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昕,王勇軍,鄧蜀云,吳怡蒙,曾 夢
伽瑪刀治療單純泌乳素型垂體瘤325例
梁 昕,王勇軍,鄧蜀云,吳怡蒙,曾 夢
目的 觀察分析瑪西普旋轉式伽瑪刀治療單純泌乳素型垂體小腺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2001~2011年11年共收治瘤體最大徑≤20 mm單純泌乳素型垂體瘤325例,其中微腺瘤197例,小腺瘤128例。采用50%等劑量曲線,治療周邊劑量20~24 Gy,中心劑量40~48 Gy,有68例經過兩次治療。隨訪13~56個月,平均32個月。結果 癥狀消失/改善291例(89.5%),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或下降265例(81.5%);MRI復查,全組病例瘤體消失。結論 伽瑪刀對單純泌乳素型垂體微腺瘤和瘤體≤20 mm的小腺瘤效果確切。
垂體瘤;泌乳素型;伽瑪刀;療效
對于單純泌乳素型垂體微腺瘤和瘤體≤20 mm的小腺瘤,常規采用手術治療,但手術易損傷正常的垂體組織,有引起垂體功能低下的可能。口服嗅隱停僅能在服藥期間控制腫瘤生長,不能達到根治目的。本研究應用馬希普旋轉式伽瑪刀于2001~2012年11年間治療并隨訪了單純泌乳素型垂體瘤411例,對其中≤20 mm的325例進行總結分析,結果較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資料 本組均為單純泌乳素型的微腺瘤或瘤體最大徑≤20 mm的小垂體瘤,且未進行過手術治療,均有影像學檢查及血垂體激素水平檢查結果支持。其中男性11例,女性314例,年齡16~41歲,平均27.3歲。男性主要表現為皮膚細嫩、體毛稀少,性欲下降或性征不明顯;女性主要表現為單純月經紊亂、閉經或伴泌乳;部分患者有頭痛和視力改變。血泌乳素(PRL)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2 治療方法 (1)治療前1個月盡量讓患者停止服用溴隱停等藥物,以免影響伽瑪刀治療效果。可提前3~5 d服用少量激素(地塞米松),以減少治療后視路(視神經、視交叉、視束)的水腫反應。(2)安裝由依科達公司生產的Leksell-Ⅱ型定位框架,盡量把病灶置于坐標中心,然后進行核磁共振掃描,精確顯示病灶及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3)制定治療計劃:采用馬希普旋轉式伽瑪刀和50%等劑量曲線,周邊劑量20~24 Gy,中心劑量40~48 Gy(均為一次性治療)。標記治療野內的重要結構,如角膜、視神經等,并確保視器接受劑量≤10 Gy(若瘤體與視器貼近或已有壓迫視神經者應<8 Gy)。有68例(20.9%)因第一次治療后瘤體縮小不明顯和/或泌乳素水平下降不理想,1年以后進行了再次伽瑪刀治療。
1.3 隨訪 患者術后定期來院復查,進行臨床表現、影像學、激素(PRL)檢查。泌乳素水平復查每3個月1次;影像學(MRI)檢查第1年每6個月1次,1年以后每年1次。
本組325例隨訪13~56個月,平均32個月。癥狀消失/改善291例(89.5%),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或下降265例(81.5%);MRI復查,全組病例瘤體消失。未出現視力下降、垂體功能低下等反應,23例女性患者正常懷孕生產(為保證胎兒正常發育,要求育齡婦女在伽瑪刀治療1年以后方能懷孕)。
垂體瘤是顱內常見的良性腫瘤,僅次于膠質瘤和腦膜瘤。泌乳素型垂體瘤約占垂體瘤的50%~60%[1]。其臨床表現,女性主要為閉經-泌乳-不育三聯征,男性主要為性功能障礙、不育、泌乳、乳房發育、毛發稀疏、睪丸較小等。伽瑪刀治療垂體瘤安全、有效,已得到公認,有學者認為伽瑪刀可以成為小腺瘤的首選治療方法之一[2-5]。Mark等[6]甚至認為,對于微腺瘤,手術易損傷正常的垂體組織,伽瑪刀能精確定位,能有效地控制殺死腫瘤,最大限度地保護正常垂體,應作為微腺瘤的首選治療方法。本組325例≤20 mm的單純泌乳素性垂體腺瘤應用伽瑪刀治療,瘤體消失率為100%,也有力佐證了該觀點。
精確定位在治療小腺瘤特別是微腺瘤時非常重要,安裝Leksell框架時,應盡量將病灶置于框架中心,掃描時應精心擺位,以確保橫縱軸的水平位,并采用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薄層掃描等以確保定位精確。伽瑪刀治療后,在激素(PRL)水平的恢復方面,部分病例滯于瘤體改變,甚至有少數病例(本組有60例,占18.5%)激素水平不能恢復至正常。激素水平的下降快慢及程度,與伽瑪刀治療劑量的大小有一定的正相關。治療劑量大者(50%等劑量曲線,周邊劑量≥20 Gy)比治療劑量小者(50%等劑量曲線,周邊劑量≤18 Gy)激素水平下降快。有學者[7]建議,患者術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血PRL水平,以了解PRL的動態變化。如果其在3年內未恢復正常,可考慮再行伽瑪刀治療。本組有68例患者通過二次補量治療后,PRL水平得到有效恢復。
在本組中有23例育齡婦女在治療1年后月經恢復,正常懷孕產子。為確保胎兒不因伽瑪刀治療引起畸變,特別給患者強調,在伽瑪刀治療后的1年內不能懷孕。對近期特別想要懷孕的泌乳素型微腺瘤或小腺瘤患者,建議其先服用嗅隱停,待生小孩或確實不能懷孕后再行治療。
在伽瑪刀治療垂體瘤時,還有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對視路的保護。必須精確定位,精心規劃治療方案(包括小準直器的選擇、多個等中心點和變更權重等),將視路的被照射劑量控制在8~10 Gy以下[8]。本組均為≤20 mm的小腺瘤和微腺瘤,瘤體與視神經有較大的距離,保證了視路的放射劑量在8~10 Gy以下,從而保證了本組病例未因伽瑪刀治療引起視神經的放射性損傷。另可提前服用少量激素(地塞米松),減少治療后視器(視神經、視交叉、視束)的水腫反應。全勝等[7]認為,伽瑪刀治療后,應每月檢查一次視力,術后早期視力下降多為水腫造成,可應用糖皮質激素、神經營養藥物、脫水劑等保守治療。
綜上所述,伽瑪刀治療泌乳素型垂體小腺瘤及微腺瘤方法安全,效果確實,不會損傷正常的垂體組織,基本無風險,副作用小,可作為此類病例的首選治療方法之一。
[1] 劉宗惠.顱腦伽瑪刀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99-200.
[2] 鄧立高.垂體腺瘤伽瑪放射外科治療現狀[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3,19(5):398.
[3] 袁樹斌,雷進,唐軼, 等.旋轉式伽瑪刀治療垂體瘤的初步報告[J].立體定向和功能神經外科雜志,2000,13(1):15-18.
[4] Izawa M,Hayashom N,Paolo E, et al.Gamma knife radiosurgey for pituitary adenomas[J].J Neurosurg,2000,93(3):19.
[5] 姜自強,江鋒,鄧志鋒,等.54例顱內腫瘤伽瑪刀治療后追蹤隨訪的結果[J].江西醫藥,1999,34(2):65.
[6] Mark J,Malik J,Fendrgch P.Initial experierce of an endocrinologist with the treatment of hypophyseal adenoma with the Leksell gamma knife[J].Cas Lek Cesk,1995,134(17):543.
[7] 全勝,周湘濤.伽瑪刀治療垂體瘤的臨床療效分析[J].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6(2):36-38.
[8] Backlund EO,Ganz JC.Pituitary adenomas:Gamma knife[M]//Loeffler JS.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New York:McGraw-Hill,1993:167-173.
610021 成都,解放軍452醫院頭部伽瑪刀室
R 736.4
A
1004-0188(2014)02-0192-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2.030
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