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平,王光遠,張著猛
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是目前治療腎臟結石常用的微創技術,但術后腎臟出血仍是此項技術的嚴重并發癥。以往所采用的腎內血管栓塞術雖能起到一定止血效果,但由于受靶血管選擇和栓塞材料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對腎臟組織損傷較大。近年來,我科采用超選擇性靶血管內釋放微彈簧圈栓塞治療PCNL后嚴重腎出血,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資料 9例患者均為本院泌尿外科2011年7月~2013年9月間行PCNL后大出血病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齡24~73歲;右腎3例,左腎6例。術后24 h內大出血1例、2~10 d出血8例;出血持續時間1~5 d。臨床表現為持續性鮮紅色血尿、膀胱填塞、血壓不穩、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壓積進行性下降,2例出現休克前期表現。經保守治療無效而行超選擇性腎動脈栓塞術。
1.2方法
1.2.1設備材料 使用GE-Innva3100IQ數字平板血管造影機和美國COOK公司生產3F微導管;栓塞物為COOK 0.018in塔形微彈簧圈及自制明膠海綿顆粒。
1.2.2操作方法 采用常規Seldinger技術穿刺右側股動脈,置入5F動脈血管鞘。使用5F-Cobra導管插管至患側腎動脈起始部行腎動脈DSA造影,速度5 ml/s、總量15 ml非離子型造影劑。采集動脈期、實質期、靜脈期圖像;顯示患側腎動脈及其分支,而后選擇性插管至供血動脈干造影,了解病變血管分支、形態,造影明確有無動-靜脈瘺及出血遠端側支或交通供血,3F微導管超選擇插管至腎段動脈,微導絲引導下將微導管頂端盡可能靠近出血部位,根據靶血管大小緩慢釋放直徑2~3 mm,長度1~2 cm微彈簧圈,10 min后再次造影,若造影劑停止外溢及假性動脈瘤消失,提示出血動脈已成功栓塞。對合并動靜脈瘺者,在微彈簧圈栓塞瘺口的同時、注入少量明膠海綿顆粒(1 mm×1 mm×1 mm)和對比劑混合液進行補充栓塞;15 min后行全腎造影,確認無出血后撤出導管,穿刺處加壓包扎。
1.3觀察指標 術后監測生命體征6~8 h,觀察尿量和尿色變化。動態監測血、尿常規及腎功能。
患者造影顯示出血點共11處,7處為單純腎內小動脈損傷,5處存在假性動脈瘤,2處合并動-靜脈瘺。術中行2次微彈簧圈栓塞者4例;對2處合并動-靜脈瘺以微彈簧栓塞后加用明膠海綿顆粒栓塞腎段及亞腎段血管。術后1~2 d血尿消失。4例患者出現腰痛、低熱等栓塞后反應,對癥處理后消失。未發生敗血癥、腎膿腫及異位栓塞等并發癥。隨訪半年,分別于術后1、3、6個月行尿常規、腎功能及腎臟B超檢查,9例患者均未發生再出血和腎性高血壓,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測正常。
PCNL術后出現少量滲血屬正常術后改變,多為引流管和支架管刺激或術中碎石黏膜損傷所致[1],經抗炎、止血、臥床等處理后消失。術后發生一次性出血量>600 ml或術后持續血尿伴血色素進行性降低、血壓下降,屬PCNL嚴重出血并發癥,為腎動脈造影超選擇性栓塞術適應證,應及時進行處理。文獻報道,術后早期大出血多為腎段、腎葉間或弓狀動脈損傷所致,遲發性出血多為并發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形成[2]。本組1例術后24 h內大出血,造影顯示動脈期腎段小動脈損傷,此時采用同軸微導管技術、予以2枚微彈簧圈進行栓塞。其余8例患者經造影證實均為腎內小動脈破裂出血,致5處假性動脈瘤及2處動靜脈瘺形成,經微導管微彈簧圈選擇性栓塞及聯合明膠海綿效果顯著,未出現并發癥。表明準確及時把握栓塞治療適應證和時機,對PCNL術后腎臟出血的治療安全可靠。
資料顯示,選擇合適的栓塞材料不但有助于提高止血效果,而且對保護患者腎臟功能至關重要[3]。彈簧圈栓塞療效確切,對腎功能影響最小,彈簧圈作為低壓栓塞材料,適用于不同管徑血管[4]。筆者體會,選擇彈簧圈直徑應略大于靶血管內徑,但不宜超過20%,長度在2 cm以內為宜,以避免彈簧圈釋放后盤曲不完全而進入其他正常腎段動脈,造成其他腎組織梗死;在處理動-靜脈瘺時,采用彈簧圈栓塞安全,便于操作,同時適當加入明膠海綿顆粒能提高栓塞的成功率。本組9例患者中,7例為微彈簧圈栓塞成功,2例動-靜脈瘺患者單純使用微彈簧圈栓塞效果不佳,加用明膠海綿顆粒處理成功。此外,導管選擇是避免造成腎臟進一步損傷的關鍵,3F微導管不失為超選擇栓塞術的理想選擇。
綜上認為,把握時機、選擇合適栓塞材料,超選擇腎臟腎段動脈內釋放微彈簧圈栓塞術是PCNL術后嚴重大出血的首選治療方法,不但能及時止血,安全有效,并發癥少,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腎組織及保護腎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阿不力孜·司馬義,文彬,李九智,等.超選擇性腎動脈造影栓塞術在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出血的診斷及治療[J].新疆醫學,2013,43(1):61.
[2] Srivastava A,Singh KJ,Suri A,et al.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are there any predictive factors[J]?Urology,2005,66(1):38.
[3] 陳云濤,李立,汪自力,等.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嚴重出血的動脈栓塞治療[J].華西醫學,2013,28(2):230-233.
[4] Phadke RV,Sawlani V,Rastogi H,et al.Latrogenie renal vascular injuries and their radiological management[J].Clin Radiol,1997,52(2):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