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蘭 綜述,韋 紅 審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慶40004)
新生兒硬腫癥(sclerema neonatorum,SN)[1-2]也稱為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或新生兒冷傷(cold injury),是新生兒期常見臨床綜合征之一,多發生在寒冷季節或并發于重癥感染、顱內出血、窒息缺氧、早產及低出生體質量兒,主要表現為低體溫、皮膚硬腫及多臟器功能損害。臨床上按皮膚硬腫面積占全身百分數分為輕、中、重度,且硬腫面積與病情及預后關系密切,各器官功能損害越大,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硬腫多為對稱性,包括皮脂硬化和水腫兩種變化,累及的多發部位順序是小腿、大腿外側、整個下肢、臀部、面頰、上肢乃至全身,其中以小腿和大腿外側較易發生。SN 約95%發生在產后48 h 內,多發于產后7 d 內的早產兒。嚴重低體溫、SN 可繼發肺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病死率可高達13.8%~37.7%[3],是新生兒危重癥之一。
該病發病機制是多方面的。首先,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體表面積相對較大,且皮下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易發生凝固,棕色脂肪儲存不足,導致失熱大于產熱。其次,各種致病因素致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CA)增多,外周小血管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致微循環障礙;組織缺氧,毛細血管壁受損,可釋放出凝血活酶,纖維蛋白原合成增多,紅細胞表面電荷密度降低,相互排斥減弱而易于聚集,綜合作用可引起DIC 或出血傾向(如肺出血);同時,也導致大量氧自由基(OFR)、脂質過氧化物(LPO)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再者,感染所致SN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感染時消耗增多、攝入不足、產熱不足、感染中毒、體溫改變(發熱或低溫)致能量代謝紊亂有關,致硬腫常是感染嚴重的指征,病死率高。寒冷損傷和并存的代謝紊亂、循環障礙等均可導致組織缺血、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過剩乳酸:血中乳酸、乳酸/丙酮酸比值)。近年來報道,SN 可能與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水、鹽代謝失調(如心房鈉尿肽、腎素-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系統)等有關。上述諸多因素可加重微循環障礙[1,4-7]。目前,治療措施雖多,但針對中、重度SN 患兒有確切療效的中藥制劑報道還較少。丹參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之一,已被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8],且療效肯定;同時,在治療多種兒科疾病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療效,不良反應少[9]。因此,丹參制劑應用于SN 顯示了廣闊的前景。現將近年來相關文獻報道綜述如下。
丹參為唇形科鼠尾草屬的根莖,主產于安徽、河南及陜西等地。其主要活性成分為丹參酮A、丹參酮B、二羥丹參酮、3,4-二羥基苯甲醛及兒茶精等[8,10]。其主要功效為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養血安神、調經止痛等。丹參能通過擴張外周血管,使血流增加,外周血流阻力指數降低,保護紅細胞變形能力,從而改善微循環障礙及組織缺氧;能提高血小板中環磷酸腺苷(cAMP)水平,抑制血栓素A2(TXA2)合成,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能減少脂質過氧化引起的生物膜損傷;通過對還原型輔酶Ⅱ耗損的抑制以及SOD 活性的提高,減少自由基,還可有效抑制急、慢性炎性反應。目前臨床常用的丹參制劑和以丹參為主的復方制劑包括注射劑、片劑、膠囊劑、滴丸、顆粒劑及沖劑等多種形式,一些新的劑型也在不斷出現,廣泛應用于臨床。祖國醫學認為,SN 屬“胎寒”、“血瘀”、“五硬”范疇,多見于早產、體弱兒,由于先天稟賦不足,陽氣虛弱,或寒邪直中臟腑至脾、腎陽氣損傷;陽氣虛衰,不能溫煦肌膚,孺潤全身,營于四末,故身冷肢厥;陽虛則內寒,寒凝則氣滯血瘀,致肌膚僵硬,膚色紫暗;嚴重者血絡瘀滯,血不循經而外溢;陽氣虛極,正氣不支,直致陽氣衰亡,可見氣息微弱,全身冰冷,脈微欲絕之危癥[11]。治療的關鍵在于益氣溫陽,通經活血,這與西醫的積極復溫、改善微循環、清除OFR、抗凝的臨床治療原則是一致的。
2.1 靜脈用藥 廖玲玲[12]用復方丹參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98 例SN,結果顯示,早期、足量靜脈滴注丹參能有效改善微循環,減少肺出血、DIC 等嚴重并發癥。王文亮等[13]用復方丹參液靜脈滴注治療SN 82 例,治療組42 例治愈率(95.24%)高于對照組(80.00%),表明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SN 效果好,對縮短病程、逆轉病情、防治并發癥、改善預后及促進臟器功能恢復起到很好的作用。蔡曉玲[14]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丹參等中藥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90.5%(29/42),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李春愛[15]對60 例硬腫癥早產兒的療效觀察表明,復方丹參注射液有預防作用,且對出凝血功能無影響(P>0.05)。在汪培雄[16]進行的病例對照研究中,治療組66 例患兒中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3.03%(2/66),丹參治療組療效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可有效縮短病程、降低病死率,且不良反應輕微可控。
2.2 局部外用 由于新生兒皮膚薄嫩,滲透性好,可于硬腫處外用丹參局部按摩,使局部循環加快,藥液經皮膚快速吸收,提高局部藥物濃度,增強療效。趙麗萍[17]對38 例SN 新生兒予復方丹參局部按摩治療,結果顯示,可加速按摩處血流灌注,改善組織缺氧,操作方法簡單、方便、安全。鄭雅琴[18]也進行了類似的病例對照研究,治療組48 例患兒的有效率達97.35%,與對照組(27.5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使用過程中無不良反應。陳玉芳[19]采用配制的復方丹參注射液、654-2 注射液、維生素E 膠丸混合液外敷患兒硬腫處包扎治療,可使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縮短,降低病死率。
2.3 聯合其他用藥 丹參不僅可以靜脈滴注及局部外用治療SN,而且聯合其他藥物治療時可有協同作用,增強療效。周新偉等[20]用復方丹參靜脈滴注加維生素E 外敷按摩治療硬腫癥患兒,療效觀察結果顯示,早期聯合外用維生素E,能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環及脂質過氧化反應的損傷。樊紅敏等[21]報道,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小劑量多巴胺治療SN 可使患兒心搏出量增加,微循環改善,體溫回升,皮膚硬腫、水腫減輕,防止機體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及休克、DIC、肺出血的發生。馬玉香等[22]進行的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維生素E 外用可使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縮短,降低病死率。金海珍[23]也進行了類似的病例對照研究,總有效率為97.83%,明顯高于對照組(82.50%),且未出現1 例不良反應,認為該方法比較安全,簡單易行。羅志英[24]用丹參聯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療SN 患兒102 例,治療組52 例患兒中顯效30 例,有效19 例,無效3 例,總有效率為94.2%,與對照組(74.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聯合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對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微循環及抗凝有顯著效果,可提高治愈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劉忠興[25]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療90 例SN 患兒,療效觀察結果顯示,聯合應用2 種藥物可通過擴充血容量,使已聚集的紅細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黏稠度,療效顯著,可縮短病程。錢柯[26]報道聯合小劑量肝素治療中、重度SN,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臨床癥狀消失及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療效滿意,方法簡便,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在基層醫院臨床推廣應用。吳清巖[27]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小劑量多巴胺、 酚妥拉明治療50 例SN, 通過改善心腎功能,利尿消腫,阻斷或減輕多器官功能衰竭,促進各臟器功能的恢復,提示聯合用藥有協同作用且縮短了復溫、硬腫消退時間及患兒住院時間,提高了治愈率(89.28%)。李文清[28]聯合應用丹參及山莨菪堿治療SN 的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中、重度SN 患兒病死率明顯降低,表明聯用山莨菪堿對解除血管痙攣、改善血液循環、保護生物膜及促進組織代謝有顯著效果, 可促進癥狀的改善,縮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總之,丹參制劑早期、足量靜脈用藥或局部外用均能有效改善SN 患兒的臨床癥狀,對縮短病程、防治并發癥,降低中、重度SN 患兒病死率有顯著作用;綜合治療有協同作用,可增強療效,且安全、可靠、經濟,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近年來,隨著衛生事業的發展及醫療條件和技術的提高,SN發病率較過去有所降低,同時,隨著對其發病機制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的焦點集中在尋找更有效地治療中、重度SN 極其嚴重并發癥的措施上,從而提高了患兒存活質量,降低了病死率。值得一提的是,SN 應用丹參制劑治療是在積極復溫、補充足夠熱量、糾正器官功能紊亂及抗感染等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的,應加強支持療法,提高機體的反應狀態,積極治療原發病,只有這樣,丹參制劑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故應給予重視。
為了更好地應用丹參制劑治療SN,還應從如下幾方面進行研究:(1)丹參制劑治療SN 的報道僅見于小樣本、小范圍的研究,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較少,使研究的說服力降低;應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等較為成熟的研究,讓丹參制劑治療SN 擁有更有說服力的循證醫學證據。(2)在已有的研究中鮮有相應的動物模型研究,應多開展動物模型研究,使丹參制劑治療SN的作用機制更加有說服力。(3)關于丹參制劑治療SN 相關嚴重并發癥(如DIC、肺出血等)的研究甚少,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4)對治療機制的研究應更深入,在研究中應用細胞信號轉導、分子影像學、代謝組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前沿指標來闡明丹參制劑的治療機制。(5)丹參制劑在臨床應用中也有少數患兒出現皮疹、心悸、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新生兒的使用中仍需仔細觀察有無相關不良反應,并嚴格遵守其配伍禁忌,出現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藥并給予相應治療。
[1] 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 實用新生兒學[M].4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901-905.
[2] Zeb A,Rosenberg RE,Ahmed NU,et al.Risk factors for sclerema neonatorum in preterm neonates in Bangladesh[J]. Pediatr Infect Dis J,2009,28(5):435-438.
[3] 劉玉生. 兒科學[M].3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56-57.[4] 曲云霞,薛辛東,張家驤. 正常及硬腫癥新生兒的能量代謝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中華兒科雜志,1999,37(3):155-158.
[5] 朱義芳,唐炯,羅俊,等. 微小RNA 與脂質代謝[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9):872-875.
[6] Zeb A,Darmstadt GL.Sclerema neonatorum:a review of nomenclature,clinical presentation,histological features,differential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J].J Perinatol,2008,28(7):453-460.
[7] 郭銘玉,郭杰,高麗,等. 新生兒硬腫癥出凝血功能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中國實用兒科學雜志,2000,15(2):95-96.
[8] 許亞萍,伍旭明. 丹參注射液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2012,21(6):90-91.
[9] 敬運龍. 復方丹參注射液在兒科的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3):2857-2859.
[10] 高學敏. 中藥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321.
[11] 汪受傳. 中醫兒科學[M]. 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2002:17.
[12] 廖玲玲. 復方丹參注射液佐治新生兒硬腫癥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0,8(16):124-125.
[13] 王文亮,李紅. 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新生兒硬腫癥82 例臨床研究[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1(6):13-14.
[14] 蔡曉玲. 中西醫結合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1,3(1):79-80.
[15] 李春愛. 復方丹參注射液預防早產兒硬腫癥的臨床觀察[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3,30(2):133-134.
[16] 汪培雄. 丹參注射液治療新生兒硬腫癥66 例[J]. 中國藥業,2013,22(4):59-60.
[17] 趙麗萍. 復方丹參局部按摩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的觀察[J]. 醫藥論壇雜志,2008,29(12):80-81.
[18] 鄭雅琴. 復方丹參注射液局部涂抹按摩治療新生兒硬腫癥48 例的護理[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3):77-78.
[19] 陳玉芳. 高寒地區復方丹參、654-2、維生素E 聯合治療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225-226.
[20] 周新偉,夏建新. 復方丹參與維生素E 聯合治療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療效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48-49.[21] 樊紅敏,余建明. 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小劑量多巴胺治療新生兒硬腫癥60 例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醫學:西安,2009,10(9):89.
[22] 馬玉香,房修椢. 復方丹參注射液與維生素E 聯用方案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的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7):181.[23] 金海珍.丹參注射液聯合維生素E 治療新生兒硬腫癥20 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28.
[24] 羅志英. 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療新生兒硬腫癥臨床觀察[J]. 兒科藥學雜志,2006,12(5):35-36.
[25] 劉忠興. 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療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療效觀察[J]. 實用醫學雜志,2008,24(6):1072.
[26] 錢柯. 復方丹參注射液和小劑量肝素治療新生兒硬腫癥(中重度)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08,3(22):36-37.
[27] 吳清巖. 小劑量多巴胺、酚妥拉明聯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1):205.
[28] 李文清. 丹參與山莨菪堿治療新生兒硬腫癥32 例療效觀察[J].中外婦兒健康:學術版,2011,19(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