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龍
2012年以來,由于受世界經濟低迷,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等疊加因素的影響,煤炭市場持續疲軟,煤炭價格日漸下滑,由此引發的煤炭進口市場潛在的問題凸顯和放大,煤炭進口企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各企業經營受阻,問題矛盾層出不窮,經營舉步維艱,已嚴重制約了中蒙煤炭貿易的發展。
一、中蒙煤炭貿易現狀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15號)精神,積極擴大能源原材料進口是促進我國貿易平衡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煤炭進口三大主要入境區域,煤炭進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12年全區進口煤炭2156.6萬噸,同比增長17.2%;貿易值17.9億美元,占全區同期進出口總值15.5%,占自治區與蒙古國貿易額的47.2%,是雙方第一大貿易商品。甘其毛都和策克口岸是我區煤炭進口的兩條主要通道,煤炭進口分別占全區煤炭進口量的49%,兩大口岸具有煤炭進口經營資質的企業共65家,運營車輛7000多臺。2013年1-6月份,甘其毛都、策克口岸累計進口蒙古原煤、洗精煤及其制品679.07萬噸,較2012年同期下降了31.38%。目前兩大口岸有進口業務實績的企業僅為10家左右,大多數企業由于無利潤空間已停止煤炭運營。中蒙煤炭貿易的發展,符合國家能源戰略要求,對振興自治區經濟乃至環渤海區域經濟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隨著近年來中國煤炭市場總體需求減弱,中蒙煤炭貿易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由過去存在的貿易基礎不牢固、貿易行為不規范引發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并放大,蒙古國煤炭正在喪失在中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優勢,由此帶來的口岸建設、企業生存和社會穩定問題已經局部影響了自治區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二、中蒙煤炭貿易態勢分析
(一)進口煤炭與國產煤炭的競爭態勢
2009年中國首次成為煤炭凈進口國之后,由于進口價格低廉,煤炭的進口量逐年大幅攀升,2011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煤炭進口國,2012年中國煤炭進口達到2.9億噸,相比2011年增幅29.8%,占當年中國煤炭總產量的7.9%。進口煤炭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價格,比如,2013年上半年澳大利亞動力煤與國內基本同質的煤炭價格相比大約便宜40元,主焦煤價格比山西產主焦煤價格每噸低50元左右。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能源需求具有剛性增長特征。但國內煤炭資源有限,人均占有率低,進口煤能夠有效補充國內煤炭供給,緩解部分時段、部分區域出現的階段性供需失衡狀況,有利于資源和環境保護。同時,大量質優價廉的進口煤炭對國內煤企的沖擊,有利于煤炭行業調整結構,完成兼并重組,抑制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有利于煤炭市場化建設。為此,國家相繼出臺鼓勵進口、抑制出口關稅政策,2005年初,我國將煉焦煤進口關稅暫定稅率下調為零,動力煤和無煙煤進口仍然分別征收6%和3%的進口關稅;2008年,我國所有煤炭進口關稅暫定稅率下調為零;2013年1月1日,褐煤的進口關稅又被取消。同時,2006年9月,我國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稅;從2008年8月20日開始,我國對所有煤種開征10%的出口暫定關稅。
(二)蒙古國煤炭與其他國家煤炭的比較態勢
蒙古是全球煤炭資源最集中、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被稱為“煤礦業的沙特阿拉伯”。據蒙古國能源局統計,蒙古的煤炭總儲量約為1623億噸(包括推斷儲量)。其中,靠近中國的南戈壁地區儲量為530億噸,而世界最大的焦煤開采礦塔本陶勒蓋煤礦就位于南戈壁省,距離中蒙邊境線甘其毛都口岸約255公里。我國每年從蒙古國進口的煤炭85%以上是焦煤,從煤質指標分析來看,蒙古國焦煤屬有缺陷的1/3,在煤質上與其他國家相比有一定劣勢。蒙煤的優勢在于低灰、低硫,在洗煤和焦化企業的配煤中能夠起到降灰降硫的作用,摻配后產生間接經濟效益。從價格因素看,2011年,我國自澳洲進口焦煤的均價為221.4美元/噸,而自蒙古進口焦煤的均價僅為91美元/噸。雖然從蒙古進口的是原煤,但折算成精煤價格也要遠遠低于澳洲,價格優勢讓蒙古煤炭倍受青睞。2011年我國進口蒙古焦煤2004萬噸,同比2010年上升33.2%;進口澳大利亞焦煤為1032萬噸,同比下降41%,蒙古取代澳大利亞成為我國最大的焦煤進口國。2013年國際煤炭市場價格持續下挫,蒙古國煤炭價格相對堅挺,競爭優勢被削弱, 2013年上半年蒙古煤炭喪失中國第一進口國地位,市場份額由2011年的45%迅速下降到2012年的11.7%,2013年6月份更是下降到3.4%。
(三)蒙古國進口煤炭對內蒙古煤炭市場的影響態勢
內蒙古是我國煤炭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區域內煤層面積大,分布范圍廣,全區累計探明的保有儲量2317.1億噸,占全國保有儲量的22%。內蒙古煤炭儲量豐富,煤炭資源以低變質煙煤和褐煤為主,低變質煙煤占53%,褐煤占45%,煉焦煤僅占2%,屬稀缺煤種;并且隨著前十年個體、私人小煤礦的亂采濫挖、“吃肥丟瘦、采厚棄薄”,優質煉焦煤資源已經出現枯竭跡象。2012年,內蒙古煤炭產量10.7億噸,蒙古國進口煤炭總量占我區煤炭產量的2%,其中焦煤約占當年煤炭進口總量的85%-90%。從總量看,蒙古國煤炭進口對我區煤炭生產沖擊不大,從煤種看屬我區稀缺煤種。而且受市場因素作用,即使不從蒙古國進煤,其他國家進口煤炭也會進入我區市場,2013年上半年,由于蒙古國煤炭價格居高不下,內蒙古從加拿大進口煤炭37.8萬噸,自澳大利亞進口24.5萬噸,占煤炭進口總量的7.76%。
(四)煤炭貿易在中蒙關系中的地位態勢
盡管蒙古國政府極力實施多元化出口,但由于天然的地緣關系,無論是針對中國市場還是借道中國出口日、韓、印度,經中國出??谙滤亲罱洕憬莸耐ǖ?。以蒙古國最為著名的旺陶勒蓋煤礦為例,針對幾條可能的出海通道計算得出以下幾個結論:4條蒙西通道運距在1600公里左右,運費200元左右,到港口價格為60-65美元/噸,是最經濟的通道;3條蒙東通道運距在2500公里左右,運費在300元左右,到港口價格77-79美元之間;4條俄羅斯通道運距在400-4800公里左右,運費530-580元之間,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價格為111-118美元左右,高于蒙西通道近1倍,幾乎無法操作實施。近年來,中蒙經貿往來頻繁,貿易額日益增長,中國已成為蒙古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和最大投資國。2012年,蒙古國對中國出口40.6億美元,占其總出口額的92.6%,其中,煤炭出口占蒙古國出口總額的44%。2013年前7個月,蒙古國對中國的原煤出口總額從2012年同期的11億美元下滑到5.82億美元,降幅近50%,出口量也較同期降低20%以上,從2012年的1000萬噸減少到2013年的800萬噸。受此影響,蒙古國2013年第一季度的GDP年化增長率是7.2%,比2012年同期下降56.9%。
(五)蒙古國進口煤炭在內蒙古口岸落地加工態勢
為了更好地承接蒙古國煤炭資源進口、落地加工,甘其毛都和策克兩大口岸立足境外資源規劃發展煤焦化、煤化工及下游產業,曾經相互獨立的煤礦、洗煤廠、焦化廠形成了上下游一體化的經營格局,原煤、焦炭等初級產品正向煤焦油、炭黑、甲醇等多元精深加工產品延伸。經測算,原煤經過洗選后產值增加1.73倍;經洗選、焦化后增值4.21倍;經洗選、焦化、焦油加工后增值5.21倍。神華巴彥淖爾能源公司在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園區投資130億元建設的1200萬噸洗煤、480萬噸焦化、50萬噸甲醇項目已經建成試運行。策克口岸浩通能源公司200萬噸/年風選煤項目,慶華-馬克公司300萬噸/年重介洗煤項目,錦達煤業公司200萬噸/年跳汰洗煤項目等一批口岸加工項目建成投產,大大提升了口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貢獻率。烏海市是我國重要的煤焦化生產加工基地,按照“就近物流,加工轉化,減重增值”工作思路,著力建設境內外資源綜合利用、統籌發展的循環經濟試驗示范區,打造境外資源落地加工基地,烏海市年焦炭生產能力達到1600萬噸。2011年全年調入市外煤炭1680萬噸,其中年利用蒙古國煤炭近1000萬噸。
(作者單位:內蒙古商務廳對外貿易處)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