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丹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214000)
2012年以來為了更好地推進2013、2014版動畫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展開了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作為高職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修訂的新人才培養方案深化課程標準和教學設計,推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將項目式教學引入到教學設計中,這種任務驅動教學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新的《三維角色制作》是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改革的一門核心課程,改革過程中要定位準確,思路明確。
《三維角色制作》課程是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動漫設計與制作(三維動畫設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方向課。依據職業能力需求,以三維軟件為載體熟練掌握三維軟件各模塊的基本命令并能根據實際情況舉一反三。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根據設計稿制作三維動畫的角色模型制作、貼圖制作。通過不同類型的角色模型制作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創作出具有表現力的三維作品。本課程在計算機繪圖、場景及角色造型、攝影、三維場景制作等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軟件應用能力,并為之后的三維動畫以及畢業設計做好準備。
本課程根據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在行業中必須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作為出發點,應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優化和整合學院專業教學內容,以三維角色制作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通過任務引領型的項目活動,了解三維動畫中角色模型制作的軟件操作和制作流程,了解三維模型的藝術特征,學習三維模型的制作、材質燈光的應用,掌握三維場景模型、道具模型及角色模型作品創作的步驟與方法,同時具備良好的審美觀。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成為了教學中的主角,教師對其學習只是起到指導的作用。在實踐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于以往的教學,學生自然融入課堂學習,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達到了“教、學、做三者合一”的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充分滿足社會對適應型人才的需求。
《三維角色制作》課程立足于培養學生的軟件實踐能力,教學活動基本上圍繞著學生的技能訓練而進行,對課程內容的選擇作了創造性的根本改革,打破以書本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學科課程模式,轉變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和實施課程教學,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發展職業能力并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而發展職業能力。經過與企業專家系統的討論分析,本課程按實際需要完成三維角色制作的任務,因此該課程以兩個模塊來完成:三維人物角色制作、三維動物角色制作。教學方案第一階段以優秀的兩足角色作品為載體,講解兩足角色的制作流程與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臨摹熟練掌握各個模塊的使用;第二階段以學生設計的四足動物角色為載體,讓學生進行創建,通過設計項目的訓練,開闊學生的設計思維,增強創意設計能力,并能根據手繪圖稿,處理模型、材質貼圖和燈光相互關系,最終能靈活運用工具完成角色作品的制作。
《三維角色制作》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其一,課程知識能力培養:能掌握三維空間造型;能掌握角色模型布線規律;能掌握材質貼圖的應用;能掌握燈光的靈活運用;能根據設計圖稿完成三維角色效果圖作品。其二,職業素質能力培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知識遷移與創新的能力、信息搜索與處理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結協作能力。
根據三維動畫制作流程和制作規范的要求兩方面出發,同時依據項目式教學的培養方式,《三維角色制作》課程選取一個適合的虛擬主題項目,分解成人物角色和動物角色兩個模塊,每個模塊提煉出五個工作任務。
(模塊一)三維人物角色制作任務活動組織:

序號 活動項目 具體實施 課時 備注1 三維人物布線分析用優秀作品講解基礎知識2 圖片2 人物建模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4 0 上機3 材質貼圖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2 2 上機4 燈光渲染輸出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4 上機5 后期處理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2 上機6 作品評價 個人和教師評價 1 學生作品
(模塊二)三維動物角色制作任務活動組織:

序號 活動項目 具體實施 課時 備注1 三維動物布線分析用優秀作品講解基礎知識 1 圖片2 動物建模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36 上機3 材質貼圖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14 上機4 燈光渲染輸出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2 上機5 后期處理 示范與要領講解學生練習與個別指導1 上機6 作品評價 個人和教師評價 1 學生作品
根據上面列出的兩個模塊的多個工作任務,總結出適合我院學生特點的教學組織和安排。對于一個復雜的任務來說,應當進一步進行細化,將任務層次化設計,由淺入深。同一個項目也可以由學生組織團隊完成,組內的學生相互合作完成同一個工作任務,同時不同組之間采用競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種強化訓練方式對鞏固知識有一定的幫助。教師在這一環節要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多一些互動式交流。
這一過程中,應注重職業精神與團隊精神的培養,以獨立完成、分組完成等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職業能力。
以學生為本,注重 “教”與“學”的互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輔導學生實踐創作時,教師應加強學生創造思維的訓練,積極引導學生提高職業素養及綜合能力,最終掌握本課程教學要求和職業能力。
把企業項目與學校教學有機結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為學生提供輪崗實習的機會與平臺,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1]“關于課程開發的課程設計”課題組. 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手冊[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姜大源. 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鄭璐.影視動畫專業教育教學現狀分析和改革措施[J]. 天津職業學院聯合學報,2011.