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楊楊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明確語文教育要“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就明確要求,語文教育在基本的知識教育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以使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欣賞文學藝術來提高其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要達到這一步,就是要“開拓學生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在教材原有選編的文學作品基礎上,擴展教材的文學性,以便更好地實現這個教學目標。
首先,把握語文教材文學的教學目的。語文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藍本,要以此為權威的依據開展語文教學設計。但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地取舍、調節,教師靈活地掌握調節的度和方式。比如,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一點地域性的文學作品,以便培養學生對當地文學文化的了解。比如講到古代詩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與當地文化歷史有關的詩歌,然后在班上開展一場詩歌朗誦會,這既將刻板的詩歌教學開展得更加生動,也能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其次,把握擴展語文教材文學性的原則。擴展語文教材文學性不是教師隨意對教材選文的舍棄,也不是對教學大綱規定的各項要求的隨意調整,而是以教學大綱為指導,以教材選文為基礎,根據教學需要進行的合理擴展。所以,必須把握如下原則:一、以增強整體性的文學性感受為原則。通過增加文學作品,讓學生能夠加深對優秀作品的語言、思想等藝術魅力的體會和認知,增強對作者文學風格的領略和對文學鑒賞的感受性。比如,學習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妨在教學之外,讓學生閱讀理解諸葛亮的《前出師表》或者《誡子書》,不但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諸葛亮這個歷史人物,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涵。二、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原則。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興趣”。文學興趣的培養,是學生提高文學素養的關鍵。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改變刻板地知識傳授、作品講解、作業考試等常規手段,在文學作品教學中通過擴展教材的文學性來提升學生對文學的興趣。興趣一旦形成和穩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就自然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適當增加合適的文學作品,增加新的信息和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審美的認識,體會文學的魅力。比如,教材中選了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魯迅的作品歷來都是比較難理解的,但是相對來講,魯迅的散文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領會魯迅散文的魅力,可以將魯迅的《我的父親》這篇文章作為擴展閱讀的作品,讓學生課外學習。這種對比閱讀,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寫作風格,也是增強學生理解同類作品興趣的途徑。
再次,語文教材文學性擴張以傳承傳統文化為旨歸。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學記載了中國幾千年文明的演進歷史,中國文學傳承了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化稟性,是中國人內在情感的紐帶。不論是先秦的四書五經等典籍,還是漢賦、唐詩、宋詞等辭章,綿延至民國、現在的浩若煙海的文學作品,都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語文教材中的選擇的篇目,是其中優秀的篇章,但是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更多優秀的作品介紹給學生們,讓他們通過學習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和藝術,培養他們愛國的情懷,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青少年逐漸淡漠了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將學習看做大人強加的負擔,以至于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所知甚少,對傳統文學的了解僅限于教科書中的篇目,這是不符合一個中國應有的文化素養的。因此,初中語文應該有意識地增加一些教學素材,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傳承我們偉大的文明,更好地領會我們獨特的文學精神和文化氣質。比如,初中課本中選入的李杜的詩歌,我們就可以將小李杜的詩歌有意識地擴展進去,通過比較閱讀和教學、朗誦和賞析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獲得文學素養的提升。在比如,在學習曹操的《龜雖壽》的時候,就可以結合《三國演義》以及電視劇《三國演義》等來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和個性特征。這就能增強文學作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對歷史、文化的認識與感悟,從而能夠樹立起為傳承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信念。
最后,把握文學性擴展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接受程度。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緊密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老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積淀、文學素養層次的評估,然后根據評估情況和教學實際進度安排設計文學性擴展計劃。其一是作品選擇必須難易適當。根據學生和教材情況,選擇擴展學習的文學作品必須難易適當,特別是古文作品。如果太難了,學生讀不懂、理解不了,就會給學生造成負擔的同時打擊學習積極性。其二是教學設計難易程度適當。同一篇文學作品,老師的教學設計一定程度上引導著學生在何種層次上進入作品,因此,不論是設計的問題還是其他類型的教學活動,老師都必須在難易度這個方面為學生把好關。
語文教學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教育工作,肩負著偉大而光榮的使命。因此,在立足教材、緊扣大綱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推動語文教學的文學性擴展,是語文教學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不但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切實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傳統文化修養,這是教育幫助教育對象成長成才的應有之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