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劉曉君
“云計算是指基于互聯網等網絡,通過虛擬化方式共享IT資源的新型計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過網絡統一管理和調度計算、存儲、網絡、軟件等資源,實現資源整合與配置優化,以服務方式滿足不同用戶隨時獲取并擴展、按需使用并付費,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類需求。云計算被認為是繼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信息技術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將帶來工作方式和商業模式的根本性改變。”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客服部的工作人員布日古樂道出了自己對云計算產業在未來的社會意義。
搶占云計算產業制高點
布日古樂說:“全球云計算市場迅速增長,世界信息產業強國和地區對云計算給予了高度關注,已經把云計算作為未來戰略產業的重點,紛紛研究制定并出臺云計算發展戰略規劃,加快部署國家級云計算基礎設施,并加快推動云計算的應用,搶占云計算產業制高點。”
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云計算產業發展,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促進云計算研發和示范應用作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任務。2010年10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印發了《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確定首先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5個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和IT龍頭企業大舉向云計算轉型。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80%,到“十二五”末,產值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主要以政府、電信、教育、醫療、金融、石油石化、電力等行業為應用重點。
“十二五”是呼和浩特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市政府把云計算作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力推進,引導組建云計算 “國家隊”并大力發展其產業,這些產業無疑將成為首府甚至全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屆時,建成的云計算產業將同時推動自治區信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引入及發展,對全國網絡通信環境的改善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六大優勢助推產業發展
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那順孟和介紹說,根據云計算產業的特點,云計算中心最適合建立在能源豐富、電力充足、氣候寒冷、靠近市場的地區。而呼和浩特是一座產業配套完善、服務環境優化、特色突出的城市,這些優勢的存在有效助推了云計算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呼和浩特發展云計算產業存在六大優勢:
一是地緣交通優勢明顯。呼和浩特地處環渤海經濟圈腹地,是溝通西北各省區與內地的陸路通道和連接中國內地與蒙古國、俄羅斯及東歐各國的橋梁。
二是經濟基礎扎實。呼和浩特目前已經構筑了以乳業為核心的現代農牧業體系,以非資源型產業為特征的新型工業體系,以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等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綜合實力已經步入西部11個省會城市的前列,經濟增長速度連續7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三是要素供應充足。呼和浩特水、電資源充沛。而且,呼和浩特作為自治區的信息中心,目前擁有相對完善的信息網絡、計算、存儲和安全基礎設施,包括四星級和三星級數據中心,城域網出口寬帶超過320G。
四是科研實力較強。呼和浩特集中了自治區絕大部分重點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各類專業科技人員10萬余人,能夠滿足各類企業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目前首府已經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等區內外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
五是政策支持有力。呼和浩特是全國37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將享有國家相關優惠政策的優先支持。2011年6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呼和浩特加快發展云計算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機。整體具備了電力充足、電價低廉、土地寬泛、企業運營成本低的巨大政策優勢。
六是投資環境優化。近年來,首府著力打造 “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環境,不斷優化產業園區軟硬件環境。2011年以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數據中心、中國電信集團IDC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西北基地等云計算項目先后落戶呼和浩特,三大建設項目共計劃投資396億元,為呼和浩特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打造中國西北最具國際競爭力數據中心
“云計算就相當于現實生活中的物流園區的倉庫,對企業提供的各類數據進行存儲、計算、交換。在現實生活中,物流園區內進行交易的是實體物質,但是在云計算中心進行流通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數據或信息流。所以,云計算的用武之地是國內的大中型企業。比如,一個企業通過網絡傳輸過來一個數據包,我們會根據企業需求對數據包進行梳理、計算,重新整理一個企業需要的數據包給它傳輸回去。或者,將這些重新整理的數據包傳輸給國外對應的企業。由我們這些專業人員對數據進行存儲、計算、交換更安全、更便捷。”布日古樂說道。呼和浩特市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我區云計算產業鏈,打造中國西北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產業基地,對促進自治區及西北地區信息產業的迅速及可持續發展,推動全區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天津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的建筑工人呂學軍告訴記者,和林縣盛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從2012年4月開始建設,于2013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據他介紹,云計算項目采用云計算的方式建設。云計算屬于高科技信息產業集群,科技創新將始終貫穿于前期建設和后期運營,并且致力于使用清潔能源,完全符合我國新時期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求。云計算將提供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應用共享,為人們使用網絡提供了無限多的可能。這將極大地改善自治區的通信環境,從而推動我區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轉型調整。
據了解,該項目的建設,將極大地拉動地區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了降低接入成本,提高接入速度,所有互聯網的內容服務商,必將在云計算中心內或環中心周圍建設相關的生產服務配套設施,這些互聯網信息服務商的入駐將拉動地區整體信息產業的發展。另外,呼和浩特市電力資源豐富,太陽能、風能發電條件均非常良好,火力發電更是規模巨大。按照每機架5KW能源消耗測算,云計算中心每1萬機架的能源總功耗需求約為5萬KW,可以就地利用呼和浩特市豐富的電力資源,降低電力輸送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云計算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地區影響力。該項目中心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立足于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同時也將帶動新一輪信息產業的大投資、大發展。內蒙古將走在信息產業和科技創新的最前沿,對整個地區持續穩定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
四個重點工程編織產業結構
按照數字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產業聚集”的思路,健全和完善云計算產業基礎設施,以構建國家級云計算產業聚集區為核心,打造面向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職能生活和經濟建設的云服務平臺,不斷完善產業鏈和產業規模,形成產業集群,促進呼和浩特市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呼和浩特全力推進云計算產業重點工程,把呼和浩特建設成服務于全國的樞紐型云計算產業基地和數據儲備中心。
據了解,云計算產業重點工程為:云計算產業基地建設工程—依托和林盛樂園區、鴻盛開發區規劃建設呼和浩特市云計算產業基地,聚集一批云計算科研機構和產業鏈各環節的核心企業,依托產業基地,建設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整合社會各類信息基礎設施資源,推動電信運營商和其他數據中心向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商轉型,推出面向不同需求的基于云計算的新型服務模式;云計算應用示范工程—在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旅游會展中小企業服務、電子政務、城市管理等領域開展云計算應用工程示范,帶動全市云應用的起步;人才培養工程—加大云計算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以呼和浩特市地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為主體,培養云計算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端人才,支持人力資源和培訓服務機構對政府部門、企業等管理人員進行云計算產業的專業培訓。
(作者單位:1.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2.呼和浩特晚報)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