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 要】親子教育與創造性美工活動的融入教學,尤其是在幼兒啟智階段,從親子的主題教學、班級特色、新生適應期的角度出發,圍繞幼兒創造性美工思維的開啟和形成,從美工活動的設置內容、材料、指導方法等方面給予綜合考慮,概述親子教育活動在創造性美工課程中的目標和特點,提升教師在創造性美工課程的整體素質,更好的實現幼兒的優秀品質。
【關鍵詞】自主性游戲 親子教育 創意美工 親子創意美工
一、問題的提出
通過創意性美工課程的應用,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直接用手操作簡單工具,對各種形態(點狀、線裝、面裝、塊裝)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質材料進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間的、可視的、可觸摸的多種藝術形象的一種教育活動。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可以在最佳的氛圍中形成,創意性美工對培養幼兒觀察事物,形成美感、創意思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通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材料,包括果實、瓶子、水彩筆、花朵等等,并通過折、粘、剪、貼、畫等多種形式,創造出漂亮的藝術品,點燃幼兒內心創意美工的興趣點。
二、研究內容
1. 探——主題內容的運用模塊
在幼兒園,最能給予幼兒自主性游戲機會的場所是區角游戲。教師不僅應關注游戲區角的設置,更應關注區與區之間幼兒的流動和材料的流通。理想中的區角游戲狀態應該是孩子們個個有事做,時時有事做,通過人員的流動帶動物品的流通,引發孩子的自主交往和創造熱情。
雖說自主性游戲是幼兒自主選擇與主動開展的游戲活動,但在幼兒園教育背景下,教師的引導仍然很重要。只是相對于教師特意設計的教學游戲來說,對幼兒自主性游戲的引導,教師應更加講求策略,善于將教育意圖滲透于環境之中。如中班、大班的孩子已會通過討論制定游戲規則并設計規則標記,因此一開始教師讓幼兒自主設計時,他們的積極性都很高。給各個區設計了4—5個標記圖。由于是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規則標記,因此在不同的區角出現了不一致的標記圖,導致其他孩子看不懂標記圖的意思。于是教師又引導孩子們討論設計讓大家一看都懂的圖案,如畫個笑臉表示“微笑服務”;畫一排小朋友,表示排隊等候等。經過教師的引導,不僅簡化了原來設計的五花八門的規則標記,而且能真正發揮規則標記的隱性指導作用,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2. 享——游戲分享的設計模塊
每個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參與游戲的體驗不同、經驗不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不同,開展游戲講評由此可以成為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分享快樂的過程。孩子們在教師的啟發下都能從“客人”的需要出發,想方設法地滿足“客人”的需要,這對孩子責任意識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同時教師的引導也為其他孩子在下次游戲中碰到同類問題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鑒,有利于孩子下次游戲的進一步推進。 例如:大一班的美術特色是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它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致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他們的線描畫是應用瓶子做原材料,先在瓶子上刷一層白色的聚丙烯胺,然后進行作畫。
3. 尋——材料運用的找尋模塊
材料的選擇是給幼兒提供創意美工活動的必要條件,通過在親子創意美工活動中選用紙質類、瓶罐類、果實類的材料,在找尋材料中收獲樂趣,在組織材料中發揮靈感,在運用材料中得到啟發。(1)紙制類。紙質材料時幼兒親子創意美工必不可少的一些內容,生活當中的紙類很多,紙類方便又拿得到,體現環保衛生,又可以做很多東西進行變化。在具體的紙質材料的運用上,讓幼兒學習合理使用廢舊物品改造的方法,利用剪、貼、組合等方法進行創作。在幼兒美工創作的材料投放上,通過刪減、添加等方式來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還可以對材料進行整合。在幼兒對一組材料非常熟悉而失去興趣時,把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材料組合在一起,并結合全新的游戲情景,和全新的活動內容,讓幼兒創作出別出心裁的作品。
(2)瓶罐類。一個瓶、一個罐,丟棄時變得微不足道,但是經過智慧的改造,就可能成為孩子們的一件喜愛的藝術作品或游戲材料。甚至有的瓶罐特有的造型,天然成為幼兒藝術熏陶的好媒介。在體現親子活動的效果時,注重培養幼兒對瓶罐線條的把握與提高造型能力,學會美工活動中的各種技法,讓幼兒能在以后的創作中,有更多形式的表現,同時配合創意美工的學習,讓孩子多動手動腦之余,在生活中感受到創意美工的樂趣,增進知識和融入感情。
(3)果實類。我們選擇的水果,豆子等果子類東西品種多,可以選擇,造型豐富,而且生活中可以取,可以作為幼兒美術創意活動的素材,做果實中也提倡節約不浪費的精神。通過對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進行創造性的加工和藝術發揮,整體體現出藝術的魅力。讓幼兒進行果實色彩的自由搭配,并從中獲取美感和成功感。生活化的創造性美工活動,是實現親子教育的最貼切方式,讓幼兒在生活的氛圍中需求創造點,激活對美術的自我表現力。
三、結語
在自主游戲過程中,通過親子創造性美工活動的整體效果,從幼兒的創造性美工作品中可以觀察到孩子的心靈深處,同樣,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自信、樂觀的性格。在親情教育中激活創造性美工的活力。用賞識的目光欣賞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樹立自信。在成果展示中感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教給幼兒創造性美工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充實畫面,享受自信的快樂。
【參考文獻】
[1]童彥. 幼兒園繪畫教學中的情感效應運用初探. 早期教育(美術版),2012,6(2):24-25.
[2]周艷芬. 淺議親子教育中的兒童創作性繪畫活動;科技致富向導,2010,05(5):12-13.
[3]周慧英. 紙隨心動. 心隨指動——激發小班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青春歲月,2011,08(6):2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