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專業主義與新聞精神的雙向培育

2014-03-05 02:24:11張萱
新聞愛好者 2014年2期
關鍵詞:大數據

張萱

【摘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作為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一直貫穿于新聞教學中的理論與實務課程之中。在當今新聞實務課程的教學中,如何跳出傳統的教學理念,既要避免堆砌案例,又要貼近當下;既要體現實務課程的應用性,又要避免實務課程的工具性。分析21世紀初新聞系學生的群體特征和大數據環境下新聞媒介的行業特征,新聞實務課程的教學效果應該體現為三點:第一,培養學生的新聞精神,建立對新聞動手寫作的興趣;第二,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新聞實務技能,即采寫編評的寫作方法;第三,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

【關鍵詞】新聞實務;新聞理論;大數據;新聞精神;專業主義

引言

“我覺得在今天所有的不合理的現象之中,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是最不合理的。”這是聞一多先生在《八年來的回憶與感想》一文中的感慨,其中,透露出聞一多先生對西南聯大執教經歷的一種思考與反省。對于大學教育的參與者,無論在任何歷史時期、任何社會環境中,都需要我們具有一種自省與反思的意識。

一、新聞實務課堂教學的培養目標

新聞實務課程的采、寫、編、評,較之新聞理論課程,看似生趣盎然。一方面,用案例說話的課堂教學方式與當今社會中的新聞現象關聯密切,體現出了教學的社會貼近性;另一方面,大量的案例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呈現出較強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因而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不斷變化的社會和媒介環境下,“看起來很美”的新聞實務課程教學究竟培養了什么樣的新聞學生?這些學生,是否可以從容地面對當代紛繁龐雜的信息和變化萬千的社會表象,睿智地抓住事物的本質,將信息轉化為新聞,從而自信地從事新聞傳媒這個信息傳播的工作?這兩個簡單的問題,恰恰是考量當今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新聞實務課程教師思考其教學意義的主要參考依據。

1.當代大學生的新特點

當代新聞學教學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他們是與中國信息化社會共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在他們身上,既具有傳統新聞系學生的特性,同時,更呈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的新特點。綜合看來,主要表現為三個特征:第一,沒有受過專業新聞訓練。這是與過去新聞系學生唯一相似的一個特點。第二,信息量巨大,獲取信息渠道多元。第三,憂患意識強,具有強烈的務實性。基于這三點,我們不難發現,當信息不再匱乏、信息傳播渠道不再單一、學生與社會的接觸程度遠高于之前任何一個時期的時候,作為教師所面對的就不再是一個個的個體需求,而是整合了大量信息的群體質疑。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問題主要在于:第一,雖然這是一群沒有接受過專業新聞訓練的學生,但由于他們的信息量巨大,并且長期浸染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高度開放的新聞傳播環境中,對新聞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自行判斷能力。因此,既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同時也具有相當的質疑性。第二,新聞屬性的變化,“人人皆是新聞傳播者”的社會觀念,使新聞系學生從一進校門就開始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了“不安全感”。特別是在如今媒體格局不斷變化的環境下,曾經在新聞教科書中赫赫有名、為我們搭建起了對新聞傳媒認知的那些西方著名大報正逐個經歷著神話的破滅。“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號稱老牌報業大國的英國就已有70%的地方報紙倒閉,80多家報紙紛紛裁員和‘瘦身。”[1]“同年12月,美國報業巨頭麥克拉奇報業公司宣布裁減1600個工作崗位,裁員比例高達15%。”[2]“2009年,美國著名報紙《華盛頓郵報》也進行了全面收縮,裁員40%,并關閉了芝加哥、洛杉磯、紐約等所有記者站”[3],一時間報業幾乎成了減薪、裁員的代名詞。同年,150歲的《洛基山新聞報》(Rocky Mountain News)宣布倒閉,在該報最后一期中,該報體育記者戴夫·克里格寫道:“我直到現在仍然不知道,一份擁有20萬訂戶以及數十萬網絡讀者的報紙怎么會挺不過去……這不是我們的錯誤,是行業模式出了問題,誰能來改變這個行業模式?”這一切發生得如此突然,學界對傳媒業動蕩現象的探討尚未成型,業界的“關門”聲卻此起彼伏;西方報業的巨大地震還在那邊繼續,我們身邊的《新聞晚報》就在宣布2014年1月1日正式停刊。與此同時,新媒體正在以迅猛之勢展現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觀,如微博、微信以“定制新聞”的推送模式一改過去人們獲取新聞的傳統方式,就像一位《紐約客》雜志新媒體領域的專家所稱,“我不再看報紙了,因為重要的訊息總會先找到我”。從Facebook、Twitter的朋友推送中獲得新聞消息已經成為社交網站在新聞傳播速度和覆蓋面上搶占傳統專業媒體的優勢之一。再如,始創于2005年打出了“第一份互聯網報紙”口號的《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作為美國當前影響力最大的政治類新聞博客網站,“在線媒體團隊中除了傳統的記者、編輯以外,還新設了用戶體驗設計師、流量編輯、產品經理等互聯網公司的常規職位”[4]。

如今的新聞傳播業,從傳播內容到傳播方式,從記者被大幅裁員到新興職位的設立……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年輕的新聞系學生來說,倉促且模糊,必然導致他們在課堂中對一些能夠安身立命的物質需求的強烈渴望,這種迫切需求在急功近利的心態下就變成了對技能最簡單的需要。

2.新聞媒介所需人才的特點

與教學相對應的另一個問題——當今媒體需要什么樣的新聞人才?

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曹珂在南都的人才招聘中曾說過:“是同事,不是下級辦事員;是能碰撞激發的對手,不是順從聽話的‘記者;不一定要喜好相同,但一定要熱衷探究新聞;南方能給你的條件未必很多很好;南方能做到的也許更多是包容,包容你的獨立思考,包容你的狂野奔放,承載你力所能及的擔當,鼓勵你超越前輩的創新。”

2010年11月19日華西都市報總編輯陳代陽在對全體員工的告別演講《新聞是一種理想》中提到:新聞是一種理想——而我們的理想,就是有更多的人走上這個領獎臺,即使曾經滄海也會為一張薄薄的證書怦然心動,終生難忘。……我們的理想,就是讓對手和讀者贊嘆,也忍受因戴著鐐銬跳舞引來的責難甚至嘲笑。……我們的理想,就是耳邊總縈繞著塞林格在麥田里的喃喃自語:應該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而不要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在這洋洋灑灑數百字如散文般的抒情中,我們讀到的是一個資深新聞人重提的“新聞理想主義精神”,這就為新聞教學提出一個參照點:大學教育不能脫離社會,但大學教育也絕對不能等同于社會。如果學生在接觸新聞事業的最初階段,就沒有接受并樹立起一種具有理想主義的新聞精神,我們又如何期望社會能夠給他們上好這一堂課呢?新聞的理想主義精神,在曹珂的話語中得到了具體的闡釋,那就是所謂新聞的理想主義精神,絕對不是空想主義精神,而是對新聞事業充滿熱情、樂于觀察、善于思考,并且勇于擔當,具有超越意識的一種信仰。endprint

鳳凰衛視記者閭丘露薇在其所著的一本書中曾寫道“作為一名記者,總是從記述層面向前發展,這也是我自己在多年前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當2003年被戴上了‘戰地玫瑰的稱號后,我已經很多次告訴我的同行,我希望有一天,人們認識我,不再是因為我的勇敢,而是因為我的專業,以及我對事件的觀察,最終分享我的觀點。”[5]1995年進入創辦初期《南方周末》的張曉舟,在2009年秋離開這個崗位時說:“作為一個媒體人,在我死后,墓志銘上應該寫著:這里埋著一個制造了數千萬文字垃圾的人。”[6]在新聞人閭丘露薇和張曉舟的思考與自我反省中,我們能夠更加真切地體會到這種自嘲,也反映了一種自我反省。當然,并非是閭丘露薇的新聞報道缺乏專業性,也并非是張曉舟的文字形同垃圾,而是他們用行動證明了作為一名媒介人的專業素養,是如何通過對自我的不斷反思和對自身文字表達的不滿實現的。

可塑性與質疑性并存,對新聞理解過于務實,這兩點特征是當代新聞專業學生的特點;“從記述型到思考型”記者是媒介對新聞人的現實需求,那么作為新聞院校的教師,我們要培養的就是一種具有新聞理想主義精神的“新聞人”,它意味著人才的專業性,具有獨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要實現這個目標,對當前新聞業務課程教學進行根本性的反思和改良,應是每一個新聞教師需要認真對待的新課題。

二、教學中的問題與反思

1.實務課程重案例輕理論的理解誤區

我國新聞課程設置的基本思路為:理論課程與實務課程分開,這和西方理論與實務相互交融的課程設置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國內的這種課程設置有其合理性,但也難免會導致教師產生理解上的誤區。在新聞實務課程中,任課教師會有意識地忽視對理論本身的持續學習與關注,僅滿足于從實務到實務,以介紹方法和結合案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來的問題就是,實務課程漸漸忽視了理論視野的深度與廣度。

就好比在“新聞寫作”類課程中,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依然是以簡訊、消息、通訊、深度報道等體裁分類方式來介紹新聞的寫作,但是在業界廣泛出現的“小說化新聞”“散文化新聞”,已經引發了學界對“敘事新聞學”的思考,以及對西方“新新聞”理論的研究。在寫作上,這類偏重于“以小說化呈現非小說化細節”的新聞作品,通過呈現盡可能多的事物名稱、細節、場景等要素“重構了一種更為真實的敘事景觀”,然而,這種完全不同于傳統體裁分類標準的“新新聞”寫作,自然難以按“規則”置入課堂教學中。

再如,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強調用精確的數據、概念來分析新聞事件的“精確新聞學”與“計算機輔助報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簡稱CAR)共同完善了這種強調數據的新聞報道形式。但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本世紀初大數據這種信息技術的勃興,依托龐大數據分析形成的新聞報道寫作模式一改“精確新聞學”中計算機的“輔助”地位和媒體可利用數據資源的有限性,而是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中的所有數據都囊括在內。例如,一家美國公司Narrative,運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約30秒就能夠撰寫出一篇新聞報道。“2011年該軟件通過收集相關信息寫出了大約40萬則關于少年棒球聯盟的新聞報道。”[7] Narrativ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CTO)克里斯蒂安·哈蒙德(Kristian Hammond)認為,“未來機器生成的新聞將占到媒體新聞的90%,并且在未來5年之內,這樣的新聞有可能獲得普利策新聞獎”[8]。由此可見,以數字或圖表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計算機輔助報道”模式顯然已經過時,計算機之于新聞傳媒的關系已經從“輔助”變成了“基礎”。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新聞教師選擇當下的新聞文本作為案例來佐證傳統寫作方法時,其吻合程度必然有所降低,各種矛盾現象也難以自圓其說,20世紀80年代甚至60年代的所謂“經典”新聞案例依然活躍于新聞實務課堂中的尷尬現狀,事實上,是忽視自身理論素養提升的教師為了規避現實矛盾的一種無奈之舉。當然,傳統經典新聞作品固然具有被傳承的價值和生命力,但如果一味回避當下,既難以調動這一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新聞研究的提升。這個問題對教學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一方面,作為教師,如果認為教授學生傳統的新聞采、寫、編、評,就能夠幫助他們盡早進入行業,盡快上手工作,那么這無異于是一廂情愿的美好想象,所培養的專業人才也只能被稱為新聞“工匠”,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人”,并且這種技能型的“人才”由于缺乏后勁,很快就會被行業淘汰。另一方面,理論本身也是變化的,對理論發展關注有限的教師,自身也無法對變化萬千的社會現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斷,直接的惡果就是導致學生認為新聞實務課程膚淺機械,乃至學生難以將理論與實務有效結合,最終,課程設置上的不合理在無形間被進一步曲解和放大了。

新聞學的傳播本質告訴我們,在信息成為新聞被傳播的全過程中,實務與理論,根本上就是交融的。脫離理論講實務,就好比只教技能,不教原因;只知其事,不曉其理。

2.實務課程重技能輕理念的認識誤區

實務課程重技能訓練,但是新聞的操作技能顯然不是僵化的,它是處于不斷變化和發展過程中的。新聞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在變、信息的載體在變,那么,獲取信息的手段、將信息轉化為新聞的寫作方法,以及對新聞的呈現方式自然也是一種變動性極強的事物。在信息化的今天,新聞報道流程中幾乎所有的可操作成分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動態性,而唯一不變的,是新聞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就像陳力丹在介紹新聞傳播“職業道德與職業規范”中提到的一個案例,“介入式采訪和偷拍偷錄,原則上是不能做的,展現嫌犯或罪犯的形象是非法治的,但我們有的教師在理論課上把介入式采訪卻作為經驗正面敘述。他們不僅介紹了這種采訪的方式,還運用大量所謂的‘成功經驗來論證這種做法”。像這樣完全背離正確價值觀的“純技術”教學理念只能說明,目前我國新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較大問題就是“黑白不分”,教師在認識上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這本是作為新聞學教師應該明確的基本內容,可他們往往只習慣于關注對新聞技能的吸收借鑒,忽視新聞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和法律法規,那么,一旦出現這樣的認識誤區,再有效的采訪技巧也會成為“無根的空中樓閣”[9]。endprint

再如,“預測性新聞”在傳統新聞中本是處于邊緣地位的一種寫作類型,但隨著現代社會信息處理能力的發展,過去人類行為、社會關系等這些并不為新聞媒介重視的資源,都在大數據分析下呈現出隱藏在其中的深層次關系。這樣一來,傳統意義中難以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的“預測性新聞”就有了新的事實基礎——大數據。比如,近期聯合國推出了一個名為“全球脈動”(global pulse)的項目,旨在利用數據分析了解人們的生存狀況,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預警。這個項目著重對實時的數字化信息進行分析,用來了解某些地區人們的境遇、有關政策或項目的執行情況,并以相關信息指導援助項目。同理,這種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預測方法也可以為傳媒所采用,譬如媒體對人們在網站上閱讀某一條新聞時的點擊、刪除、鏈接、回放、留言等一系列內容和行為方式進行數據化記錄,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以后,就能夠通過數據整合獲得規律性的發現和“預測性的報道”。這種得到了數據支持,具有理性和科學因素的“預測新聞寫作”就與過去主要依賴個別專家的經驗判斷有了本質上的區別。那么,還恪守在傳統理念中的新聞教學必然無法正確地給學生講解“預測性新聞”的寫作革新。

除此之外,大數據這種現代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預測性新聞”的傳統屬性,而且還有可能改變新聞的生產流程,影響傳統的新聞寫作模式。比如,2012年12月初,“美國哥倫比亞新聞學院Tow數字新聞中心發布了一份題為《后工業時代的新聞業:順時而動》的研究報告,認為新技術帶來新聞生產流程質的變化:截稿期與新聞形態不再嚴格限定,地理因素對于新聞信息收集、生產、消費而言不再重要,社會活動與數據的信息流提供了新的和未經過濾的素材”[10]。這份報告意味著,新聞工作流程不再是以完成一篇采訪報道為終點,而是從采訪、編輯到播出的全過程都可以不斷修改、不斷調整甚至重制以符合新需求。這種區別于過去封閉式、一勞永逸的內容生產方式,對傳統的“倒金字塔結構”“華爾街日報體結構”“對話體結構”等新聞寫作模式必然產生顛覆性的影響。雖然這種被稱作“在線內容管理”的開放式新聞寫作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但注意到這些變化,具有革新理念的意識對于新聞教育者來說比介紹結論更為重要。

三、教學中的方法和效果

1.新聞興趣和理想主義精神——新聞教學的基本思路

歷史學家米切爾·史蒂芬斯(Mitchell Stephens)曾說過:“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文化中,人類一直在交換著相似的新聞。”這種“相似的新聞”就是指在新聞中那些相對穩定的部分,即新聞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則,這是貫穿在新聞理論與實務教學中的基本主線。我們在上文提到過,這一代學生兼具可塑性與質疑性的雙重特征,他們對于新聞事業的判斷和理解是處于一個可進可退的階段中,這就和過去新聞系學生對教師和教學持有高度信任的心理是不一樣的。由于他們對信息掌握程度相對較高,自我判斷意識更強,因此新聞實務課堂應該發揮的首要功能,顯然不是純粹的技術或理論傳承,而是培養學生對新聞的興趣,進而強化學生的新聞理想主義精神。興趣最基本的要義是內容的新穎,這就要求新聞教學的內容既要緊貼時代發展,呈現新聞現象的新動態,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視野,關注社會的每一次變遷與新聞實務革新之間的關系。大學新聞教育更應如此,它需要幫助學生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學會思考,而不是只追求傳授唯一的答案。就好像大數據在新聞領域中的活躍程度遠不如其他行業,其中觀念原因是很重要的一個制約因素。目前的媒介從業者多是在“內容為王”的新聞觀念中培養出來的,文科思維帶來的對技術的低敏感度,使得技術創新的思維不夠活躍,追根溯源,在新聞教育階段,教師觀念的滯后性就應為今天這一困局負責。

通過教師自身不斷的觀念更新,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新聞理想主義精神。在這個信息爆炸、新聞真偽難辨的時代中新聞理想主義精神更顯可貴,它包括先做人后做事的道德培養;包括樹立起為多數人爭取利益,做有社會責任感的記者的價值觀;也包括成為社會大眾的探照燈,將新聞職業做成一項事業的精神追求。在這方面多介紹一些知名記者的經歷和影響社會進程的新聞事件,例如,講述第一個曝光三鹿奶粉事件記者簡光洲的故事,讓學生討論記者的職業操守問題;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柴靜在央視10年心路歷程的個人故事,進行關于記者生涯規劃的思考和討論,幫助學生從龐雜冗余的信息中看見正能量,從而在內心建立起堅固的新聞理想主義精神以抵御外界的各種誘惑,才是令學生真正受益終身的知識。[11]

如果說保持長久的新聞興趣是未來新聞人的左臂,那么新聞理想主義精神則是右臂,作為新聞教育者引導他們帶著最初的夢想進入新聞這個領域,保持熱情從事這份職業,才是教學之首要。朱立說過:“我們的學生工作以后,老板要求他做違規的事情,他不得不做,但他價值判斷上能夠認識到這是錯誤的,這就是我們新聞教育的成功。”

2.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新聞實務教學的基本目標

新聞實務課程教授的主要是方法,比如采訪方法、寫作方法、編輯和評論方法等等。方法如何被掌握并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工具,除了教師的講課之外,學生的實踐動手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在新媒體環境下,讓學生動手的前提首先是要讓自己動手。比如,當這一代的學生都在使用微博、微信這種新的網絡社交工具,已經參與到了真正的社會大傳播體系中,作為新聞系教師如果還沒有注冊微博或者抵觸這種網絡社交方式,那么又如何要求學生們接受你這種封閉的新聞實務訓練呢?因此,訓練學生進行新聞實踐的前提是你自己有這個資格。事實上,目前從事新聞教育的人和操作新聞實務的人相比新時代的學生,在新媒體的使用上是處于劣勢的,但目前業界正在積極地采取行動以彌補這一不足。就好像《精品購物指南》這份傳統報紙,為了在新媒體環境中生存和革新,它的首要舉措就是要求其團隊成員思維更新,即讓所有員工都以實際行動接受新媒體的洗禮。該媒體規定:“你沒有微博的不能上崗,你沒有在微博上關注《精品購物指南》的不能上崗,你沒有與新媒體進行互動的不能上崗。”盡管這樣的規定淘汰了一部分人員,但結果卻是讓這份報紙在新媒體中經營過了千萬。再者,2013年5月,美聯社在頒布的《美聯社員工社交媒體使用守則》中規定“鼓勵美聯社記者能夠擁有社交網絡的個人賬號,因為它們已經成為美聯社記者收集信息、分享鏈接的重要工具”,“鼓勵美聯社員工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在個人網站或博客上進行分享”。業界的這些動作都在提醒我們,作為新聞教育者需要轉變固有觀念,承認新媒體的力量和自我差距,用行動贏回學生的認可。endprint

同樣,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方面我們也需要跳出傳統思維定式,以各種創造性方式進行寫作思維的訓練。比如,新聞寫作基本素養之一就是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能力容易講解,卻不好被學生吸收,如何讓學生樂于觀察、會觀察?在新聞寫作的課程中,筆者就借鑒了美國教授卡羅爾·里奇的方法,讓學生在課下完成一次“蒙眼實驗”,通過蒙上自己的眼睛感受外界的世界,這時聽覺、嗅覺、觸覺和感覺系統都異常敏感,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對于“觀察”的意義有了全新的體驗,他們對于新聞人需要具備的這一基本素養也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并且,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思考,還積極地提出了自己對新聞人更深層次的一種理解:“蒙眼人與引路人的游戲角色,就類似于新聞人與大眾的社會角色,因此,作為未來的新聞人,我們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聞實務課程的教學方法是多樣化的,最終的教學效果應該集中體現為三點:第一,培養學生的新聞精神,建立對新聞動手寫作的興趣;第二,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新聞實務技能,即采寫編評的寫作方法;第三,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這三點是有順序性的,精神信念的樹立為第一步,技能為第二,學生在擁有了正確信念的基礎上,通過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才可能實現第三步——獨立思考能力形成。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本末倒置。

參考文獻:

[1]新媒體免費報雙重夾擊,英國70%地方報紙倒閉[N].文匯報,2011-01-20.

[2]美報業巨頭裁員1600人[N].華西都市報,2009-03-11.

[3]魏紅欣.美國報業成為滅亡邊緣的“恐龍”[N].國際金融報,2006-11-23.

[4]欒軼玫.大數據重塑媒介生態[J].視聽界,2013(12).

[5]閭丘露薇.不分東西[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6]陳文定.記者不寫新聞:南方都市報新聞人的麻辣手記[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7]Steven Levy:Can an Algorithm Write a Better News Story Than a Human Reporter?[J].Wired.2012-04-24.

[8]大數據時代的新聞變革[N].科技日報,2013-07-12.

[9]陳力丹.懷念“板凳十年冷”的研究環境[J].新聞愛好者,2012(12上).

[10]萬小廣.轉型中的新聞人、新聞機構與新聞生態——《后工業時代的新聞業》報告摘要[J].青年記者,2013(3).

[11]趙振宇,龔君楠.加強學術規范教育,推進學風制度建設[J].新聞愛好者,2012(22).

(作者為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后)

編校:張紅玲endprint

猜你喜歡
大數據
基于在線教育的大數據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41:16
“互聯網+”農產品物流業的大數據策略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31:48
基于大數據的小微電商授信評估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1:30:59
大數據時代新聞的新變化探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6:00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35:12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9:11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3:53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3:22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6: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国产18在线播放| 久青草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美女免费|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av在线无码浏览|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精品99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av在线手机播放| 欧美影院久久| 成人亚洲天堂|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欧美午夜性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色综合综合网|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美伦理一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另类色|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91热爆在线| 先锋资源久久|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欧美亚洲欧美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美毛片|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婷婷亚洲最大| 久久九九热视频|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成肉网|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黄色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毛片在线播放a|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91小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一级|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成人蜜桃网|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91一级片| 欧美亚洲欧美|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草逼视频国产|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国产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