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紅
【摘 要】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氛,促進課堂活動有序、高效,最大限度的實現教學目標。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交往中師生合作的支柱。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的意義重大。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的途徑:一、給學生一個期望,他(她)將還你一個奇跡。二、耐心傾聽,當好觀眾。三、批評也是一門藝術。四、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關鍵詞】營造良好師生關系 意義 途徑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是詩化的生活。開放的、富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修煉人的內在心智。提升人的外顯素質,促進人的能力發展。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是教育產生效能的關鍵,只有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夠讓課堂真正演繹別樣的精彩。
一、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的意義
一個老師應確認營造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進步的動力。在學生尚未成熟的心態中,經常會抱著報復或報答對待學習。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促使學生擁有一個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但是,作為老師也要明白,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先要付出代價。一個老師要得到學生對你的尊重,不是每天在課堂里高呼著尊師重教所能獲得的。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別人。所以想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在實際上就要有所付出。需要時間去關懷、了解學生,以愛的行動去解決學生所遇的身心難題,并在教學上付出更多的時間,博得學生對你授課的喜歡和接納。
老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所表現的態度也顯得格外重要。態度包含三點:同感,尊重,真誠。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世界,以學生的眼光去感受事物,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無謂的沖突,這就是同感。尊重就是老師應當接納每一位學生,重視他們的個體人性尊嚴與價值。每一個生命無論有何優缺點都是值得尊重的。真誠是指師生間不需要扮演完美者,全能者。老師要讓學生知道他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師生間的以誠相待是表現師生良好關系的重要因素。
二、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的途徑
(一)給學生一個期望,他(她)將還你一個奇跡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色彩,但是他們都需要來自教師的鼓勵和期望。教師的鼓勵和期望能夠創造一種溫暖的、友好的教育氛圍,教師為每個學生提供自我表現、創造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體驗,能夠將更多的鼓勵、贊美等積極的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和良好的自我意識,從而取得學業的成功。給學生一份希望,無論是備受寵愛的優等生,還是無聲無息的中等生和備受苛責的差生,教師給他信心,他就有可能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創造一個期望中的未來,還你一個奇跡。
(二)耐心傾聽,當好觀眾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離不開師生間的溝通,溝通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積極地傾聽學生的傾訴。傾聽學生的傾訴,需要教師放下架子,放平心態,并引導學生放下包袱,放松心情,暢所欲言,從而實現師生間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傾聽是教師對學生關愛的表現,又是教師對學生關愛能力的一種有效評價。教師傾聽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看法,要把學生當做朋友,以誠相待。要讓學生覺得此時此刻,他們是最重要的人,即使學生的看法有錯誤,教師也要認真的傾聽,當學生意識到教師對他的談話認真傾聽時,就體會到教師的關心、信任、尊重和坦誠。
三、批評也是一門藝術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怎樣的批評能夠讓學生接受呢?
首先,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進行換位思考,這樣就能體會到學生當時的心情,就能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說服、教育學生,學生也就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體貼、關懷和理解之情,從而接受批評,改正錯誤。其次,教師要注意批評的場合,眾目睽睽之下的批評,會使學生產生恐懼和對立的情緒,不利于師生之間思想的溝通和感情的交流。因此,教師要把握好批評的場合和時機,在和諧、放松的環境下,要盡量做到語調平緩,聲音壓低,這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這樣,老師的批評也就容易被學生接受。第三,教師要做到就事論事,不翻舊賬,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增加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批評時,教師要給學生擺事實,講道理,既看到錯誤,又要肯定成績,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教師是在幫助他。這樣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
四、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至少有九種智能,有長也有短。“沒有不想成為好孩子的兒童”。從兒童來校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應該善于發現并不斷鞏固和發展他身上所有的好的東西。讓集體看到的首先是每個兒童的優點,這才是育人的藝術所在”(蘇霍姆林斯基語),因此,當學生第一天走進校園時,我們的老師一定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為孩子的未來著想。孩子是最天真淳樸的,他們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好,他就會更加親近老師,將老師當成他的好朋友看待,會把自己的煩惱講給老師聽。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孩子親近老師,就會愿意聽他的講課,樂于接受他的教育。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給教師和學生以溫馨、愉悅的氛圍,使師生雙方思維活躍,靈感迸發,雙方在課堂交往中情感交融、心里共振、配合默契,就會使教師教的最佳心理狀態和學生學的最佳心理狀態相吻合,激發師生各自的潛能,促進課堂活動有序、高效,最大限度的實現教學目標。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交往中師生合作的支柱。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樂觀、自信的能力,從而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質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課堂活動變得生動而又多姿多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