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容(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重慶401320)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在計劃中的、未預計到的或通常不希望發生的事件,如住院期間發生的跌倒、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1]。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護士責任心不強,不遵守規章制度,違反操作規程或技術水平低而發生的。患者安全是醫院管理和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醫療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基礎。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最頻繁,稍有不慎即可影響患者的安全[2]。加強管理和培訓學習,認真執行護理核心制度,加強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學習法律法規知識,提高護理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是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3]。本文對本院2012~2013 年前三季度共計92 起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
本院2012~2013 年前三季度共計發生92 起護理不良事件,其中意外拔管21 例(22.83%);跌倒、墜床36 例(39.13%);查對錯誤7 例(7.61%);藥械不良反應15 例(16.30%);靜脈滴注藥物滲漏4 例(4.35%);走失1 例(1.09%);靜脈血栓1 例(1.09%);燙傷2 例(2.17%);壓瘡1 例(1.09%);導尿致尿道損傷2 例(2.17%);吸痰操作不當黏膜損傷1 例(1.09%)、活動致骨折1 例(1.09%)。
2.1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風險意識淡薄,在住院期間不遵守醫院規章制度,對醫囑的依從性差,造成護理安全隱患。
2.2 護理人員因素 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評估不足、溝通不良、有章不循、違規操作、能力不足、個人自律差[4]。
2.3 護理技術因素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技術應用的風險越來越多,護士對護理技術操作中的安全隱患缺乏預見性,對急救設備操作流程不熟悉等。
2.4 管理因素
2.4.1 護理管理者對存在的護理風險缺乏預見性,無有效的應急預案,缺乏識別、分析風險因素的能力[5]。
2.4.2 護士長督導力度不大、培訓不到位,對重點環節、重點人群疏于管理;對新上崗護士在專科知識未掌握牢固的情況下急于安排單獨值班;現場督導力度不大,管理不嚴或失控,是影響護理安全的重要因素。
2.4.3 患者多,護理人員編制不足或科室不合理排班。
2.5 環境因素 醫院的基礎設施、病區物品配備存在不安全因素,如地面太滑,標識不全,無護欄、圍簾,坐便器少等。
2.6 儀器設備因素 急救設備未處于備用狀態,延誤搶救時機,護理用品質量不好或失效,醫療儀器設備性能不良等。
3.1 建立風險管理組織 護理部結合醫院實際情況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每月1 次督查工作。護理部對護理事件定期組織各小組成員進行分析討論,查找安全隱患,對共性問題提出針對性防范措施[6]。
3.2 落實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及流程 簡化護理文書書寫,使護理日常工作規范化。
3.3 加強培訓與教育 樹立護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識。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各種規章制度,正確認識護理風險,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7]。
3.4 嚴格執行分級護理制度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動態評估高危患者,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健康教育達到預期效果,防止燙傷、跌倒和壓瘡的發生,降低護理風險。
3.5 加強溝通 加強醫患、護患、護護溝通,相互提醒,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8]。
3.6 加強帶教工作管理 對實習生嚴格培訓和考核,帶教教師做到言傳身教,放手不放眼。
3.7 環境方面 提供安全舒適的診療環境,如警示標識醒目,地面清潔、干燥、有防滑墊,病房及走廊寬敞明亮,走廊及衛生間有扶手,坐便器、消防器材完好等。
總之,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給醫院和當事人造成了負面影響,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護理管理者在處理護理不良事件過程中,應找準問題的實質,強化管理,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學習,認真執行護理核心制度,學習法律相關知識,以點帶面,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絕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1] 姜向娜,李凱.29 例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分析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3,11(13):1217-1218.
[2] 劉喜文,胡文東. 護理風險管理的現狀及進展[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4):373-376.
[3] 楊銘霞.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及對策[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9):315.
[4] 劉小春. 微量推注泵使用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與安全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1):59-60.
[5] 韓光曙. 醫院的安全文化與醫療安全[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3):129-131.
[6] 劉瑋琳,葉文琴. 加拿大Mcgill 大學對護理差錯的認識和處理[J]. 南方護理學報,2003,10(4):94.
[7] 付華秀,古秀容,王婭麗,等.708 例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法律風險初探[J]. 當代醫學,2010,16(18):123-125.
[8] 付惠芬. 臨床護理差錯分析與對策[J].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