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鴻,羅昕驍,蘇 軍
聯黎中國二級醫院口腔科工作的組織實踐與建議
肖玉鴻,羅昕驍,蘇 軍
黎巴嫩;維和;醫院;口腔科;組織
自2007年1月首支赴黎巴嫩維和醫療分隊執行聯合國賦予的二級衛勤保障任務以來,我國共向聯黎派出了10批維和醫療分隊,筆者為第九批醫療分隊牙醫與醫助,現將2012年6月~2013年2月共8個月的任務期內口腔科工作的組織與實踐總結如下。
按照聯黎部隊口腔衛生勤務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Medical)要求:中國二級醫院設立口腔診室,配置1名牙醫、1名醫助。對牙科醫師的職責要求是:一天最多處置10例患者,包括止痛、拔牙、充填和感染控制[1]。目前,中國二級醫院牙科設備主要包括:綜合治療臺1臺(Anthos,A3,Italy),RVG系統(Trophy IRI,TCN,USA),卡式壓力蒸汽滅菌器(STAT/M2000E,Canada)及輔助牙體牙髓治療器械、齒槽外科手術器械等。
自2012年6月19日~2013年2月19日8個月的任務期里,中國二級醫院口腔科共接診1088例,其中男性1008例,女性80例;聯合國軍人970例,黎巴嫩當地居民118例。口腔診室嚴格執行“一人一機一用一滅菌”的原則,保證醫療安全,杜絕交叉感染。在每日門診工作結束后,及時對診室進行紫外線燈照射消毒,保持空氣潔凈,徹底杜絕醫院內的交叉感染。在絕大部分診療操作中貫徹了“四手操作”的原則。在操作中全程開展無痛技術與微創治療,全程貫徹保存原則,牙髓治療中前后牙均行完善的根管治療術等,實行了較為合理的約診制度。盡管因為維和部隊任務特殊,常出現患者在約定時間內不能前往牙科診室進行治療的情況,但我們在后續的就診工作中根據患者時間完成了治療。
我們攜帶了當前國際最先進的牙科充填器械與修復材料:如3M前牙充填樹脂Z250,Z350(3M,USA),后牙充填樹脂P60(3M,USA),第7代自酸蝕粘接系統G-Bond(GC,Japan),i-BOND(Heraeus,Germany);全酸蝕粘接系統Single Bond 2(3M,USA),雙固化型樁核樹脂LuxaCore Dual(DMG,Germany),后牙充填玻璃離子膠囊FUJI Ⅸ(GC,Japan)等。
3.1 疾病譜較為集中 口腔科疾病依次以根尖周炎、齲齒、和牙齦炎為主[2-3](表1),分別占29.69%、24.17%、14.89%,且患者年齡較集中于20~39歲(與軍隊人員年齡構成有關)。其他依次為智齒冠周炎、殘根拔除、牙髓炎、智齒拔除、牙折,另有少量外傷、簡單修復及正畸病例,合并約占31.25%。因聯黎中國二級醫院駐扎在聯黎東區司令部內,與西班牙營同處一個營區,并與印尼營、馬來西亞營、柬埔寨連等營區毗鄰,因此,在患者數量上,依次排列為印尼(367例次)、西班牙(204例次)、黎巴嫩(118例次)、柬埔寨(66例次)等國(表1)。

表1 聯黎部隊不同年齡組人員牙科疾病分布情況[例(%)]
注:﹡拔除A:智齒拔除;拔除B:殘根拔除;其他:正畸托槽脫落、種植體維護、簡單修復等
3.2 牙科保健意識差異顯著 為了指導臨床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對2012年6~10月就診的患者進行了牙科保健意識的調查統計,并以聯合國2010年11月發布的《2010年人文報告》為依據,將就診患者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對于發展中國家維和軍人患者而言,發達國家患者明顯具有良好的牙科保健意識,其128例患者中,因淺齲、中齲、舊充填體脫落、牙齦炎、定期體檢等需要簡單治療或疾病仍處于輕微病理改變階段而就診的占61.72%;而發展中國家397例患者中,因類似問題就診的僅占23.93%,剩余大部分患者均在齲病發展至中后期,即已發展到牙髓病變或根尖周病變才選擇就醫。同時,接診中我們發現,發達國家患者齲壞牙大都已進行充填治療,有牙列缺損或牙列缺失的大部分患者亦已行不同修復體修復,而多數發展中國家患者,齲齒未進行治療,且均已發展到中齲、深齲,第一磨牙缺失情況嚴重且大都未行修復。在診療過程中還注意到,發達國家患者牙科衛生狀況普遍較好,牙周健康,牙齦附著正常,牙體多無色素沉著,而發展中國家多數患者牙周有不同程度的牙石附著,牙周狀況欠佳。
3.3 牙科治療期望值差異顯著 少數發展中國家患者對待牙齒治療期望值較低,一旦出現疼痛或松動等情況,即要求拔除,甚至是非常年輕的軍人患者。而與之相反的是,發達國家患者對牙科疾病治療的預期值普遍較高,對牙齒的保存意識非常強烈,且對美觀的要求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患者。
3.4 少數患者治療訴求不符合UN SOP規定 少數患者在未參加聯合國維和任務前牙齒狀況就較差,比如多個齲壞牙,通常病程已較長(有些患牙病程預估>10年),牙體缺損嚴重,均已發展到后期,治療復雜,甚至牙列缺損,在任務期內要求行全部完善治療并進行修復;也有少部分患者要求對牙體缺損牙進行冠修復、牙齒漂白等,均超出了SOP的診療范圍[4]。因此,該部分患者的治療成為了困擾牙醫的一個難題,明確拒絕不利相互間的友好交往,但全口治療又耗費了牙醫的大量時間與精力。因此,聯合國應建議各出兵國在其維和人員參加任務前,進行系統的口腔檢查與必要治療。
3.5 不同國家間牙科焦慮癥患者數量差異顯著 牙科焦慮癥(dental anxiety,DA)已成為世界上大眾人群中妨礙口腔醫療保健的主要問題之一[5]。嚴重的DA不僅損害患者的口腔健康和身心健康,而且常導致醫患關系惡化。在二級醫院牙科患者中,發達國家多數患者在治療中均需進行較長時間溝通和疏導,在接受治療前會明確表達對牙科的恐懼,治療中表現神情緊張,面部表情肌甚至四肢肌肉僵硬,對疼痛耐受閾值較低,只要有輕微疼痛的治療,均要求行局部麻醉。而發展中國家患者多數就醫時表現輕松,疼痛耐受閾值相對較高。
3.6 治療范圍可根據口腔醫學的發展適當擴展 隨著口腔醫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如種植牙已逐漸成為口腔內固定修復的重要形式。因此,后期的種植基臺松動、種植支撐式全口義齒的維護等將日漸多見。此外,由于任務期內造成的前牙冠折影響美容的患牙,如已傷及牙髓需行根管治療,可在治療后行簡單的樁冠修復。因此認為,聯合國 SOP診療范圍可適當擴展。
3.7 二級醫院牙醫應主動走入各國營區開展牙科健康宣教 目前聯黎部隊各一級醫院配置牙科診室及牙科醫生的較少。從任務期內二級醫院接診情況分析,牙科患者占門診量1/3左右,說明牙科問題不容忽視,并且很多發展中國家患者缺乏基本的牙科保健常識。所以,二級醫院牙科醫生在不影響正常工作開展的同時,應主動深入各國營區開展牙科健康宣教,普及牙科健康常識,提高維和部隊人員牙科健康狀況。我們在任務期內主動到比利時營、印尼營、中國營進行口腔保健宣教,得到了官兵們的一致好評。
[1] Alberto Asarta Cuevas.Casualty and Medical Evacuation[M]//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Geneva:[s.n.],2011:20-46.
[2] 劉玉柱,馬斌.駐黎巴嫩維和區二級醫院收治口腔疾病986例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09,19(3):317-318.
[3] 張衛華,史小英,冉崇福,等.聯黎部隊牙周疾病調查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2):226-227.
[4] 肖玉鴻,郭海,羅昕驍,等.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基本牙科保健工作的新變化及對策[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3):335-336.
[5] Abrahamsson KH,Hakeberg M,Stenman J,et al.Dental beliefs:evaluation of the Swedish version of the revised dental beliefs survey in different patient groups and in a non-clinical student sample[J].Eur J Oral Sci,2006,114:209-215.
650032 昆明,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口腔科
肖玉鴻,電話:0871-64774715;E-mail:xiaoyuhong56@126.com
R 828.8
A
1004-0188(2014)02-0216-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2.044
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