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蓉,劉邦俊,付東王
(南京市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南京 210012)
巍巍太行,洋洋漳澤。晉東南地,三省交界,山水之間,有城長治。
長治繞郭皆水:石子河、黑水河、南護城河、東防洪渠,稱“三河一渠”。雖有淤、阻、雍、斷諸疾,卻是整座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是山水城林空間格局的重要紐帶,承載了這座城市依附濱河生活的深深期許——治水活水、樂水美水、山河怡趣、環(huán)城流美。
(1)以防洪安保為基礎。
(2)以景觀生態(tài)學為理論指導。
(3)尊重歷史。
(4)因地制宜,道法自然。
主城區(qū)地勢東高西低。東側防洪渠自南向北匯入石子河,南側護城河自東向西匯入黑水河,這兩條河主要承擔區(qū)域排澇任務;黑水河自南向北匯入石子河,承泄柳林、林移、司馬等區(qū)域洪水,為石子河一級支流;石子河自東向西匯入濁漳河,發(fā)源于壺關縣,為城區(qū)過境洪水走廊,見圖1。

圖1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圖
石子河城區(qū)段和黑水河下游段已建有堤防和擋浪墻,但標準不足百年一遇。南護城河及黑水河上游段河床淤塞嚴重,河底與地面近乎相平。各河道縱向比降均較大,陡處達15‰,平均約5‰,洪水期水流不暢、枯水期斷流,河床長時間裸露。沿線大部分地段環(huán)境不佳,水質惡劣。
石子河截污箱涵建設已基本完成,黑水河、南護城河、東防洪渠部分完成。但已建箱涵缺乏系統(tǒng)性,時而跨河、時而蜿蜒在河道中心,平面與高程布置不盡合理,對行洪安全和河道景觀均有一定程度影響。
初選的蓄水行船河段中,南護城河現(xiàn)有天晚集路、英雄南路、延安南路等3條跨河道路,河道以涵管連通;黑水河現(xiàn)有長子門橋,橋下凈空2 m。兩河另有若干座人行便橋。
根據最新編制的《長治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各河道藍線范圍包括河道兩側的綠化帶,綠化帶寬度均不少于30 m;河道兩側用地多數為居住與商業(yè)用地,少量教育用地。
沿河綠地公園系統(tǒng)已建有人民、紫坊、太行、濱河等公園,規(guī)劃新建淮海、長子門、一心和三河一渠帶狀公園。
根據百年一遇流量需求及用地、已建箱涵等條件,采取疏浚拓挖、卡口治理、墻坡結合等多種方式進行整治,提出各河段規(guī)劃斷面,建設一級堤防。根據景觀需求,堤防高度不足的河段采用裝配式防洪墻作為防洪預案,在山區(qū)性河流城市使用較為普遍,技術成熟,國內外均有較多實例。
采用調蓄并舉措施讓河道保有一定水量、保持水體流動。調水方案采用管道調引申村水庫及污水處理廠中水,分級提升,進入結合綠地公園建設的各蓄水區(qū)。
淮海公園玖安湖補水進入南護城河、東防洪渠;長子門濕地公園鷺安湖在收集黑水河上游來水的同時,接納南護城河來水,補水進入黑水河;石子河新建人工湖攔蓄上游來水,與淮海公園、東防洪渠共同向石子河下游補水。紫坊公園蓄水通過泵站回送至調輸水總干管。
在規(guī)劃河道藍線與綠地系統(tǒng)用地范圍內,“三河一渠”景觀空間結構規(guī)劃為:“一核兩區(qū)、四帶八景”,見圖2。
“一核”為長子門濕地公園。開挖“鷺安湖”,堆島建渚,營造濕地植物群落,引白鷺安棲,使其成為城市綠肺。南護城河與黑水河近10 m高差的水面在此跌落,形成碎玉落珠的景象。

圖2 河道景觀空間結構規(guī)劃示意圖
“兩區(qū)”為南護城河、黑水河船行旅游區(qū),自古城墻遺址,經濕地公園,至五一橋。
“四帶八景”為東防洪渠、南護城河、黑水河、石子河沿河風光帶及其串聯(lián)起的八個特色景點——”長渠溪戲“、“玖安記憶”、“潞城懷古”、“紅色畫卷”、“靜湖流瀑“、”黑河水街“、”濱河新境“、“紫坊匯流“。
東防洪渠采用渠中帶溪的河道斷面,在河床內構建步道、平臺、廣場,成為“長渠溪戲”特色景點,為周邊居民提供了新穎的濱河休閑場所,也節(jié)約了周邊相對緊缺的公共用地。
南護城河上游新建淮海公園,新開“玖安湖”以“玖”為黑色玉石之意打造銘刻長治豐富歷史的“玖安記憶”主題公園。
南護城河及黑水河勾勒蜿蜒岸線,構建緩坡駁岸,形成開合有度的自然河道形態(tài)。建設岸坡慢行系統(tǒng),輔以景觀節(jié)點、城市家具、配套建筑及綠化配植,打造功能完善的濱河休閑體系。兩河共打造“潞城懷古”、“紅色畫卷”、“靜湖流瀑“、”黑河水街“四個特色景點。黑水河下游建成段適當改造,提升品質。
石子河兩岸進行景觀提升,改造利用已建箱涵,形成一級平臺步道。重點河段退堤改造,親近水面,新建拱橋,連通兩岸。太行公園與石子河間形成多級水面;紫坊游園提檔升級。全河段提煉“濱河新境”、“紫坊匯流”兩個特色景點。
綠化配植多選鄉(xiāng)土樹種,適地適樹,分區(qū)域形成特色林帶。
“三河一渠”沿河形成貫通的慢行系統(tǒng)。依托水景對人群的天然吸引,將“吃、住、行、游、樂”等產業(yè)拉近河道周邊,打造沿河特色街區(qū)及商建。如南護城河延安南路至英雄南路段北岸可設沿河美食街、英雄南路至天晚集南路段南岸可設沿河酒吧街、天晚集下游段南岸可設精品民族街,濕地公園附近路口新建高檔酒店,黑水河西岸五一路處設商業(yè)水街等。從而聚攏人氣,繁華水岸,全面建設“濱河生活”體系。
水上航線的開發(fā)將帶來環(huán)城水系全新的旅游體驗。策劃航線全長約6.9 km,其中南護城河段約2.8 km,濕地公園段環(huán)湖約2.6 km,黑水河段約1.5 km,全段航程近一小時。由南護城河“潞城懷古”登船,順流而下,過英雄路主軸近覽“紅色畫卷”,至濕地公園移步換舟,觀靜湖流瀑,看葦影浮動,聽鷺鶴爭鳴。向北轉入黑水河,經游一段水清岸綠、疏影花香,于五一橋前或進入風光如畫的人民公園,或進入熙攘繁茂的商業(yè)水街,將天然水體、人工岸景、繁華商事融為一體。
目前,該策劃方案已得到長治市政府的一致好評,預計2014年將先行對石子河、黑水河、南護城河、東防洪渠進行綜合整治,期望以本規(guī)劃為先導,將長治市發(fā)展成為晉東南的一顆耀眼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