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芩,周 芳,李國倫,張 輝
隨著全球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的增多,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已經成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癥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易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2]。干擾素是目前治療慢性丙肝最有效的藥物,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派羅欣)聯合利巴韋林目前已成為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標準治療方案[3]。我科對12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患者應用派羅欣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及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1.1病例資料 選擇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療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患者12例,慢性丙型肝炎診斷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診斷標準[4]。其中男9例,女3例,年齡32~47歲,病程2~6年。均合并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3~6年,均在當地疾控中心接受正規抗病毒治療。余無其他并發癥。患者治療前相關檢查如下:(1)肝功:總膽紅素測定(TB)13.1~20.7 μmol/L,谷丙轉氨酶(ALT)12~117 U/L,白球比(A/G)1.2~1.5;(2)血常規:白細胞(WBC)4.1~6.7 G/L,中性粒細胞計數(N)2.0~3.5 G/L,紅細胞(RBC)4.5~5.0 T/L,血紅蛋白(HB)101~180 G/L,血小板計數(PLT)100~156 G/L;(3)丙型肝炎病毒定量(HCV-RNA)(2.212~9.927)×(103~105)IU/ml;(4)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1a亞型;(5)CD4+細胞計數>350個/ mm3;(6)肝臟B超:肝回聲改變,膽胰脾門靜脈雙腎未見明顯異常。
1.2治療方法 給患者皮下注射派羅欣180 μg,1次/w,連續使用48 w;兩次注射時間間隔7 d±4 h。口服利巴韋林片1200 mg/d,連續服用48 w。
1.3療效判定 早期應答:治療12 w時,血清ALT正常,HCV-RNA(-);完全應答:治療結束時,血清ALT正常,HCV-RNA(-);持續應答:停止治療后26 w,血清ALT正常,HCV-RNA(-);無應答:治療及隨訪期間未達到上述效果。
早期應答9例(75.0%);完全應答8例(66.6%),持續應答4例(33.3%),無應答0。在用藥第1 w,患者不同程度出現流感樣癥狀,如低熱、頭暈、頭痛、肌肉酸痛、食欲不佳,緊張,失眠等;用藥第12 w左右,部分患者出現脫發,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下降等現象。
3.1健康宣教 責任護士據患者病情、診斷、治療、護理、飲食、文化、生活環境、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有計劃進行健康宣教,充分告知慢性丙型肝炎是可防可治,提高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從醫依從性,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使各項治療順利進行。
3.2心理護理 患者系慢性丙肝、艾滋病雙重感染,擔心治療效果、費用偏高、影響工作、親友的不理解及外界議論等,心理壓力大。護士在與患者溝通時,做到尊重、熱情、真誠、共情和積極關注等[5]。護士在進行護理操作、健康宣教、病情觀察的同時,注意發現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對緊張、焦慮、失眠、自卑等現象,有的放矢進行心理指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生存質量,有助于全面康復。
3.3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
3.3.1流感樣癥狀 使用長效干擾素的早期不良反應是流感樣癥狀,首次派羅欣注射后3~8 h,會出現不同程度發熱、頭暈、乏力、全身酸痛等癥狀。護士在注射前主動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及應對措施,堅持治療以上癥狀會逐漸減輕并可以耐受,使患者有心理準備來應對并發癥的發生。用藥后嚴密監測生命體征,體溫超過38.5 ℃者,給物理降溫或遵醫囑使用降溫藥,督促患者多飲水,減輕流感癥狀;對肌肉酸痛患者,按摩或聽音樂等以減輕疼痛,增加舒適感。
3.3.2消化道癥狀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脹、食欲減退等癥狀,食欲下降會導致體重減輕、免疫力下降等。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同時注意飯菜色、香、味調配,營造良好進食環境;癥狀嚴重者可以遵醫囑服用促消化藥和維生素B1、維生素B6等減輕癥狀。
3.3.3造血系統癥狀 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計數降低等,因此,應定期檢測,發現中性粒細胞計數<0.75 G/L、Hb≤80 G/L、WBC<3.0 G/L,應遵醫囑調整派羅欣用量,并使用升白細胞藥物等。增強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呼吸道及泌尿系統感染;密切觀察有無牙齦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有無瘀斑等,據臨床癥狀酌情處理,使治療順利進行。
3.3.4脫發護理 使用長效干擾素治療中,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發,使自我形象紊亂,特別是愛美的女性,她們很在意別人反應,對其心理造成一定影響,對治療失去信心。責任護士應關注患者脫發程度,充分告知脫發是暫時的,停藥后頭發會重新再生。指導患者減少脫發的辦法,如用寬齒梳子梳頭,減少因用力梳頭牽拉而增加脫發;女患者可改留短發型,避免燙發、染發等傷害導致脫發。
3.3.5飲食護理 進食碳水化合物、富含維生素及優質蛋白為主飲食,以新鮮蔬菜、水果、牛奶、瘦肉、雞肉、雞蛋、魚類、豆類等食物為主,忌食煙、酒、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
3.3.6注射部位及注意事項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治療中有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的出現,藥物減量、臨時停藥或停止治療都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注射部位:一般是腹部或大腿外側皮下注射,臨床上主要以腹部皮下注射為主。干擾素應密閉、避光、2~8 ℃保存在原包裝中,勿冷凍,有效期24個月。
3.3.7出院指導 丙肝、艾滋病均可通過血液、性接觸、母嬰傳播,其中血液傳播是丙肝主要傳播途徑。因此,丙肝患者禁止獻血,避免公共使用剃須刀、牙刷、紋身穿耳孔等。AIDS患者抵抗力低,應盡量避免到公共場所,注意個人衛生,不要接觸結核病、肺部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與配偶發生性關系時,必需使用避孕套,避免感染。教會患者如何使用和保存派羅欣(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加強營養,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調整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證足夠的睡眠,促進疾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3.3.8隨訪 護士建立患者信息庫,有詳細的患者治療方案、聯系電話、地址等信息,并與主管醫師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治療進展情況。對一些不良癥狀給予專業指導,在患者出院后,基本是以電話溝通為主,提醒患者什么時間注射派羅欣、什么時間復查等。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AIDS患者是個特殊群體,AIDS是HIV侵犯機體免疫系統,大量殺傷免疫細胞,使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及監督功能低下[6]。CD4+細胞計數被作為檢測HIV疾病進程的標記物,當患者的CD4+細胞計數>200個/mm3時,發生機會性感染的危險性較小[7]。本組患者的CD4+細胞計數>350個/ mm3,說明他們的免疫功能和正常人差不多,可以耐受正常的治療方案。派羅欣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過程中,除監測丙型肝炎的相關檢測外,還要關注患者CD4+細胞計數情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治療及護理方案。讓患者充分了解丙肝是可防可治的,通過正規抗病毒治療可以清除或持續抑制患者的丙肝病毒,以減輕肝損傷,預防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技術功底,還要具備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在護理操作、健康宣教等過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如職業、文化程度、經濟條件、家庭成員、宗教信仰、興趣愛好、癥狀體征及對疾病的認知等,與患者溝通交流時主動、真誠、熱情,細心,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及時調整護理措施并實施,有效減輕或消除患者緊張憂慮情緒,以最佳狀態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保證治療順利進行。通過全程的護理干預,使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病情,理性對待疾病的治療及護理,提高就醫依從性,提高自護能力。
【參考文獻】
[1] 魏瑞峰,邱巧玲.慢性丙肝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療中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3):195-196.
[2] 侯聰玲.派羅欣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肝臨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3):227-228.
[3] 李亞,孟園.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8,22(2):51.
[4]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及寄生蟲學分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4,20(4):197-203.
[5] 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53.
[6] 丁炎明.艾滋病的護理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8):74.
[7] 池冰玉.CD4+細胞值對艾滋病患者臨床護理的指導價值[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6):72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