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鴨做鄰居 養殖效益好
1.池塘選擇。要選擇無污染、水質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池塘。池塘宜東西走向,長寬比宜為(2~3)∶1,池基內坡1.0∶(2.0~2.5),塘底要平坦(可略向排水口的方向平緩傾斜,以利干塘)。池塘面積以2 000~4 670平方米為好,水深2~3米,池塘設有分開的進、排水口和攔魚設施。
2.鴨棚建設。鴨棚應坐北朝南,建在地勢較高、陽光充足、比較干燥、池埂坡度平緩、有利于鴨苗落塘上岸和行走覓食的地方。鴨棚冬季能密封保溫,夏季能通風降溫,雨季排水良好。每間鴨棚面積以120~150平方米為宜,另設2個鴨群活動場所,可用網圍魚塘一角作為鴨群覓食生長活動場所,或在鴨棚附近圍一段池基或池坡地面作為活動場所。
3.魚、鴨混養比例。每667平方米魚塘投放魚種50~60千克,鰱、鳙魚占70%~80%,其他為雜食性魚類;每667平方米水面配套養鴨80~100只。或是每667平方米魚塘投放魚種75~85千克,鰱、鳙魚占70%~80%;每667平方米養鴨150~200只。也可養殖羅非魚、奧雜魚、土鯪雜食性魚,比例為60%~70%,其他是濾食性魚類。
4.養魚管理。①清塘消毒。魚種下塘前,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茶麩50千克打碎泡水1晝夜后全塘潑灑,再用生石灰100千克用水溶解后全塘潑灑,7~10天毒性消失后再放魚種養殖。②魚種消毒。魚種落塘前,用3%食鹽水浸浴魚體5分鐘,殺滅細菌和寄生蟲。草魚種則先注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再落塘養殖。③科學投喂。投飼要做到“四定”,即定時、定質、定量、定點,要投喂量足、質好、適口的飼料,夏秋季可按魚群總體重的3%~5%投喂,冬春季按1%~3%。④水質管理。池水要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池水pH值保持在7~8。⑤魚病防治。夏秋季每7~10天要換1次水,排放30厘米老水,灌入30~40厘米新水,保持水質相對穩定,每7~10天要用1萬單位漂白粉化水全塘潑灑,或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水面用生石灰20千克化水溶化全塘潑灑。適時開動增氧機,防止魚類泛塘浮頭。適時投喂藥餌,增強魚體抗病能力,促進生長。
5.養鴨管理。科學飼養,做到飼料合理搭配,定時定量飼喂,不喂霉爛變質飼料,飲水清潔充足,溫度、濕度、密度適宜,棚內空氣新鮮。搞好鴨棚清潔衛生,堅持消毒,外人不能隨便進入鴨棚。在鴨只30日齡時注射一次疫苗預防鴨瘟,70~80日齡時進行禽霍亂防疫。
曹銀華 崔賀云 河南省漯河市農業技術推廣站4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