、持續,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動詞+著”。為區別普通動詞和變調動詞,我們在變調動詞后進行讀音標注。
③ 在開遠方言中,“哪樣”往往合音成為“□[nian211]”。
參考文獻:
[1] 胡明揚. 北京話的語氣助詞和嘆詞[J]. 中國語文,1981(6):416-422.
[2] 陸儉明,馬真. 現代漢語虛詞散論[M].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
[3] 孫朝奮. 《虛化論》評介[J]. 國外語言學,1994(4):19-25,18.
[4] 張伯江. 疑問句功能瑣議[J]. 中國語文,1997(2):104-110.
On the Mood Particle “Hai” in Kaiyuan Dialect
ZHU Y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Hai” is a modal particle with heav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Kaiyuan’s dialect. “Hai” is read in intonations of [xai55] ...conveying affirmation, emphasis, complaint, uncertainty, reminding modal meanings and all that at the end of affirmative, impet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undamental meanings of “hai”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Kaiyuan dialect; “Hai”; mandarin Chinese; modal particle
H172.3
A
1674-9200(2014)05-0061-06
(責任編輯 田景春)
2014-04-10
朱 雨(1990-),女,云南開遠人,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現代漢語方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