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靜 ,趙 鑫,尹 紅,王冠梁
疑似肺栓塞外軍患者1例的后送護理
段 靜 ,趙 鑫,尹 紅,王冠梁
肺栓塞;醫療后送;護理
肺栓塞是臨床肺循環障礙病理生理綜合征的統稱,多由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1]。在美國,肺栓塞的發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壓。死亡率位居整個死亡原因的第三位[2]。未及時治療的肺栓塞病死率為20%~30%,診斷明確并經過治療者病死率可降至2%~8%[3]。因此,明確診斷是肺栓塞治療的關鍵,然而在條件有限的醫院,需要將患者后送診斷和治療,所以,成功的醫療后送至關重要,后送護理將是最重要環節之一。我聯黎二級醫院于2013年4月收治1例不典型慢性肺栓塞患者,現將后送護理經驗介紹如下。
患者男,27歲,馬來西亞籍軍人,因左胸痛1 h由聯黎馬來營1級醫院轉入聯黎中國2級醫院。檢查:血壓100/65 mmHg,心率78次/min,呼吸26次/min,體溫38.6 ℃。患者呈痛苦貌,述左胸疼痛,放射至肩背,伴有胸悶,氣促。聽診,心率齊,P2亢進,未聞及雜音,左肺下部呼吸音減弱,少量濕啰音。心電圖示電軸輕度右偏,X線胸部正側位片示左下肺多發性浸潤、胸腔無積液、橫膈無升高。下肢靜脈未見異常。初步診斷:可疑不典型性肺栓塞。因聯黎中國2級醫院無CT設備,無法進一步確診,故由陸路緊急后送至Saida的3級醫院。后經CT確診為左肺下葉動脈栓塞。
2.1 后送前護理 在聯系后送的同時,做好統籌安排。安排患者住入監護室,囑患者臥床休息,高枕臥位,給予低流量吸氧、心電監護及血氧飽和度監測,定時測血壓,為預防肺部感染給予霧化吸入并指導有效咳嗽,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根據醫囑準確給予循環支持。床旁備好呼吸機,以備呼吸衰竭時盡早給予無創性器械通氣。護理過程應避免有創操作,以防溶栓過程出血。向患者講解肺栓塞的基本知識和需要自身注重的問題,尊重患者飲食習慣,合理化為其安排膳食,鼓勵患者多飲水,預防便秘及切勿用力排便。針對維和背景的特殊性,洞察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加以疏導,確保護理安全。
2.2 后送前準備
2.2.1 人員準備 由醫生、護士及衛生員(兼駕駛員)各1名組成后送小組[4],安排的護士不僅應具有較強應急能力和豐富的急救經驗,而且要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此外,不暈車和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是選派護士的重要條件。后送人員與患者的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做好詳細交接班,并對患者再次進行評估,確定是否存在后送指征及禁忌證,再次權衡對傷員實施后送的利弊與風險。
2.2.2 患者準備 后送前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告知后送的原因、目的地、具體時間及后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并向患者告知后送途中可能發生的病情變化和相關處理,明確后送的利弊,以便給患者安全感,并取得理解和配合。
2.2.3 物品準備 主要包括醫療文書、急救藥品和器材以及車輛的準備。急救箱內備足常用的搶救藥品及器械,以及針對肺栓塞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所需的藥品。對《后送備忘錄》中的項目逐一核對無誤后,方可出發。
2.3 后送途中的護理 上車前囑患者排尿、排便,預留套管針建立靜脈通道,以備途中實施給藥。途中護士應經常詢問患者情況,隨時觀察其生命體征、肢體活動等的變化。對肺栓塞可能出現的癥狀,如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咯血、暈厥、發熱等作出迅速準確的判斷,并遵醫囑對癥處理。途中與患者適當交流,緩解其壓力,營造狹小空間內輕松的氣氛。關注患者生理需要,詢問是否暈車、排便,給予水和食物。使用《后送傷情報告單》[4]及時將傷員的治療、護理、監護及病情變化等進行詳細、完整、規范地記錄,做到有據可查。一旦出現意外情況,立即就地搶救,搶救后及時做好補充記錄。
到達3級醫院后,向接診的醫護人員詳細說明患者路上的病情變化、用藥情況以及給予的救護措施,逐項認真交接。做到交接迅速無遺漏,使接診者盡快掌握病情。
由于黎巴嫩局勢動蕩,路況復雜,整個后送過程中,各環節均存在較高的醫療風險,對護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各環節的認真評估、細致的分析、精心的準備、嚴密的護理,最終順利完成了聯黎2級醫院成立以來首例肺栓塞患者的后送護理工作,為以后類似患者的后送護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 Pavlidis AN,Kallistratos MS,Karamasis GV,et al.Diagnosis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in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the role of echocardiography[J].Rev Cardiovasc Med,2013,14(1):56-65.
[2] Grifoni S,Olivotto I,Cecchini P,et al.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normal blood pressure,and echocardiographic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Circulation,2000,101(24):2817-2822.
[3] Mookadam F,Jiamsripong P,Goel R,et al.Critical appraisal on the utility of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Cardiol Rev,2010,18(1):29-37.
[4] UNIFIL.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casualty and medical evacuation[S].2013,ANNEX 6.
671003 云南 大理,解放軍60醫院心胸顱腦外科(段 靜),腫瘤科(王冠梁);成都軍區昆明療養院護理部(趙 鑫,尹 紅)
王冠梁, E-mail:benwolf008@hotmail.com
R 473.5
A
1004-0188(2014)02-0204-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2.036
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