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超聲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實習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強調多學科結合,注重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圖像的能力,實踐技能的操作和報告的規范書寫等基本功。
【關鍵詞】醫學影像專業 超聲診斷 教學方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現代醫學技術發展速度也正加快,醫學影像學內容也由單一的X線放射診斷發展到包括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數字X線攝影(CR)、核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學、超聲、核素等技術的綜合性學科,在現代醫療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其中超聲以其無放射性、操作簡便、經濟、可用于術中及床邊等優點,常常成為臨床上一線檢查方法。與其他影像學相比,超聲醫學實踐性更強,集儀器操作技術及診斷思維于一體,需要手、眼、腦并用,因此診斷醫生個人操作技術及知識結構決定了其診斷水平。醫學影像專業學生如何在實習期間提高操作能力及診斷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外,帶教教師的教學策略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學生在實習中不僅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理論指導實踐,培養較強臨床診斷思維及工作能力,以在嚴峻的就業競爭中增強競爭力。就我多年來影像專業學生實習中的教學工作,總結了以下體會:
1.培養良好的醫德,強化法律意識
職業道德教育是實習生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實習生進行醫德醫風教育,讓其從思想上正確認識人生價值,無論畢業后能否順利參加工作,只要掌握了過硬的技術,就具有競爭力,就有上崗機會。同時,通過向實習生講解典型的醫療糾紛,教育其認識到醫療行業面對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風險性較高,故必須端正醫德醫風,一切以患者為中心。
2.提高學生對超聲儀器的操作能力
超聲診斷是建立在運用各種掃查切面、掃查方法充分顯示病變,并對其聲像學特征全面掌握的基礎上,病變的“檢出”是疾病診斷的前提,因此對檢查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較高,帶教過程中應使學生了解儀器的性能和熟悉超聲儀器的操作。具體如下:①應向實習學生詳細介紹各臟器超聲檢查前患者的準備及檢查過程中患者的體位。②超聲診斷儀的使用。使學生了解探頭型號的選擇,演示正確的手持探頭的方法及不同臟器的掃查順序及切面。熟悉超聲診斷儀上常用按鍵的作用,如何通過調節聲像圖的增益、聚焦、深度等在保證正確掃查切面的基礎上獲得清晰地圖像。③為使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機會,鼓勵學生互為“模特”進行掃查,熟悉不同臟器的掃查方法及要點,加深對正常臟器聲像圖表現的認識。
3.聲像圖分析應結合解剖學、病理學與臨床醫學
超聲診斷學是一門以電子學與醫學工程學的最新成就為基礎,依靠解剖學、病理學等形態學科,密切結合臨床醫學,利用體外或腔內超聲波照射,非侵入性的獲得活性組織和器官的精細大體斷層解剖學圖像,從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診斷的新興學科。這就必須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解剖學的相關知識有所掌握,在熟悉正常的解剖結構的基礎上,才能發現異常的情況。從病理及生理的過程來理解超聲圖像的形成,讓學生在了解病變的病理改變的基礎上認識超聲圖像,不就圖論圖。臨床實踐是在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中去認識疾病的本質。如肝膿腫的形成過程,膿腫形成早期并不能顯示明顯膿腔,病人的臨床癥狀不典型,需與肝內占位病變相鑒別,而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內部出現液化壞死,聲像圖上出現不規則的液性暗區,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增大,或者治療好轉可逐漸消失。這種疾病的聲像圖特點在病變的不同時期有差異,這就是“同病異影”。“同病異影”是存在于影像學科的普遍現象,如何做出正確的診斷,為臨床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需要實習教學中培養學生密切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全面考慮的習慣,增強對疾病的整體認識,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歸納能力。
4.培養學生規范報告的書寫能力
規范的報告書寫有助于對疾病的全面分析與理解,有助于診斷思路的條理化。讓學生了解超聲報告的格式,如:姓名、性別、年齡以及超聲檢查號、門診號、住院號、超聲表現及超聲提示等。超聲表現的描述先整體后局部,即先對所檢查臟器的整體情況如大小、形態、包膜、內部回聲做一整體描述,再對局部病灶重點描述,包括病變的大小、部位、形態、邊界、內部回聲、內部血流信號以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等等。規范實習生的超聲報告書寫,正確使用醫學術語,使超聲報告規范化、條理化。超聲診斷分確定性診斷及非確定性診斷。對于結石及典型囊腫可做出確定性診斷,非確定性診斷根據聲像圖的表現做出提示性的建議:考慮某某疾病的可能性大,不除外某某疾病,性質待定或建議進一步檢查等。規范的報告可以為臨床醫師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指導臨床醫師做出進一步診療計劃,還可以為實習生走入工作崗位后奠定基礎。
5.超聲發展的新技術和新進展
近10年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壓電陶瓷等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和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需求,使圖像質量和分辨率越來越高,超聲診斷范圍和信息量不斷擴充。當前超聲診斷已從單一器官擴大到全身,從靜態到動態,從定性到定量,從模擬到全數字化,從單參數到多參數,從二維到三維顯示,多普勒彩色血液顯示代替了創傷性導管檢查,形成了一門新興的科學——介人性超聲學,大大擴充了超聲診斷治療范圍,提高了診斷的特異性和信息量。由于其損傷性小,電離輻射輕,價格低廉,易被患者所接受,目前已成為發展最快的成像技術,進入了超聲影像學發展的黃金時代。 通過了解超聲領域的新技術,能提高對超聲醫學的興趣,同時對未來職業的選擇有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程旭青,張繼平. 超聲診斷實習帶教體會[J]. 臨床醫學工程,2010, 17(2):139-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